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遗传学名词》(第一版),审定了遗传学名词1519条,少数名词附有简短释文。2001年,中国遗传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组成了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修订第一批公布的名词并  相似文献   

2.
正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于2015年11月正式公布。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由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词共计2034条,均有定义或注释,涵盖医学美学、美容医学心理学、美容医学生物学基础、美容外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美容化妆品学等领域。2001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619条。2003年,重新  相似文献   

3.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4.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5.
《科技术语研究》2010,(1):F0003-F0003
经过广大语言学界知名专家的努力,《语言学名词》已完成审定工作,将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术语辞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1):F0003-F0003
经过广大语言学界知名专家的努力,《语言学名词》已完成审定工作,将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术语辞书。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机构。收集、审定和发布科技新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词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科技新词的审定和发布试用工作。近年来,新词工作委员会持续开展科技新词收集和审定的试点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各学科尚未审定公布的科技新词,首批经过多轮筛选和专家审定的科技新词共计204条,涉及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这些新词基本都是21世纪以来才在我国出  相似文献   

8.
正《战术学名词》已由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准予预公布,周期为一年。该书内容包括:综合、联合战术学、陆军战术学、海军战术学、空军战术学、火箭军战术学和武警战术学等7部分,共2029条。在预公布结束后,将参考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对外正式公布,向社会提供免费查询服务(预公布全文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www.cnctst.cn)。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一项支撑性系统工程,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2010年成立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以来,已新组建或换届28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49种科技名词。目前,审定分委员会总数达到95个,公布科技名词总数达到125种,科技名词体系日臻完善。这些成果是广大科技名词审定专家集体劳动和共同智慧的结晶。为此,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之际,决定表彰一批在全国科技名词  相似文献   

10.
<正>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事业蓬勃兴起,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科技名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它的任务是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组织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百度百科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 日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签署授权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6月21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中的8万余条加注定义的科技名词内容率先被导入百科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3):22-2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机构。收集、审定和发布科技新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词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科技新词的审定和发布试用工作。近年来,新词工作委员会持续开展科技新词收集和审定的试点工作,广泛收集整理各学科尚未审定公布的科技新词,首批经过多轮筛选和专家审定的科技新词共计204条,涉及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这些新词基本都是21世纪以来才在我国出现,代表了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部分新物质、新材料、新仪器、新装置等。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术语研究》2010,(6):37-38
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为了适应测绘学科的发展,由中国测绘学会申请,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改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同意,于1987年3月正式成立,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中国测绘学会双重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测绘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具体负责搜集、审定、公布测绘学科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14.
1985年5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大会结束后不久,即向林学会常务理事会做了汇报,传达了大会精神及对各学会提出的名词审定工作的要求,经研究讨论,一致认为:目前林学名词很混乱,严重影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做好名词的审定统一,极为必要,决定应立即组建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划定若干学科组,着手进行收词工作,到1986年底,提出第一批林学基本名词初稿。在此期间,先后召开三次筹备工作会议,统一认识,明确收词的原则与要求,制定了工作条例,确定工作进程与步骤。每次会议吴凤鸣副主任和办公室樊静、王宝瑄等同志都亲临指导,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很大。1987年3月,在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的基础上正,式召开了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对初稿进行了初审,使成立会与初审会结合起来,既节省了委员们的开会时间,又节约了经费开支,而且大家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气氛很浓,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效果较好。经初审后,由初稿提出的4,000多个词,筛选出2,267个林学基本名词,现正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做好二审的准备。通过两年来林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感到,林学名词的审定统一是林业科学的基本建设,也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加速国家四化建设的步伐。由于过去学会没有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过名词的审定,缺乏经验,基础簿弱,要使林学名词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必须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工作,务求稳准,不可急于求成。为了达到以上要求,经过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为了适应名词审定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特点,应组成一个以中年为主、老中青三结合的名词审定委员会,即遴选确能胜任此项工作,而有真才实学的学术带头人的老中年骨干,组成既是委员又充当作者的名词审定委员会,其中有8位老专家(60岁至70岁以下)、18位中年专家(50岁至59岁),都在业余挤出时间,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学会还聘请5位素对名词审定富有经验的老专家担任顾问,给予指导,为保证高质量完成林学名词审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林业多种专业教育的逐步形成(已设有25个专业),林业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学会已拥有26个专业委员会),现已初步建立起囊括生物、理、工、经济等多学科、综合性的林业科研教育体系。而且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一些新科学名词术语,也在逐年增多。面对这一现实,为了使林学名词审定工作能协调而顺利地进行,我们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森林工业卷的词条目录和当代中国林业的编排,划分了5个学科组即:林学学科组(包括森林生态、林木育种、造林、森林保护、森林经理等学科)、水土保持学科组(包括森林土壤、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治沙等学科)、园林学科组(包括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等学科)、森林工程学科组(包括森林采运、林业机械等学科)、林产加工学科组(包括木材学、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等学科),由各位委员按其专长,分工协作进行审定。为了摸索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先在林学、水土保持、园林三个学科组进行试点,经过半年提出初稿进行交流后,予以全面铺开。为了使各学科组统一认识,明确收词的原则与要求,确定第一批名词先收一、二层次的常见基本名词,借用词不收,但个别复合词和长期借用词可收,概念不清可收可不收的词不收,新词应尽量收,概念上有争议的要附简要释意。初审会上审定提出的2,267个名词基本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各学科组还按层次与顺序进行排列,初步达到了规范化。原计划第二层次以下名词,待明春第一批基本名词定稿后,继续进行。3.名词审定是一项常期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林学名词真正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并具有权威性,我们明确规定实行三审制。现经初审提出的初稿,已于9月18日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帮助下,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教授征求意见,待汇总后,计划于年底进行复审,着重进一步解决与有关分审定委员会的名词交叉与重复、第一批林学名词的科学序列与规范化的问题。同时,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修改成第二稿,计划于明春3-4月间,召开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与顾问组会议,进行终审定稿,争取于6月底以前提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查上报国务院。林学名词审定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领导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按这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与要求,继续努力工作,在领导的支持与有关分审定委员会的协助下,高质量地完成第一批基本名词的审定任务。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为了适应测绘学科的发展,由中国测绘学会申请,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改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同意,于1987年3月正式成立,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中国测绘学会双重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测绘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具体负责搜集、审定、公布测绘学科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16.
<正>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化学名词》(第二版)自2015年3月17日起预公布,期限为一年。《化学名词》(第二版)由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化学会共同成立。第一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公布并出版了第一版《化学名词》,共5874条化学术语。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负责对《化学名词》(第一版)进行增补修订,并加注释义。《化学名词》(第二版)内容包括:无机化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陆续审定并公布出版了52种学科的规范名词(约20万条)。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使用这些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决定今后在本刊的“公布科技名词”栏目中摘录各学科一部分名词予以公布。读者若想了解某学科公布的所有名词,请查阅该学科公布的名词书。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遵循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文章就所发现的医学类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学科间定名不同、规范名词与同义词相互又称、热点名词与语言类工具书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物理学名词》(第三版)于2019年3月正式公布。《物理学名词》(第三版)由第三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词共14 426条,内容包括:通类,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热学、统计物理学,相对论、量子理论,原子、分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交叉学科等共11部分。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和中国物理学会共同组建了第三届物理学名词审定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系统工程,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2005年成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以来,已新建或换届40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32种规范科技名词,使审定分委员会总数达到8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