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毅 《科技信息》2011,(5):122-123,178
介绍了六档自动变速器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各档工况下换挡执行元件工作规律和速比进行了总结归纳。在Rom“软件中建立六档三排行星齿轮机构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样机模型,各档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各档工况下齿轮安全系数和齿轮啮合错位量.对多排复杂行星齿轮机构的分析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型行星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重型越野车辆的性能,改善车辆换挡品质,对其搭载的重型行星式自动变速器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自由度行星变速器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分析变速器电液操控系统,采用融合涡轮转速和输出轴转速的换挡离合器滑差作为控制参数,进而制定相应的换挡过程控制策略,并采用陀螺仪测量加速度信号微分的方法进行变速器换挡冲击度的分析评价.通过实车验证,能够实现重型行星式自动变速器良好的换挡过程控制,试验对比发现,基于离合器滑差的换挡过程控制试验结果优于传统基于涡轮转速的换挡过程控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明圣 《科技资讯》2012,(20):201-201
在自动变速器教学中,用杠杆法建立行星齿轮机构的转速图,对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辛普森(Simpson)式和拉威娜(Ravigneaux)式行星齿轮机构在各档位下传动比进行分析,学生掌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图论知识,可将多自由度多行星架周转轮系的复杂结构简化为拓扑图.根据拓扑图建立所有基本回路的回路线性方程,解方程之后可对轮系进行运动分析.只有当构件的两轴线平行时,两轴的转速才能代数相加减.当齿轮和行星架的轴线不平行时,提出了两对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基本回路方程.基本回路算法解决了由于结构复杂使运动分析陷入困难的问题,线性方程的求解能在计算机上容易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以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为基础,导出了输出轴转速的计算公式.在分析了丰田A140E型四挡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工作状态的基础上,给出了各挡位输出轴转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继承双离合变速器动力换挡的优点,并利用有限齿轮对数实现更多的速比,提出了一种新型动力换挡式自动变速系统.在对其结构和换挡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整车应用的传动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包括换挡动力学模型和控制模型;并对影响换挡品质的换挡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最后,以连续升档为例,利用仿真模型对新型变速系统的换挡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动力换挡式自动变速系统不仅可通过n+m对定轴齿轮副实现2(n+m)种不同的速比,而且能较好地实现动力换挡.  相似文献   

7.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换挡品质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系统中离合器扭矩控制是换挡品质控制的关键,在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换挡过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双离合器传递扭矩和切换时序对换挡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执行机构对换挡过程中干式双离合器压紧力进行控制以实现换挡品质控制的方法。针对一款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车辆,建立了换挡过程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对换挡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换挡控制策略较好实现了对换挡品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新三色拓扑图表示方法.将变胞机构的构态变换方法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器的构型综合,并将动力耦合器的多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构型综合问题转化为行星齿轮机构邻接矩阵的运算问题.通过各阶段矩阵运算,将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邻接矩阵转换成多排行星齿轮的联合矩阵和邻接矩阵,进而得到多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拓扑图和构型综合方案,为后续构型方案的同构判断提供数学模型.以双排和三排行星齿轮构型综合为例,得出多款行星齿轮拓扑构型方案,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并采用模糊一致矩阵的优选方法得到几款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器的新型基础构型方案.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汽车上AMT的换挡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机控制器速度环的快速转速调节响应特点,提出了换挡过程借助电机速度调节、缩短换挡过程啮合齿轮同步时间的电机与自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以研制的GZ6110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大大缩短换挡时间,是有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双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根据前轮转角的合成机理,分别建立了方向盘转角和叠加转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比较单、双行星齿轮机构输出轴与输入轴的转速差,发现双行星齿轮机构比单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推导出基于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电机转角随方向盘转角及传动比的变化关系;为了改善汽车的动态转向特性及其在高速直线行驶时的抗干扰能力,以车速为输入变量,参考车辆系统稳态增益的变化范围,构建了可变传动比计算模型.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的转向系统角传动比能够随着汽车行驶工况灵活变化,主动调整前轮转角,提高了汽车的操纵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车辆换挡操纵的自动化,文章根据自动变速器双参数换挡规律,运用PID控制理论建立了驾驶员模型,并根据整车各部分数学原型建立了发动机模型、传动模型、车辆模型。在整车模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动力性及经济性2个方面确定了换挡规律,并采用Stateflow有限状态机理论建立换挡逻辑控制模型。在UDDS工况和依照制动优先系统(Brake Override System,简称BOS)建立的车辆行驶特殊工况下进行仿真,并与自动变速器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自动变速器模型,能严格按照换挡规律换挡。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型五速自动变速器具体结构,结合换挡过程中系统的动态特性,应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基于离合器输入扭矩的行星轮系数学模型.依据换挡时离合器充油过程,使用克服零速区域的数值模拟问题的Woods模型作为离合器结合过程扭矩传递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换挡过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邻档位离合器充油重叠方式的差别直接影响车辆换挡品质,可为进一步分析离合器结合油压对矿用车辆换挡品质的影响提供合理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3.
行星齿轮机构传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运动和转矩传递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传动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矩阵理论建立行星排之间联结、约束和转矩传动的数学模型,构建了一个能简便利用MATLAB进行求解的途径。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普遍适用于复杂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运动与转矩计算。  相似文献   

