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阻尼条件下推导了在加性和乘性白噪声共同驱动下了一维周期势中运动粒子的迁移率公式,当周期势为余弦势时,在加性白噪声的基础上,由于周期势幅涨落导致乘性白噪声的加入,使运动粒子的迁移率增大,并且在两个噪声强度一定的条件下,运动粒子的迁移率随周期势幅的增大而减少,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2.
推导一维周期势中在关联加性和乘性白噪声驱动下运动粒子迁移率公式。通过对余弦势中运动粒子迁移率的讨论,得到在朗之万方程中由于乘世噪声项的加人,使余弦势中运动粒子的迁移率增大;当噪声之间存在关联,则余弦势中运动粒子的迁移率减少。  相似文献   

3.
陈俊  曹力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25(A02):70-71,77
推导了在高阻尼条件下一维周期势中受乘性白噪声驱动的运动粒子迁移率公式,并计算了余弦中闰子在迁移率,结果表明:在余弦势中生白噪声驱动下运动粒子的迁移率比加性白噪声驱动下闰子的迁移率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具有时间延迟的、由加性白噪声与乘性白噪声驱动的对称双稳系统。通过时间延迟近似方法获取和对称双稳系统相应的福克-普朗克方程,给出福克-普朗克方程的稳态概率分布函数。当左势井向右势井迁移时,在噪声强度高于势垒高度的情况下,给出对称双稳系统的平均首通时间和对应的迁移率计算公式。当右势井向左势井迁移时,在噪声强度不超过势垒高度的情况下,通过最陡下降法计算具有时间延迟的对称双稳系统的平均首通时间和相应的迁移率。依据左势井向右势井迁移激活率公式和右势井向左势井迁移激活率公式获取迁移率与噪声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时间延迟能够提高双稳系统的共振抑制,左势井到右势井的迁移与右势井到左势井的迁移是对称的,整个双稳系统也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的实部与虚部之间关联的情况下,研究了白增益噪声模型和白饱和损失模型,发现其场幅方程和周相方程均脱耦,且场幅方程都出现了相同的新颖项,因此可将单模激光各种模型的场幅方程写成一个普遍的形式,即场幅的新方程。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在关联噪声驱动下双稳系统的瞬变性质,计算了该系统的平均第一通过时间(MFPT)。数值计算表明:在正关联的条件下(λ〉0),MFPT噪声关联τ增大而减少;在负关联条件下(λ=0),MFPT随τ增大而增大。同时还发现,在完全正关条件下(λ=),若加性噪声强度等于乘性噪声强度(α=D),则MFPT趋于无穷大;若α/D≈0.87,则平均第一通过时间等于零。  相似文献   

7.
将生物马达蛋白协调定向运动看作是布朗粒子的运动结果.得到了在内外噪声共同驱动下布朗粒子定态几率流的表达式。定态几率流的方向取决于参数a的大小.在一维周期惯性锯齿势函数中,通过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到.当内噪声强度一定.随着外噪声强度的增加.定态几率流S增大;且当外噪声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定态几率流S达到一个共同的饱和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运动响应受风载荷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缩尺模型的水池试验以及实尺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根据水池自由衰减试验得到的自由衰减曲线及衰减消灭曲线,对基于势流边界元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了必要的阻尼修正;用数值方法计算得到的平台运动RAO结果与水池试验生成白噪声非规则波时测量得到的平台运动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保了所建立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验证了白噪声非规则波试验的可行性;通过时域及频域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方法相结合,对比研究了恒风条件下和无风条件下白噪声非规则波作用时平台的运动响应,以及相关的波浪载荷与风载荷的幅值与相位频谱.根据上述计算及研究结果,最终初步总结出了风载荷对风电平台半潜式浮式基础的运动响应的主要影响形式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风载荷对平台运动的影响与风、浪载荷主要频率成分处频率、幅值以及相位有关.在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的能量集中频率基本一致,且与平台运动固有频率相重叠时,风载荷的影响会得以显著体现(本文中差异约22%),而影响的形式(增强或削弱运动幅值)则取决于此时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的相位差:当风、浪载荷同相位时,联合载荷作用下相关自由度的运动幅值将显著增大,反之...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绝热近似条件下的信噪比(SNR)理论,研究了具有乘性和加性噪声以及周期信号共同作用下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SR)现象,考虑噪声之间有关联的情况,得到了系统的SNR表达式,发现噪声关联使系统的SNR不仅依赖于噪声之间的关联强度,而且强烈地依赖于系统的初始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乘性色噪声和加性白噪声之间的耦合为色噪声时虫口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在噪声相关时间不同和噪声间耦合不同的情况下求出了系统的有效本征值Aeff和强度相关时间Tc.结果表明,噪声的有色性和噪声之间的耦合对虫口模型的涨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利用静电微粒筛选器和动力微粒筛选器对燃烧不同比例氧化燃料添加剂的柴油机废气中的微粒分布进行了测量。同时,还分别利用红外气体分析仪、火焰离子探测器和化学发光分析仪对相同样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特性也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含氧燃料添加剂对柴油机微粒的分布有影响,它能显著地降低碳烟的排放,而对一氧化碳、碳氢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汽-液-固多管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加热管束内固体颗粒的分布规律,设计并构建了汽-液-固透明多管循环流化床蒸发系统.