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阳翠华 《科技资讯》2009,(6):140-140,142
目前,资金困难与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之下,多数外贸型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如何集思广益为外贸型中小企业成功度过难关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总结了中小企业投资与融资特点的基础之上,建议外贸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拓展新市场;或韬光养晦,借市场低速实现产业升级;或寻找新的市场缝隙,实现整体企业的特型。在维持企业运转前提下,进行股权转让,员工持股、机器设备售后祖回等努力,以圈度过企业“寒冬”,待外贸经济回暖时,占据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部门介绍,国家将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外国中小企业投资,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扩大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直接融资等。在鼓励支持国有大企业境外融资的同时,也支持中小企业境外融资,并选择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希望欧盟和各国的中小企业参与投资;  相似文献   

3.
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中小企业企业战略与财务战略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从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并购战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给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4,(11):13-14
11月17日,高新区管委会公布了新出台的旨在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的两项优惠政策——《高新区重点税源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暂行办法》和《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对外直接投资看成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选择的策略之一。但对于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比例的中国来说,开展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国际投资理论和我国中小企业具有的比较优势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并对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较高时,我国中小企业会减少投资支出。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抑制作用在大股东占款率较高的企业表现得更加严重,但较强的企业盈利能力能够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因此,为刺激中小企业投资而改变经济政策时,政府要关注经济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对企业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在应对经济政策不可预期性给企业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时,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并尽量减少大股东占款比例。  相似文献   

7.
《汕头科技》2003,(2):6-8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必将对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为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将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进行运作,扶持各种所有削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效地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金融、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使企业在运作上欠规范。提出投资机构应在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资源配置、财务管理、市场竞争协助创业企业进行调整,有利于投资机构股权的升值,取得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9.
宋黎晓 《安徽科技》2004,(12):25-25
近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新出台两项优惠政策——《高新区重点税源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暂行办法》和《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补贴试行办法》,以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支持园区企业做大做强。办法规定: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每年将从经营收入、实际入库税额分别超过1000万元和100万元且以上两项指标增速超过20%的企业中,实际入  相似文献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门用于支持中国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为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扶持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效地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科技信息》2004,(3):42-4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门用于支持中国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作为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扶持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有效地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科技》2011,(5):53-53
<正>近年来,师市科技局每年在科技经费中专门列出"师市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贷款贴息"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师市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但是由于师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问题,一部分企业在项目申报中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凭证,使得一些拥有良好推广前景新产品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贴息资金的支持。2011年,针对贷款贴息资金不能完全贴近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问题,师市科技局适时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积极与财政局沟通、协商,结合师市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英国政府为了解决股权融资的缺口,解决市场化投资行为很难满足企业特别是早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问题,政府从中进行引导和鼓励,提出了一系列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计划,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包括税收减免和共同投资两大类。本文将对这些计划和基金进行介绍,包括其出台背景和目的、主要措施和条件等,并分析这些计划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6,(2):19-19
记者日前从省中小企业局获悉,在自主创新的强劲推动下,“十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2.3%。2005年,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55亿元。新产品实现产值170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全部中小企业的6.6%。  相似文献   

15.
陈守忠 《科技信息》2011,(36):I0031-I0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在这一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抗风险的能力小。因此,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强投资风险方面的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种类和成因,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原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闫雯  吕杨  郭凯 《创新科技》2017,(12):62-65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闲置资金投资背景和存在不足的阐述,针对中小企业闲置资金投资收益差、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各种投资方案的特点,以企业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测算,给出了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闲置资金投资收益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6,(2):62-65
将中小企业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从微观层面估算了中小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实证研究了RD投资对TFP作用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中小企业RD投资对TFP的提升在统计上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这种正向效应会随企业自身资本规模变化而变化;并且对单个企业来说,最优RD投资水平与企业的资本规模呈反向关系;再者RD投资对企业TFP的提升存在滞后效应,不能提升当期的TFP。  相似文献   

18.
高校创设校办企业是高校的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独资方式,另一种是投资多元化方式。从长远看,独资创设校办企业的方式业将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巍 《科技促进发展》2015,11(5):676-681
日本拥有数量众多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小企业。随着日本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大企业海外转移等问题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中国是日本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对于提升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日本中小企业在对华投资的比例和意愿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后需要从改善中日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等方面创造吸引日本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对外投资的现实条件,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后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多元战略选择和调整,提出了中国企业多元化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