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头山遗址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根据城头山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从墓葬习俗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初步证明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住民,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繁荣末期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并在大溪文化后期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对大溪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统观点是个冲击。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资料、访问当地群众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丁母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丁母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相对集中、品位高、差异性强,自然、人文和社会旅游资源三者并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对发生于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的胜败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忠  蒋斌 《当代地方科技》2010,(13):171-171,113
夷陵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利用有利地形、把握战机取得胜利的经典战例。东吴年轻将领陆逊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对战机的准确把握,一战击溃"怒而兴师"的刘备。其后迫于魏国的压力孙权、刘备重新走向联盟,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本文从战略情报分析与决策、地理情报的获取与运用、战术情报的侦察与分析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夷陵之战的情报活动史,阐明了侦察情报活动对夷陵之战战局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我国北方、南方母系氏族文化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与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遗址房屋建筑的特征相比。后者在房屋的面积、形状、墙面、地面、基槽、柱洞、建筑构件以及灰沟等方面,与前者均有明显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高于前者,父系氏族特征显著。由此表明:大溪文化一期时城头山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末期,二期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三期时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地区,已经早于我国史前任何文化遗址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一是官渡之战;二是赤壁之战;三是夷陵之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称赞它们“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论者颇多,但对于夷陵之战,还不曾有人认真研究过。然而,恰恰是夷陵之战才决定了其后蜀吴两国的长期结盟和后来诸葛亮的北伐无功。因此有必要对夷陵之战来一番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自成农民起义中的"襄城之战"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过去只是历史文献中偶有涉及,2003年襄城县发现的"双忠墓"墓志铭,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该墓志铭与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印证了襄城之战的过程和原貌,对于李自成中原征战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良渚莫角山遗址发掘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周如汉浙江省余杭市良渚文化博物馆展厅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金光闪耀的大字,庄严地向人们宣告:中华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升起,良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个起点。而这一重要的论断,则是由于良渚莫角山遗址的发掘才完全明...  相似文献   

9.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香积寺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唐军收复长安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香积寺之战是唐军在吸取清渠之败的教训,在获取回纥骑兵的援助,并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新突破点后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香积寺之战极为惨烈,经历了初战失利、李嗣业稳住阵脚、回纥奇袭叛军两军夹击、叛军大败四个阶段。唐军在香积寺之战中歼灭了关中地区的安史叛军,收复了长安,并非是安史之乱得以延续的原因,而唐军选取香积寺作为收复长安的突破口,是香积寺之战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令人惋惜的是,香积寺之战虽使长安城免遭战火,但香积寺却在战火中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八里桥之战是典型的军力代差之战。与八里桥之战类似,晚清甲午之败是中日军力代差在实战中的必然体现:第一,从实战表现来看,两国舰队的对抗显示出极度的"非对称"性;第二,从军力要素的比较分析来看,清日之间的军力差距是全方位的。中日军力代差的原因在于晚清军事变革的短板导致了军事转型的失败:第一,军事转型适用于"短板"理论;第二,"中体西用"的错误观念造成了晚清军事变革模式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1.
“方城”在春秋战固时期楚固政治军事吏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地望何在?历来论者颇多歧异。探究了“方城”涵义之本源,弄清了作为楚国北部扼塞的“方城”地望在今河南叶县保安乡闯王寨山与豹山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作为文章的出发点,从特洛伊之战的各种人文主义精神中得到启发,看到了现代体育中所具备或所应具备的人文观,认识到当今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理论研究的方向都应"以人为本",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中曾有一次“洋雅”与“土俗”之战,然而都往往被学界所忽略了。其实,这场“洋雅”与“土俗”之战,关系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性问题,我们不能不反思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1,(17):60-61
提起南联邦解体过程中民族间的残杀之恐怖和血腥,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波黑战争。的确,弹痕累累的萨拉热窝,有成千上万座坟冢的斯雷布雷尼察,都是这种血腥的见证。其实,当时的残酷不只在波黑。南斯拉夫解体之初,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之间也发生过血腥的武装冲突。其中,武科瓦尔之战最典型。它虽不及斯雷布雷尼察惨烈,  相似文献   

15.
距去年首次贝鲁特难民营之战爆发刚巧一年,今年5月19日,又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难民营之战。一年多来,难民营之战停而复起者数,小的零星的冲突不计,大的战斗,这是第四次了。第一次难民营之战整整打了一个月,第二次发生在去年9月上旬,打了七八天,第三次发生在今年4月上中旬,打了十三天。这一次,如果不计短暂的停息,到6月下旬,战事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美国军事宗爱里奥少校所作。爱氏为美国Life书刊的特约驻欧军事记者,其军事分析显然同情於联军方面。本文论英伦之战,虽然认为德国的进攻有多种可能,但以为英国在防御上仍能占优势。原文载於伦敦Sunday Express报。目前,伦海(?)上空战已大规模展开,上面的地图与本文,均为有用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7.
约公元前1066年的西方周族,在经过先前周文王的苦心经营后,由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强国,为灭殷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继位,在孟津观兵之后二年,这时期的周族已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能与殷帝国抗衡的优势后,从而发动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即“武王伐纣”之战)。当时跟随周方参战中的巴、蜀二国不仅参战人数众,而且还是周方作战的先头部队,在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巴蜀之师以威武。勇猛之气势压到了对方。  相似文献   

18.
乌兰布通之战是一场胜负未明的战争。此战清军伤亡多于准噶尔军,而且在形势对清军有利的情况下,致使噶尔丹逃逸,失去一举歼灭的机会,导致康熙三次亲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胡泊 《科技咨询导报》2008,(11):136-136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砚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遗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化遗产。“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其院居建筑、寺庙宫砚等的独特风格,在山西古建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伟大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舍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