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力的动态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本电磁场理论,给出了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力与位置的模型.针对模型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对该模型进行可逆性分析,从而证明该系统可逆.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设计其非线性控制器,将原来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解耦,转变成2个位置彼此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容易对这2个子系统进行控制.仿真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主动磁悬浮轴承的解耦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解耦控制策略对六自由度刚性转子主动磁悬浮轴承(AMB)进行控制,应用基于逆系统理论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将AMB这一多变量、强耦合及非线性的系统,分解为6个单变量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并对线性子系统进行了综合。仿真表明,此控制策略实现了各自由度之间的动态解耦,系统的动态性能较传统的PID控制方法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力的动态解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基本电磁场理论 ,给出了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径向力与位置的模型 .针对模型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 ,对该模型进行可逆性分析 ,从而证明该系统可逆 .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 ,设计其非线性控制器 ,将原来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解耦 ,转变成 2个位置彼此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 ,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容易对这 2个子系统进行控制 .仿真表明 ,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  相似文献   

4.
高速磁悬浮飞轮壳体或机座振动是影响运行精度的关键问题。对于外转子式飞轮结构,当转子轴向基准面与转子旋转轴线之间的垂直度精度在一定范围内时,这种形位误差会导致额外的基座振动。基座的同频振动幅值由转子自身的残余不平衡和位移传感器测量面的形位误差同时决定。因此,该文在传统力自由控制基础上提出了轴向力自由控制方法对基座的轴向振动进行抑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开启不平衡控制、仅开启径向不平衡控制和同时开启径向、轴向不平衡控制3种情况,验证了在转子各自由度同时开启不平衡控制能更有效地减小基座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下,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转子轴向的同频振动力,抑制基座振动。同时,也证明了在承担重力方向同样也能实现力自由控制,与磁轴承仅有径向力自由的不平衡控制方法相比,拓宽了不平衡力自由控制方法的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振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磁悬浮轴承系统不平衡振动控制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磁悬浮磨床电主轴系统中存在的同步振动问题 ,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 ,研究了 2种处理方法 :力自由控制和开环前馈控制。在力自由控制中 ,控制环节对同频振动分量不加以响应。在开环前馈控制中 ,由不同于主控制器的前馈控制环节对同频振动分量进行处理 ,其结果叠加到主控制器的输出中。计算机仿真和实际的实验结果均表明 ,这2种方法对提高系统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对于磁悬浮轴承系统不平衡振动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Maxwell张力张量,计算均匀磁场中的超导体球并不受磁悬浮力,并一般讨论超导体受磁悬浮力的外场条件。  相似文献   

7.
该文文旨在利用磁悬浮技术,实现对轻量物件的较高精度称重,并通过对原理及应用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实验,设计了一个吸式的磁悬浮式电子秤。该文涵盖磁悬浮电秤系统的设计方案,电磁线圈非线性、系统的电磁力模型、系统的控制模型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解决了磁悬浮电子秤设计的几个难点:电磁场的非线性问题、各种材料和部件的选取和机械加工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调试。该文的创新点有:(1)采用红外收发二极管设计系统的距离传感器,同时也使用摄像头作为传感装置进行试验;(2)创新图像化反馈,采用NI模块配合LabVIEW进行图像化处理;(3)自行绕制电磁线圈,采用最佳1j-50软磁镍铁合金作为铁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长方体永磁体与超导体之间不同水平间距对磁悬浮力的影响,当长方体永磁体与超导体之间处于5个不同水平间距时,永磁体组合和长方体永磁体在竖直方向往返运动一次测量磁悬浮力.结果表明,长方体永磁体与超导体之间水平间距从10mm减小到2mm时,最大磁悬浮力从92.3N减小到10.5N,衰减为原来的11.4%.这与永磁体磁场分布和超导体捕获磁通紧密相关,对磁悬浮应用系统设计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单轴磁悬浮轴承的模型是非线性最小相位的.其控制可以直接用非线性来控制,与用线性近似的线性控制方法相比较具有反馈精确线性化、高增益反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差动式磁悬浮平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磁悬浮平台的数学模型。采用输入输出空间变量变换实现平台3自由度的解耦,研究磁悬浮平台的模糊PID控制。该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的偏差E、偏差变化率EC对PID参数Kp,Ki和Kd进行自校正,给出了Kp,Ki和Kd的模糊规则表。实验结果表明:平台的阶跃响应超调量很小,约为6%,上升时间约为0.1 s,稳态误差约为2%;当平台被迫向下偏移0.2 mm时,系统仍能快速回到平衡位置且稳定悬浮,系统具有很好的刚度阻尼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基点配置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硬盘驱动器状态反馈控制器.该方法在仿真和实验中有效地克服了跟踪扰动信号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硬盘驱动器的跟踪速度,使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编制适用于纳米级气膜润滑的数值算法,对正压和负压两种类型的磁头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磁头结构中各个部分对磁头/磁盘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磁头表面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对于正压型磁头结构,气膜承载力和最大压力的位直对系统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可通过改变滑轨结构分布来减小这两项性能参数;对于负压型磁头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对负压产生明显影响的结构部分来增大负压力的区域,以此消弱正压力的作用;此外,在设计磁头结构时不能忽略气膜刚度的影响,大的气膜刚度对磁头飞行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磁浮列车用直线电动机产生牵引力.利用磁悬浮装置产生磁浮力.利用电磁力产生导向力.这样磁浮列车能在轨道上方浮起滑行。磁浮列车不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本文分析磁浮列车在电力拖动技术方面的创新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浅谈硬盘的选购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计算机硬盘的作用及其组成,介绍了硬盘的主要性能和指标,给出了正确使用和维护硬盘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硬磁盘驱动器中的伺服盘面作为磁道的基准件对磁记录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任何松动、错位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本文分脱机伺服刻写和联机伺服刻写不同情况对这些影响作了理论分析,从而为设计和制造时的误差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探讨了伺服盘片再安装的原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具有螺旋槽的流体动压轴承的数字仿真结果.模型采用二维深度平均的雷诺方程,在Matlab环境下开发出了有限元分析软件.该程序能够处理诸如开有内部流动循环孔的结构较复杂的流体轴承,并且灵活性好,适用于不同的设计需要,该程序还具有动态划分网格的能力.以一种耦合的轴承结构为例,说明该程序在流体轴承设计中的能力,同时给出了它的各种特性曲线的耦合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磁性存储是最常用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其记录密度越来越高,发展也越来越快。通过对信息记录、读出和存储3个过程的分析,对硬磁盘记录、垂直磁记录和磁光记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指出了采用垂直记录模式、非晶结构合金薄膜或铁氧体薄膜介质是实现超高密度记录的方向,光辅助磁记录是很有希望的记录技术。还指出量子磁盘技术是未来极高密度记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磁性存储是最常用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其记录密度越来越高,发展也越来越快。通过对信息记录,读出和存储3个过程的分析,对硬磁盘记录。垂直磁记录和磁光记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指出了采用垂直记录模式,非晶结构合金薄膜或铁氧体薄膜介质是实现超高密度记录的方向,光辅助磁记录是很有希望的记录技术。还指出量子磁盘技术是未来极高密度记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硬盘以其较好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在很多情况下,硬盘也会不同程度地丢失空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几种容易造成硬盘空间丢失浪费的情况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多维腕力传感器静态解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传感器的静态耦合是制约多维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总结了腕力传感器静态线性解耦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静态非线性耦合问题,探索静态非线性标定方法,给出了一种非线性解耦方法,仿真结果充分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