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研究了Mo和Cr的复合添加对Fe3AI基合金室温和600℃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r和Mo一起加入到Fe3AI基合金中,可以明显提高其在600℃下的屈服强度和蠕变寿命;添加Cr到Fe3AI中会降低Mo的固溶度;在含有1%Mo以上的Fe-28AI(2-T)Cr合金中形成了具有复杂成分的沉淀相;随着加入到Fe-28AI(2-5)Cr合金中Mo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断裂模式从穿晶解理与沿晶失效的混合模式逐渐变为完全的穿晶解理。  相似文献   

2.
对0Cr32Ni7Mo3N双相不锈钢进行了1 180℃~1 220℃的固溶处理。采用XRD、OM、EDS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固溶温度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γ相含量逐渐降低,Cr、Mo和Ni在两相中的分布趋于均匀;Cr和Mo在两相的分配系数K_(Cr)和K_(Mo)对材料的耐蚀性起主导作用,K_(Cr)和K_(Mo)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材料的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高温、高压加氢反应器是加氢裂化和加氢脱硫装置的核心设备,现今大多采用Cr-Mo钢材料,最常采用2.25Cr-1Mo钢。尤其是其中的热壁加氢反应器壳体几乎绝大部分都采用该钢制造。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钢的纯洁性、匀质性、抗氢性能、抗回火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亦在不断提高和改善,12Cr2Mo1R(H)钢在我国压力容器制造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某钢厂生产的12Cr2Mo1R(H)钢板在不同状态下进行试验,分别检验了该钢的性能,以获得比较合理可行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指导生产,满足了设备制造的各项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数学回归的方法建立了304、316L、316Li、310S等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变形抗力模型,研究了C+N以及Cr、Ni、Mo等合金元素对其高温强度的影响,通过引入高温强度系数预测了几种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强度。研究结果表明,C+N对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变形抗力影响最大,Mo次之,Cr、Ni的影响相对较小;904L高温强度约为310S的1.2倍,254SMO约为310S的1.4倍,这与中试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丸处理及溶胶 凝胶工艺涂覆ZrO2/Al2O3叠层对Cr5Mo合金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合金试样在600℃空气中的高温氧化性能。从SEM,XRD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喷丸处理不能使Cr5Mo合金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铬膜,反而促进了Cr5Mo合金的高温氧化,其氧化增重与氧化剥落速率最高;ZrO2/Al2O3叠层通过稀土效应改变了氧化膜的生长机制,降低了氧化铬膜的生长速率,促进了合金表面铬的选择氧化,起到了优异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1)/(4)Cr1Mo钢及其焊接接头在常温和高温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分析,用塑性多段幂次法描述材料的本构关系。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工程评定方法建立2(1)/(4)Cr1Mo钢及其焊接接头的失效评定曲线(FAC),并将计算结果与R6通用曲线进行了比较,为2(1)/(4)Cr1Mo钢制压力容器缺陷的安全评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王建新 《科技信息》2012,(28):386-387
以Cr—Mo为基础的低、中合金耐热钢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工作温度可达600℃,广泛应用于制造蒸汽动力发电设备。这类钢还具有良好的抗硫和氢腐蚀的性能,因此在石油化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r—Mo钢的合金系统基本上是:Cr—Mo,Cr—Mo—V,Cr—Mo—W—V—B,Cr—Mo—V—Ti—B等。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性与低碳调制高强钢很相似。主要问题是热影响区的硬化、冷裂纹、软化以及焊后热处理或高温长期使用中的再热裂纹问题,同时Cr-Mo钢还具有明显的回火脆化现象。在焊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上述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下面以Cr—Mo钢的代表材料2.25Cr-Mo钢为例,通过各种实验确定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五组不同化学成分铸锭的显微组织,并对铸锭试样在不同温度下抗拉强度进行测定,研究碳元素和合金元素对铸铁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含量适宜的情况下,添加适量合金元素Ni、Mo能提高铸铁的高温强度;w(C)为3.72%、w(Si)为2.45%、w(Mn)为0.661%、w(Cr)为0.90%、w(Ni)为0.66%、w(Mo)为0.12%、w(Cu)为0.159%的合金蠕墨铸铁在600℃高温下的抗拉强度仍能达到358MPa。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Fe-Cr合金的抗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不同Cr含量的Fe-Cr合金表面进行微晶化处理,研究了铸态和微晶化合金在9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行为。氧化动力学曲线、物相分析、表面和截面形貌表明,当Cr含量较低时,微晶化处理提高了Cr的扩散速度,但不足以生成连续的氧化膜,氧化性能变差;当Cr含量较高时,微晶化处理降低了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的临界含量,微晶化处理的Fe-9Cr和Fe-13Cr合金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微晶化处理Fe-13Cr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最好,这是由于微晶化处理后13%(质量分数)的Cr可以形成连续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因此,微晶化处理是提高材料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有效方法,可应用于高温氧化领域。  相似文献   

10.
