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聚合物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将手性催化剂固载在成型聚合物上或者直接共聚成聚合物所形成的高聚物催化剂.由于其制备简易、性质多样和容易回收再利用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简要的总结了由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所形成聚合物手性催化剂,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聚乙烯与己烯-醋酸乙烯醋共聚物共混,用正交设计研究二者聚合物的比例及添加剂松香和石腊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获得一种对金属及塑料等粘接力强的热熔胶粘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金属粘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各领域中,它具有粘接牢固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文对圆柱形孔-轴的几种过盈配合和粘接进行了抗扭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情况下,间隙配合的粘接能够代替过盈联接;而过盈配合与粘接的联合作用可使其结合强度成倍地增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聚合物水泥砂浆(PCM)与普通水泥砂浆之间的粘接强度,主要研究了乳液种类和掺量、偶联剂的加入、表面预处理及粗糙程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碳钢表面分别进行硅烷和磷化处理,然后用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的胶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了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对胶粘剂/金属界面疲劳性能的影响. 在胶接接头施加疲劳载荷,测量了胶接接头疲劳前后的强度-位移曲线. 对比疲劳前后界面剪切强度的变化,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界面裂纹扩展过程. 结果表明:表面经硅烷处理后,界面粘接强度最大,耐疲劳性能最好. 胶接接头的失效通常在界面发生,能量可以通过裂尖扩展释放,也可以通过粘接层的塑性变形释放.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硅橡胶/聚丙烯材料界面粘接强度,以硅烷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钛酸正四丁酯及γ-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底涂剂,并将其应用于硅橡胶材料与聚丙烯材料之间的粘接密封,考察了底涂剂对硅橡胶/聚丙烯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表面采用底涂剂处理后,硅橡胶/聚丙烯胶接件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45 MPa提高到1.48 MPa,界面的破坏形式由界面破坏变为内聚破坏,同时胶接件具有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一种构建三维双连续陶瓷-金属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的新途径.采用基于丝网印刷原理的粘接剂涂布新工艺,对99Al2O3陶瓷坯体进行连接,成功实现了复杂空间构型陶瓷骨架的构建.通过SEM表征了陶瓷粘接体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探讨了烧制温度对骨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避免了高温陶瓷粘结剂堵孔的弊病,1450℃烧结的陶瓷粘接体其抗折强度最佳,结点处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50μm.  相似文献   

8.
随着光电器件的快速发展,聚合物微纳米结构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能广泛应用.空间调制电场诱导聚合物流变成型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是目前制作聚合物微纳米结构的重要方法.讨论了微结构成型过程及原理,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软件实现图形化电极诱导聚合物微结构成型,分析了影响微结构成型的主要因素,增加电极宽...  相似文献   

9.
金属有机聚合物一般通过金属有机化合物单体聚合来制备,但由于单体制备困难、性能不稳定,其发展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了用低压直流电弧等离子喷射法将有机单体和金属直接合成金属有机聚合物薄膜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铜与丙烯腈、丙炔腈的金属有机聚合物薄膜.红外光谱和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环状共轭结构,铜与聚合物以共价键、配位键结合.用改进的四探针法进行测量,铜与丙炔腈聚合物薄膜的电阻率在10~0~10~3Ω·cm范围内,铜与丙烯腈聚合物薄膜的电阻率在10~6~10~7Ω·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同种树脂直接法与间接法制成的石英纤维桩修复漏斗状根管在不同截面上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间微推出的粘结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小相近完整的上中切牙22颗,随机分为2组,预备成漏斗状根管,一组用直接法完成石英纤维树脂桩修复,另一组用间接法完成石英纤维树脂桩修复.两组中各随机抽取1颗制成切片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桩与牙本质间图像;其余用于微推出实验,制成切片后用微推出方法检测两种方法粘结强度的大小,分析桩的类型和牙根不同部位对于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微推出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直接法与间接法制成石英纤维桩修复漏斗状根管时,桩的类型及牙根不同部位这两个因素对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间微推出粘接强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两个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影响显著(P0.05).结论:间接法制成石英纤维桩修复单根漏斗状根管中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间微推出粘接强度均分别显著高于直接法;间接法组:根颈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根中部,根中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根尖部;直接法组:根颈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根中部与根尖部,根中部与根尖部的粘接强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脱层对两端固支层合板固有频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了具有脱层和无脱层的两端固支层合板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文中分别研究了双金属粘接、复合材料与金属粘接、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粘接三种类型的层合板脱层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并绘制了脱层与固有频率关系曲线图,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T-800碳纤维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基体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的要求,以TDE-85树脂为主体树脂、AG-80树脂为添加树脂,选用混合芳香胺固化剂,研究了一种适合于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成型的树脂基体。结果表明,该树脂的黏度和适用期可满足湿法缠绕成型工艺要求,其浇铸体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与机械性能,而其制备的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好,缠绕强力环层间剪切强度达到81MPa、拉伸强度高于2500MPa,适合T-800碳纤维的湿法缠绕成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压制成型法,利用工业固体废渣为原料,制备了一类能耗低、免烧的地质聚合物.研究了压制成型时成型压力对制品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软化系数、耐磨性、耐水性以及抗冻融循环的影响,并结合SEM及XRD分析试样的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成型压力对地质聚合物制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制备该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制品的最佳成型压力为30 MPa.  相似文献   