利用CCD图像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研究了液体循环流量、热通量、颗粒加入量及颗种类等参数对于加热管束中固体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体循环流量、热通量和颗粒加入量的增加,颗粒分布的不均匀度降低;而随着颗粒沉降速度的增加,颗粒分布的不均匀度增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决固体颗粒在加热管束中良好分布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磁流变液是由导磁微粒、载液及添加剂组成的悬浮液,因其独特的磁流变效应,在液压、制动振动、驱动、密封等主动和自适应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磁流变效应是开发磁流变液、优化磁流变液性能以及开发工程应用的关键.为此,应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磁场强度、微粒的磁化率、体积百分比浓度、微粒大小、添加剂等对磁流变效应的影响,表示了磁流变效应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响应特性,并分析讨论了其影响机理,为工程开发和制造磁流变液提供了可靠依据,为磁流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合电铸制备Cu/SiCp复合材料的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复合电铸工艺制备碳化硅颗粒 (Si Cp)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重点研究了添加剂、颗粒粒径、电流密度、施镀温度、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 Cu/ Si Cp 复合材料中 Si Cp 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各工艺参数可有效促进 Si Cp 与铜离子的共沉积 ,提高复合材料中增强固体颗粒的含量 .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有效促进 Si C颗粒与铜共沉积的混合添加剂 ,可获得 Si Cp 含量较高的Cu/ Si Cp复合材料 .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型油溶性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由Tween-8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二十一碳烷组成的油溶性添加剂在不同添加量下,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强度以及分解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Tween-81非离子型添加剂的添加量在25~150 mg/L范围内,可加速氢氧化铝结晶的生长速度,增强其附聚作用,使产物粒径向45~75μm范围集中,从而增加产物的粒度,降低细粒子含量,并可提高铝酸钠溶液的分解率.添加剂可促进氢氧化铝形成球状晶体,有利于改善其强度.当添加量为80 mg/L时,综合效果较好,氢氧化铝平均粒径可提高13μm,磨损指数可降低2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剪切室研究了粘性颗粒剪切条件下的流动和分选情况,并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展开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干颗粒而言,粘性颗粒相互黏结得更紧密,颗粒的流动性减弱,颗粒在流动过程中的浓度分布、应力状况以及分选均会受颗粒流动性减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添加剂对船用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分子结构,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了样品的粒径分布,并采用SRV多功能试验机和四球摩擦机研究了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添加剂对船用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N、200N、500N和800 N的载荷下,船用润滑油超高碱值纳米磺酸镁能够有效降低摩擦副间的摩擦因素,并能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当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8%时,润滑油的减磨性能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曲面优化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配煤量、矿粉粒度、煤粉粒度等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高铁铝土矿热压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各工艺参数对高铁铝土矿热压块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其程度大小依次为配煤量、矿粉粒度、煤粉粒度;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58 9,该模型能够预测高铁铝土矿热压块抗压强度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该模型对高铁铝土矿热压块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参数优化,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为:配煤量19.0%,矿粉粒度96μm,煤粉粒度80μm,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热压块抗压强度为1 024.3 N,与模型预测值1 000 N接近,相差只有2.43%,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为高铁铝土矿热压块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复合工业助磨剂的助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在粉磨过程中添加少量助磨剂到欲粉磨物料中 ,即能吸附在物料颗粒的表面上 ,通过物理化学或化学作用产生力学效能 ,从而加速粉磨过程的进行。本文还对应用工业废料开发助磨剂新品种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