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古汝瓷的原料产地和起源关系,用 X 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78个钧官瓷和 不同时期古汝瓷胎和釉中的8种化学组成,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散布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所 有 钧 官 瓷 胎 样 品 的 胎 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多数古汝瓷胎样品的胎料产地相对比较接近,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多数古汝瓷胎样品接近 但不同;多数钧官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非常集中,釉料配方接近,古汝瓷釉样品的釉料产地稍分散一些,钧官瓷釉样品和 古汝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接近,但配方不同;用样品的化学组成可以把钧台窑出土钧官瓷和不同时期的古汝瓷样品区分 开   相似文献   

2.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其烧制的以铅为助溶剂的氧化铜绿釉器装饰技法和装饰品种丰富多彩.为了解不同时期绿釉器的原料来源和配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无损测定磁州窑观台窑址不同时期11个样品胎、釉的化学组成,对这些数据分别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多数金代绿釉器胎样品的胎料来源相对比较分散;多数金代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比较集中,配方变化相对较小;多数宋金时期绿釉器样品的釉料来源相对有些分散,配方变化比较多;护胎酱釉的釉料来源和绿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原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XRF)测量了北宋当阳峪窑酱釉瓷和白地黑花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峪窑酱釉瓷胎的原料产地相对比较集中,白地黑花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两种瓷胎的原料产地表现出明显差别;酱釉瓷外表面酱釉和白地黑花瓷白釉的主量化学组成有所不同,研究表明两种瓷器的釉料产地和配方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解决钧台窑制作时代问题,选取1974年和2004年两次发掘出土钧瓷样品45个,对这些样品进行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每个样品的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两者胎的多数主量化学组成平均含量接近但有所不同,其分类关系和胎料产地接近但有些不同.两者釉的SiO2,CaO,Fe2O3平均含量差别较大,其余7种化学组成平均含量接近;两者多数部分钧瓷釉的釉料来源和配方接近但不同,少数部分钧瓷釉的釉料来源和配方相似.孔雀绿釉的胎料产地和同时期钧瓷胎相似,但釉料来源,配方和所有的钧瓷釉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测得南宋郊坛下官瓷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选取22种元素作为特征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发现构成郊坛下官瓷的原料有着明显的产地特征:南宋官瓷胎料的产地集中而稳定,釉料的配方变化较小;胎、釉的原料组成明显不同;现代仿官瓷和南宋官瓷的原料组成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6.
选取天青、天蓝、月白色汝官瓷样品27个、钧官瓷样品25个,将这些样品进行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每个样品的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量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对于所分析的样品,其中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比较集中,汝官瓷胎的原料产地稍分散一些;多数汝官瓷胎和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接近但不相同,个别汝官瓷胎和钧官瓷胎样品有混在一起的情况;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样品的原料产地和配方明显不同但关系不是很远.  相似文献   

7.
福建德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为了解德化地区不同窑口青花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用质子激发Χ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量了20个后所窑和十排格窑青花瓷样品的胎、釉化学组成,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窑青花瓷的胎、釉原料来源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两窑不同时期青花瓷透明釉样品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曾有过明显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选取陕西耀州瓷和杭州郊坛下南宋官瓷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得各个样品中29种元素的含量,用多元统计分析(SPSS)中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样品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揭示出耀州瓷胎和南宋官瓷胎的原料产地彼此独立,各自有着较为集中、稳定的原料来源;耀州瓷釉和南宋官瓷釉的釉料配方明显不同,历代耀州青瓷釉的配方相近,但不同釉色的耀州瓷釉却有着迥然相异的原料配方.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的起源关系,用能量色散Χ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量了56个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一维和二维散布分析显示钧官瓷胎的原料来源比较集中,严和店窑汝瓷胎的原料来源比较分散,钧官瓷和严和店窑汝瓷的胎料来源接近但不相同.钧官瓷的釉料来源比较集中,釉料配方变化较少,严和店窑汝瓷的釉料来源或配方比较分散.用EDXRF测试和化学组分散布分析相结合,可以较好地区分严和店窑汝瓷和钧官瓷样品.  相似文献   

10.
对邢窑巩义窑白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不同时期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有所不同;巩义窑唐代3个细白釉瓷的胎料产地和配方非常接近;邢窑巩义窑细白釉瓷胎的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胎料产地不同.邢窑巩义窑粗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各自都比较集中,配方比较简单,化学组成有些相似,但不同窑口的胎料产地也有所不同.两窑窑工在制作工艺上曾有过交流.  相似文献   

11.
邢窑开创了我国烧造白瓷的时代,产品远销海内外.其白瓷、青瓷化学组成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邢窑粗白釉和粗青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集中,细白釉瓷和透明细白釉瓷胎的原料产地比较分散;隋代透明细白瓷釉的原料产地或配方和粗白瓷釉、细白瓷釉都有所不同;北齐、隋代粗青瓷釉的原料产地或配方与粗白瓷釉、细白瓷釉、透明细白瓷釉也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耀州瓷是我国古代名瓷.为了探讨不同时代耀州瓷的釉料来源和分类关系,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中29种元素的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唐代黑釉瓷和宋代兔毫釉瓷、酱釉瓷的原料成分比较接近,和唐代白釉瓷的原料成分相差较远.宋代青瓷的釉料来源和配方比较稳定,五代青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金代月白釉料成分和宋代青瓷釉料接近.唐三彩蓝釉料与其它耀州瓷釉料来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古钧瓷和现代钧瓷的指纹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30个古钧瓷、现代钧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 (NAA) ,测定每个样品中 36种元素的含量。从中选取 7种指纹元素 ,用指纹元素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古钧瓷釉和胎的起源。结果表明 ,这批时间跨越6 0 0年 ,釉色迥异 ,出自众多不同窑口的古钧瓷有着长期、稳定、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初步分析了古钧瓷与古汝瓷相近的起源关系。发现现代钧瓷少数与古钧瓷相似 ,而多数与古钧瓷疏远  相似文献   

14.
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and its main wavelength of Ru porcelain glaze are measured by color difference instrument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glaze color and its main wavelength. The content of the 30 coloring elements in Ru porcelain is determin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which showed that iron is the major coloring element. M?ssbauer spectroscop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ron element in the glaze exists in the form of structural iron (Fe2+, Fe3+).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wavelength of glaze in various colors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structural iron (Fe2+/Fe3+) is determined. Thus the coloring mechanism of Ru porcelain is investigated entirely.  相似文献   

15.
The 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of seven main elements of each sample of celadon body from Qingliangsi kiln in Baofeng County and Zhanggongxiang kiln in Ruzhou City. The PIXIE data are then analyzed by fuzzy cluster method, and the trend cluster diagram is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ir rela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provena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ducing area of raw material of Ru porcelain bodies is concentrated in Qingliangsi kiln, while that of celadon bodies is slightly scattered in Zhanggongxiang kiln. The raw material origin of Ru porcelain bodies from Qingliangsi kiln in Baofeng Count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Zhang-gongxiang kiln in Ruzhou City. The materials of Ru Guan porcelain bodies and Ru Civil porcelain bodies in Qingliangsi kiln are basically the sa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