14.
采用H3PO4,Al(OH)3为主要原料合成金属基陶瓷涂层用无机胶粘剂,以磷酸盐胶粘剂为基料,添加氧化铜为固化剂,通过设计氧化铜和磷酸盐的配比即调胶比配制而成;并将其刷涂在金属基体表面.研究氧化铜粒度、调胶比、固化温度和时间对胶黏剂粘结强度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剪切强度.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粘结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密度增大,调胶比由小到大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由大变小.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增大;随着固化温度的升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胶粘剂Al/P=1:3、氧化铜粉粒径为200~400目、调胶比为4g/ml、固化温度为160℃、固化时间不少于3h时,能达到理想的粘接强度.基体与胶粘剂的界面结合强度源于机械互锁与互扩散.  相似文献   

15.
激光快速成型致密金属零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出316L不锈钢薄壁矩形管和663锡青铜扭曲薄壁方管.所成型金属零件的组织均匀、致密,没有缺陷.沿金属薄壁零件高度方向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零件中的化学成分分布均匀,且与金属粉末的化学成分相同,未发生成分偏析.同时,激光快速成型的金属薄壁零件的力学性能与常规加工方法制造出的零件相当.使用表明激光快速成型的金属零件可以满足直接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被用作刀具材料的金属粘接AI2O3-TiC系陶瓷的组成特点,采用近火处理的方法可使其强度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表明:经800CX3h大气中退大处理后,金属粘接Al2O3-TiC系陶瓷材料的强度提高了10%,硬度也同时提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与分析表明:该材料强度和硬度的提高是材料表面微氧化机制、内部缺陷钝化机制以及晶界强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被用作刀具材料的金属粘接Al2O3-TiC系陶系的组成特点,采用退火处理的方法可使其强度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表明:经800℃×3h大气中退火处理后,金属粘接Al2O3-TiC系陶瓷材料的强度提高了10%,硬度也同时提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与分析表明,该材料强度和硬度的提高是材料表面微氧化机制。内部缺陷钝化机制以及晶界强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天圆地方组合件是日常生活及生产中较常见的一种结构件。本文介绍了小型、可采用手工方法制作的天圆地方组合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工序要求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该工艺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对无法进行手工成型的大型类似组件的制作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MDS)、MQ硅树脂和正硅酸乙酯为A组分,二丁基二月桂酸锡、钛酸丁酯和硼酸三丁酯为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2组分混合固化交联.利用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有机硅胶粘剂粘接性强度的影响趋势;再以邵氏A型硬度计测试的硬度值和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的拉伸剪切强度为正交试验指标,分析得出影响胶粘剂固化的因素.综合性能较好的RTV-2硅橡胶的固化体系配方:107胶25g,MQ硅树脂2.5g,正硅酸乙酯2g,钛酸丁酯0.75g,硼酸三丁酯0.75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375g.MQ硅树脂的加入能够提高RTV-2硅橡胶的硬度,钛酸丁酯的用量对硅橡胶与金属粘接的剪切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全芳香族热致性液晶聚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越性能,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2,6-取代的萘环结构引入全芳香族聚酯主链后可提高聚合物的液晶性和热稳定性,且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便于成型加工。2,6-萘二甲酰氯是合成这类聚芳酯的常用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