:钢材经热浸镀铝后 ,具有了良好的抗高温氧化腐蚀性能。为进一步提高 1Cr18Ni9Ti、1Cr13不锈钢的高温使用性能 ,本文对两种材料进行了热浸镀稀土铝合金处理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试验。高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 ,1Cr18Ni9Ti、1Cr13不锈钢经热浸镀铝处理后抗高温氧化腐蚀性能明显提高 ,这主要取决于合金层中Al-Fe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氧化中的变化。 90 0℃氧化 5 0 0h ,1Cr18Ni9Ti钢浸镀件形成致密的α -Al2 O3氧化膜和 β -NiAl相层 ;1Cr13钢浸镀件形成Al2 O3氧化膜及Cr2 O3氧化物。研究表明 ,不锈钢中Cr、Ni元素对提高抗高温氧化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M_2Cl_4(PH_3)_4(M=Cr、Mo、W)分子,在D_(2d)对称约束下进行结构优化和能量解析,三种化合物的M—M键长分别是C—Cr1.737A,Mo—Mo2.157A,W—W2.286A.能量解析表明:E_(Cr—Cr)相似文献   

12.
以各种粒径的棕刚玉、白刚玉(<0.047mm)、镁砂细粉和α-Al2O3为主要原料,铝凝胶粉为结合剂,研究了了Cr2O3粉加入量对精炼钢包铝镁不烧砖线变化率、抗折强度、耐压强度、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和高温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借助XRD和SEM研究了不烧砖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Cr2O3粉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烘干后的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上升,而强度变化不明显;高温处理后,当Cr2O3加入量为超过1%后,材料的抗折耐压强度逐渐降低;高温抗折强度也是先增大、后降低.本实验条件下,Cr2O3粉加入量在1%时,不烧砖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用二阶微扰方法(MP2)和单组态相互作用方法(CIS)方法优化了M(CO)_4(Mic)_2(M=Cr,Mo,W)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并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M(CO)_4(Mic)_2(M=Cr,Mo,W)的光谱.结果表明:在激发态,金属原子与相邻原子间的键相对基态减弱;Cr(CO)_4(Mic)_2的最低能量磷光光谱为773.1nm,主要归结为伴有CO(p)→Cr(d)跃迁(LMCT)的Mic(p)→Cr(d)(LMCT)跃迁;Mo(CO)_4(Mic)_2的最低能量磷光光谱为639.3nm,主要归结为伴有Mic-other(p)→Mo(d)跃迁(LMCT)的Mic-other(p)→O(p)跃迁(ILCT);W(CO)_4(Mic)_2的磷光光谱为640.5nm,主要归结为伴有Mic-other(p)→W(d)跃迁(LMCT)的Micother(p)→O(p)跃迁(ILCT);Mo和W配合物的发光跃迁属性表现出相似性,但与Cr配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由于Cr原子与相邻原子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Mo和W原子,所以Cr原子对配合物跃迁的贡献较Mo和W的更大.  相似文献   

14.
