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私立高等院校是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它的产生无疑在传统的观念和现今的认知观念中引起了一场争议,使社会逐渐地加深了对它的理性认识的程度.在市场经济中如何生存、发展是创办人所面临的现实.总体的发展虽然比较顺利,但潜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杨丽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16-J0216,J0225
观念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强调艺术观念的重要性。主要是以文字、实物和行为等为表达方式。中国的观念艺术是从西方传来的,它既有西方观念艺术具有的特点,也要中国本土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观念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叙述,论述了观念艺术的特征和创作特点,最后是如何正确的评价观念艺术。  相似文献   

3.
佛教对事物形态变化的本质问题有种种看法.大乘佛教中观派的"不生"观念在这些看法中具有较大影响.它是中观派论证许多其他观念的一个基础.中观派是在批判印度思想史上其他派别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不生"观念的,在建构这一观念时也吸收了奥义书中的不少相关思想."不生"观念在历史上曾广为流行,在佛教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广西民族装饰纹样的分类和特点出发,举例说明了广西的民族装饰纹样中体现的各种吉祥观念,并对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认为吉祥观念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意识,它被人们借以各类载体表达和呈现,其中以民族装饰为吉祥观念的最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李俏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229-229,231
观念艺术的产生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法逆转的影响。观念艺术无关形式或材料,而是关于观念和意义,以及它如何转化成艺术物件。本文用因果方法比较中西方观念艺术的发展观察自然过程,即发生在先的事物决定着后来的事物,从而完整地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趣味的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6.
现代派文学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然而它的出现不是突如其来的。从现代文学派的美丑观念、英雄观念和战争观念看,现代派文学有时代发展的足迹,它是从文学史上审美观念继承、发展、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古代起就存在完整的世界观念,即"天下"观念,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天下"观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这种世界观念也进一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实践与加强。但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占据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思维后,它迎来了近代的嬗变。虽然如此,天下观念仍然在很多地方/很多方面发挥它独特的影响,并且其积极影响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思想、体系的变革,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是针对观念的层次性的和指向性来说的。一方面,是指它的形成主体是中学阶段的学习者,另一方面,是指它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观念是指观念体系中最本质的、最基础的观念。概括起来说,就是指中学化学阶段的学习者在中学化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反映中学化学基本特点的正确的综合性的认识,也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美学文化在我国存在忽视连续、全面发展的现象。我国竞技体育由于强调了其工具性而忽视了主体性 ,导致竞技体育美学文化表现为突出广义的人性精神美和社会价值 ,忽视了人性的物质美、形式美。当前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主流是高度的职业化和成熟的商业化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这种形式下 ,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 ,竞技体育美学文化及中国的体育文化必需同步、全面发展。在此期间 ,吸纳和兼容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死刑立法的基本趋势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立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焦点。死刑的适用范围逐渐缩小,死刑的实际执行不断减少,死刑的判决程序严格法定,死刑的执行方法日趋文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基本趋势。我国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但死刑的立法的强度可适当减轻,死刑适用的范围尽应可能减小,有关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方面的死刑规定要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学专业定位及我系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应用化学专业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对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并就我系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用化学专业是理工结合以理为主的专业,是化学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间的桥梁,我系应用化学专业应立足本科,以精细化学品化学和材料化学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M—H Eos中常数b的物理意义,得到它是分子体积影响的结论,并由此结论将该常数根据经验修正为温度的函数.按照M—H Eos确定常数的方法重新推导了其它各常数的表达式,得到修正常数b后的M—H Eos。最后,将该Eos编制程序,并通过实际计算验证了修正后的M—H Eos.结果表明,修正后的Eos在计算准确度上有所提高.修正常数b后的M—H Eos更加合理,并提高了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论述开发成功某新产品时,正确应用工程力学基本理论,通过对关键机构的受力分析,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又对其中一个部件的设计,采用科学的截面形状及整个构件的稳定性结构,使它自身具备应有的力学功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装配质量和工效,制造工艺可靠。它与以往各类产品比较,结构新颖强度高。它在生产中应用,深受用户欢迎。获得国家专利(94201195.3)。这些工程技术性问题,对其它工程实践项目有其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差示脉冲极谱法对转基因植物黄耆中有效成分叶酸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体系.该方法简便迅速,灵敏度高,能用于中药黄耆的生理生态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据热扩散率最小离散度确定导热系数的新热探针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介绍了一种新的用热探针测导热系数的方法,它与传统方法不同,不是从模型的算式中直接求出导热系数,而是从误差分析出发,据导热系数λ误差最小时热扩散率α的离散度也最小的原理导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bending behavior of woven fabrics under low curva-ture conditions has been analyzed by linear viscoelastictheory.The fabric is assumed to behave viscoelasticallyand to be subjected to frictional restraints in bending de-formation.The frictional restraint is considered to beproportional to the curvature and can be described by africtional moment.A model has been constructed by astandard three-element solid model and a paralleledfrictional sliding element.The equations of the model fora cyclic curvature variation are derived.A set of param-eters of the equations for each fabric has been obtainedexperimentally.Predictions of the bending rigidity andhysteresis for wool,cashmere,wool/polyester blended,polyester and cotton fabrics are made,displaying very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CC-DOS扫描表的结构提出了新的方案,它采用滤符的方法,将表项长度由四字节压缩到三字节。处理后的扫描表称为压缩型扫描表,它可以节约内存容量6K以上。实践证明,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它将使CC-DOS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为减轻CC-DOS对内存容量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破碎岩体中的气体渗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出发,推导得出了破碎岩体中的气体渗流微分方程,并进一步结合流-固耦合理论导出了破碎岩体中的流-固耦合随机微分方程:通过白行设计的试验仪器、试验方法,进行了破碎岩体中的气体渗流试验,得出了不同粒径的破碎砂岩的气体渗透率,并给出了破碎岩体中的渗透率变化规律,丰富了破碎岩体中气体的渗流理论和试验方法,对以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