14.
基于Simulink与Stateflow的自动变速器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依据两参数换挡规律,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驾驶员模型,采用Stateflow有限状态机理论建立自动换挡模型,并且建立了自动变速器传动模型;对整车动力系统在特定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自动变速器模型正确,能严格按照换挡规律换挡。  相似文献   

15.
为拓宽微型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多样性,在微型行星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定轴齿轮传动与2Z-X(A)型微型行星齿轮传动串联结构方案与正确啮合齿轮参数,计算出理论传动比与输出转速。利用三维软件绘制了机构装配模型,基于ADAMS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输出行星架的转速和机构传动比。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对比,符合实际齿轮传动的动力学特性,验证了设计参数的正确性与样机模型的可信性。针对三维装配模型,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模型实物,组装后能够无干涉运行,为后续机构设计、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有离合器的电机-变速器耦合系统,电机-变速器直连系统的特性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其换挡过程的特性作深入分析,并与有离合器系统进行比较。该文运用多体动力学和混杂系统理论建立了电机-变速器直连系统换挡过程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换挡力、接合套和接合齿圈相对角度和相对转速下,直连系统换挡品质的变化。通过与有离合器系统进行对比发现,通过电机的主动同步和对换挡力的控制,直连系统的换挡品质可以优于有离合器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液压转阀控制的车辆行星变速箱的自动换挡操纵,分析了液压转阀换挡装置的工作特性,采用普通直流电机作为转阀驱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在原有液压操纵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自动换挡操纵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自动换挡控制策略. 实车试验表明,电机驱动的转阀换挡机构可以满足自动换挡控制的需要,不仅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整车的综合性能,而且对同类型换挡装置的自动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图论的机构拓扑结构表达基础上,通过引入拓扑图之边的权因子来表达运动副类型及运动副位置和姿态信息,建立了机构运动尺度信息;通过产品CAD模型的中性文件建立运动单元的物理特性信息;由产品CAD模型的中性文件提取其运动信息及人机交互建立驱动信息;从而建立了面向运动学动力学求解的产品模型的完整信息.  相似文献   

19.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运动传递规律,用它解决自动变速器运动问题准确快捷。多排行星齿轮机构档位设置和运动传递是学习的难点,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更容易解决动力传递问题,也有利于自动变速器的学习、使用和维修检测。  相似文献   

20.
手动变速器在汽车上的使用垄断了近百年,自从汽车的问世,汽车变速器一直是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又称机械式变速器,即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轿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四档或五档有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并且通常带同步器,换档方便,噪音小.手动变速在操纵时必须踩下离合,方可拨得动变速杆.一般来说,手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要比自动变速器的高,因此驾驶者技术好,手动变速的汽车在加速、超车时比自动变速车快,也省油.行星齿轮变速器与定轴式齿轮变速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齿轮负荷小,结构刚度好,输入、输出轴同轴以便实现自动换档等优点.多排行星齿轮机构由多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几组离合器和制动器组成,通过对离合器.制动器的操纵,得到不同行星齿轮系的运动状态组合形成来获得不同档位速比,增加了传动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