阮霞  席慧智  徐哲 《应用科技》2006,33(9):25-28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对4Cr10Si2Mo气阀钢进行铬钛铈及铝钛铈多元共渗。通过光学显微镜、硬度测量仪、X射线衍射和能谱测量仪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值、相组成和成分分布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经过Cr-Ti-Ce、Al-Ti-Ce多元共渗处理后,均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因此,4Cr10Si2Mo经Cr-Ti-Ce、Al-Ti-Ce多元共渗后,可以部分代替贵重金属材料和提高气阀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晶界沉淀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发现高温加热时生成富Ti 的厚片状晶界沉淀(MC);以后的低温加热时生成 Mo含量较高的薄片状晶界沉淀。不同冷却速度条件下的晶界沉淀(M_7C_3)的Cr 含量不同,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较低温度下析出的晶界沉淀(M_(23)C_6)中的Cr,Mn 含量较高。结果表明:溶质原子的错配度、点阵溶解度及沉淀温度对晶界沉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1Cr13钢进行了不同时间(5,10,20,40 min)的喷丸处理,研究了喷丸处理对1Cr13钢在8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高温氧化实验及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发现,喷丸处理形成了一个晶粒细化层,降低了1Cr13钢发生选择氧化所需的临界含量,氧化增重显著降低,氧化膜剥落也有所改善。喷丸处理促进了1Cr13钢表面形成选择性的保护氧化膜,提高了1Cr13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喷丸处理10~20 min的试样抗高温氧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质中氯含量较高,生物质直燃锅炉在运行中经常发生氯引起的过热器高温腐蚀问题,模拟生物质直燃锅炉过热器工作的温度条件和含HCl的烟气气氛,利用管式炉采用增重法对15Cr Mo G,12Cr1Mo VG,12Cr2Mo WVTi B,20G,T91,TP347H和0Cr25Ni20七种常用的过热器管材进行高温腐蚀实验.研究各管材的腐蚀增重拟合曲线,并基于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对高温腐蚀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增重符合抛物线规律,温度和HCl浓度对腐蚀速度影响显著.7种管材中,T91,TP347H,0Cr25Ni20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这可能与它们的合金组分中较高的镍含量有关.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腐蚀反应遵循一维扩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描述45Cr4Ni Mo V的高温流动特性,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45Cr4Ni Mo V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45Cr4Ni Mo V在变形温度为750~1 200℃、应变速率为0.002~5 s-1条件下的流变特性。基于Hansel-Spittel模型,建立其热变形方程,通过相关系数r对所建方程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程可以准确预测45Cr4Ni Mo V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9.
Cr2O3-TiO2负载金属光催化剂及其光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和重铬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r2O3 TiO2 复合型光催化剂,并利用浸渍法在Cr2O3 TiO2 表面分别负载Fe、Mn、Mo 过渡金属,制备了Fe Cr2O3 TiO2、Mn Cr2O3 TiO2、Mo Cr2O3 TiO2 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分析(BET)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 Vi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TiO2 为金红石结构;Cr2O3 为绿铬矿结构.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均具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紫外光条件下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光催化产氢活性,其中Mo Cr2O3 TiO2 活性最高,而在可见光条件下,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产氢活性略低于Cr2O3 TiO2.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铜模吹铸法成功制备出不同直径的Co50-xCr15Mo14C15B6Rex(Re=Y,Gd;x=0,2)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别对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热分析;利用室温压缩实验测试其应力-应变曲线;利用磁强计(VSM)得到样品的磁滞回线.分析表明:添加微量的Y或Gd可以改善Co50Cr15Mo15C15B6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2 mm的Co48Cr15Mo14C15B6Re2(Re=Y,Gd)非晶圆棒只表现出弹性变形行为,不存在塑性变形阶段;2 mm的Co48Cr15Mo14C15B6Y2和Co48Cr15Mo14C15B6Gd2非晶圆棒的矫顽力几乎相等,而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差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