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8.
9.
10.
11.
1982年2月12日至24日的13天里,在太阳上曾出现过一个形状奇特的黑子群,《美国科学新闻》杂志于1982年第38期第3页上,对此刊登了题为“一颗新的螺旋形太阳黑子”的文章,同时还附有美国基特峰天文台于2月19日拍到的一幅照片。文章里有一段话,我们为了讨论的需要,先把它转引出来: 相似文献
12.
13.
14.
《科学通报》2016,(14)
引力波直接探测已经被LIGO成功实现.在GW150914的数据处理中引力波理论模型起到了关键作用.理论模型不仅从原始数据的噪声中挖掘出引力波信号,使得探测结果的置信度达到5.1σ,而且还证认出其波源是并合的双黑洞.除了LIGO这样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还有脉冲星计时计划和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等.在所用的这些引力波探测计划中,理论模型都扮演着信号提取和波源反演的重要角色.随着引力波天文学的逐渐开展,理论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变得越来越明显.双星系统是上述所有引力波探测计划最为重要和最为现实的波源.本文对双星系统的引力波理论模型研究现状作一个概括性介绍,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以来。人类空间活动的事实表明。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空间天气)探测对空间知识创新、空间环境预报、航天活动和国家安全以及空间技术和空间开发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空间国对空间探测都十分重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以下简称双星计划),是根据中国的战略需求和国际上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第一次以中国提出探测计划而开展的国际合作空间科学探测项目。 相似文献
17.
SS433的巴尔麦线系及HeI线都是三重线,本刊曾陆续报道过对两条很强的伴星发射线的观察研究结果.去年四月以来,加拿大赫兹堡天体物理研究所多米诺(Domi-nion)天文台的克拉普汤(D.Cram-pton)博士及其合作者,集中力量观测了以前认为“无位移”的中央母线的视向速度.他们在100天内进行了52次分光光度观察.所用的1.8米的望远镜的4300~5400(?)波段的分辨率是2(?).分析照相底片 相似文献
18.
19.
20.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视引力为空-时畸变的结果.它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观测表明,水星绕太阳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每世纪进动575弧秒.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影响,所谓拱线转动.可用牛顿引力定律计算出来,该“经典效应”为每世纪进动532弧秒,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性贡献”正好弥补了牛顿理论与观测值的差额,43弧秒.在太阳系诸行星中,相对论性效应对水星为最强,这是由于它的公转轨道正好处于太阳系中空-时弯曲最强的区域.对于由引力吸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