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书号:978-7-100-11958-0定价:315.00元出版日期:2016年3月该书借鉴当代词汇学、语义学和语言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戍果,借助前人注疏以及《说文》等小学专书,结合出土实物和简帛文献,发掘"三礼"名物词的词源义,归纳其命名理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礼"名物词的物类、词义两大系统,总结普义结合规律,并与上古的历史文化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2.
书号:978-7-100-11958-0定价:315.00元出版日期:2016年3月该书借鉴当代词汇学、语义学和语言学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戍果,借助前人注疏以及《说文》等小学专书,结合出土实物和简帛文献,发掘"三礼"名物词的词源义,归纳其命名理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礼"名物词的物类、词义两大系统,总结普义结合规律,并与上古的历史文化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3.
探索数学本质新的构成可能性是从结构、模式、形式系统等新的数学思想的产生开始的。由于数学的研究对象是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特征和范式转换,数学被赋予越来越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本文用"形式-建构-模型"的观点来发展并扩大关于"模式"和"形式结构"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文献档案勾勒还原出赖朴吾的生平,对他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的活动包括各个历史时期在燕京大学的工作、抗战时期赴解放区的旅行、与路易·艾黎在"工合"的工作、对成都民主学运的支持,以及推进中英友谊等几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展现了赖朴吾与中国的友谊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陈平语言学文选出版时间:2017年7月《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ISBN:978-7-100-13980-9《引进·结合·创新——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研究》ISBN:978-7-100-13981-6《语言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ISBN:978-7-100-13982-3《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该书围绕汉语的形式、意义与功能三者关系展开,研究对象是汉语句法、语义、语用和话语分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课题,包括汉语句子组织的基本格局、话题结构、同指称相关的哲学、逻辑、语法、  相似文献   

6.
达米特认为形而上学陈述是关于实在图像刻画的"争论的陈述类"(Disputed class of statements),所以提供一种支配这些陈述的逻辑规律的意义理论就成为必要;而选择合适的语义理论作为基础,乃是构建这种意义理论的第一步.他在<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中,提出了一种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文章通过指称和涵义来论证达米特在对弗雷格一塔斯基经典语义理论的批判并提出"直觉主义的内在解释"时,已经开始拒斥实在论,所以达米特作为意义理论基础的"语义理论"需要在反实在论的前提下来理解;这和"真"的直觉主义理解以及直觉主义逻辑规律的自我辩护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总院")创建于1952年,历史上,为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国防高科技领域和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时期,先后输送了1700多名科技人员和4200多台套大型设备,支援建设了十多个涉及稀有金属、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建立我国的稀金属工业体系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科学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经验科学、过渡时期和超验科学。每一时期的科学虽然是弥补之前时期的不足,但同时自身也会暴露出新的问题。这三个时期的科学在特征上既要发掘它们的不同,更要注重它们的内在逻辑关联。从各个时期科学的特征,来分析科学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以及科学以这种形式发展是否存在着历史必然性。除此之外还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对休谟问题做更深层次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书简介     
《权力与知识 :英美科技政策史》 吴必康著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 998年 9月第 1版 ,3 4 50 8页 ,2 5元。 ISBN 7-2 1 1 -0 32 65-0该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英美两国科技政策起源和发展历史的专著 ,是填补国内此项研究空白之作。全书分英国和美国两编。英国编有上下两篇 :上篇论述历史起源和初期发展 ,下篇论述现代历史发展及其重大变化。美国编也分上下两篇 :上篇论述从殖民地时代至 1 9世纪的开拓与发展时期 ,下篇论述 2 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时期。该书论述主要围绕科技政策史上的根本性问题及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即英美两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单字哲学概念组合为哲学概念二字组,为中国哲学概念组成的常见形式。以分析哲学的方法对哲学概念二字组进行概念范畴分析,可将后者析分为并列相对概念二字组、反训对子概念二字组、义象+义类概念二字组三种结构,分别形成并列相对关系、相反相成关系以及支配-定义关系。哲学概念二字组的结构特征揭示了中国哲学概念形成发展的范畴化规律,并对认知语义领域概念-范畴理论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遥感监测定量化综合处理与业务运行系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由国家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主持(项目负责人:张煜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等单位合作参加完成.本课题第一次以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和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为基础,根据生产实践的技术流程对遥感监测的遥感影像处理、遥感信息提取、监测成果统计分析与监测信息管理、森林林相图更新等各个技术环节,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集成,并形成国家级和县级两个业务运行系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关于数学"唯心论"的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数学界对数学领域中的各种"唯心论"内容进行过反复的批判.本文简单讨论了这方面的批判情况,初步分析了各个时期开展批判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这一历史现象作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187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的地理课程,在其后经历了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理类、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历史地理部、东南大学地学系等不同阶段,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至1949年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进程。文章将近代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876-1911、1912-1927、1928-1949,并从相关的地理学科高等教育法规、地理学科系名称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变化等角度对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阶段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汉字构形学导论》王宁著ISBN:978-7-100-11090-7定价:29.00元本书吸收了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传统"六书"的精神重新阐发,在汉字表意特性和汉字构形系统这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古今各种体制的汉字结构分析、系统描写的普遍原理和可操作的方法,自汉字存在和发展的诸多现象中提炼规律,建立有关汉字构形的术语系。全书分为十二章,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举例详实,对汉字整理、应用和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小企业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书号:978-7-100-12063-0定价:165.00元出版日期:2016年4月该书在系统整理、汇编先秦至明代的音训材料的基础上,对清代之前音训材料以及音训方法的自身发展进行了全面研究。联系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购部电话:010-65219282邮政编码:100710E-mail:readerclub@cp.com.cn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拥有的概念的语义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和转变。当代元哲学方案"概念工程"试图将这一现象和哲学方法论勾连,主张哲学的任务是设计和修正我们的概念。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能否真正"掌控"概念的意义?这就是"掌控难题"。对于这个难题,有两种主要解释策略:语义外在论和语义内在论。这两种进路各有洞见与盲点。本文试图提供一个更具优势的解释策略,即语义推论主义方案,通过纳入社会实践的规范维度来确保语义的掌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数学受到了中国逻辑尤其是墨家逻辑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推理方法体系--以"以类合类"为方法论基础,以"类"和"分类"为推理的核心成分,以"推类"为主导推理范式.这一方法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使中国传统数学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中国逻辑不是阻碍中国传统数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中国传统数学自身逻辑思路也不是制约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理论的句法观和语义观之争是一个核心问题。句法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个带有部分解释的形式演算系统。语义观指出,科学理论是一族科学模型,以及这些模型与现实世界的同构信息或相似性信息。经典的句法观和语义观忽视了形式演算系统或者科学模型族上的结构,从而可以被看成是平坦科学观。如果在科学理论的经典句法表示和语义表示上赋予适当的结构,则可以论证句法观和语义观不仅是相容的,而且是本质上等价的。这一结构丰化过程是通过对平坦科学观进行范畴提升而实现的;不但如此,范畴论还进一步导出了理论的等价和理论的2-范畴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0.
第一生产要素:形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造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又是由"第一生产要素"决定的,由此得出一个推论:"第一生产要素"是认识生态环境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逻辑推理和人类发展历史的实证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并提出了现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应面对的不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