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70日龄至90日龄的生长鹅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通过测定其增重及料重、屠宰测定及肌肉品质测定探讨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增重明显增加,料重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0.01〈P〈0.05);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鹅肉中维生素C含量、总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影响风味的氨基酸总量等营养成分受日粮中维生素C的影响不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膨化饲料中粗脂肪含量最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和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膨化猴料、膨化犬料、颗粒鼠料和颗粒兔料的加工前粉料及其成品料中粗脂肪的含量。结果酸水解法测定的膨化猴料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索氏抽提法的测定结果(P<0.001),膨化犬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值酸水解法显著高于索氏抽提法(P<0.05)。而对于膨化前的犬混合粉料和猴混合粉料,两种方法的脂肪含量测定结果均差异不显著(P>0.05)。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测定颗粒料加工前粉料及加工后成品料中粗脂肪含量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酸水解法测定的饲料加工前后粗脂肪损失率均低于索氏抽提法的测定值。结论酸水解法能更准确的测定膨化饲料中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设计配制蛋白水平为30%~50%的5种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养平均体重约4.7 g的5组3重复的泥鳅鱼种8周,以探究泥鳅鱼种饲料中蛋白最适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蛋白质水从30%逐渐升高至40%,鱼体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不断提高,而当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升高反而下降(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泥鳅摄食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后,各试验组之间的鱼体存活率、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30%的试验组泥鳅其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蛋白水平为40%、45%和50%的试验组(P0.05),但与饲料蛋白水平为35%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蛋白水平(x)和鱼体增重率(y)呈二次曲线的关系,得出抛物线回归方程:y=-0.118 7 x2+9.389 6 x-109.9(R2=0.948 1),求出饲料中蛋白水平为39.55%(占干物质)时试验泥鳅获得最大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适宜大鳞鲃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本试验对大鳞鲃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6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59%(P1)、35.34%(P2)、40.45%(P3)、45.90%(P4)、50.02%(P5)和54.19%(P6)的等脂等能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养殖70 d后采样,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水平从30.59%到45.9%逐渐增多时,鱼体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SGR)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FCR)明显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却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02%和54.19%时,鱼体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30.59%到54.19%逐渐升高时,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脂肪含量则反之,而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0.45%(P3)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且与高蛋白质组(50.02%和54.19%)差异显著.此外,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分别以增重率和饵料系数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大鳞鲃幼鱼增重率最大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8%,而大鳞鲃幼鱼饵料系数最小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1%.综上,大鳞鲃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在43.88%左右.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冬眠前饲料中添加外源维生素C(Vc)对冬眠中华鳖稚鳖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Vc不能提高冬眠期间中华鳖的存活率(P=0.57).稚鳖个体在冬眠期间生长能的平均值为-0.15 kJ.d-1,该值与代谢耗能相当.鳖体蛋白、脂肪、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w在冬眠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外源Vc对鳖的体组成没有明显影响(P>0.05).冬眠8周后,肝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和肝脏乳酸锐氢酶(LDH)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饲料外源Vc对肝脏线粒体蛋白含量、肝脏线粒体COX和LDH的活性均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分析血清维生素B12(VitB12)及铁蛋白(SF)联合检测用于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的效果。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6月~2019年9月接收的各类贫血患者74例作为贫血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7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血清VitB12、SF含量进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此外,运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法评价血清VitB12、SF含量对部分类型贫血的诊断价值。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VitB12含量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VitB12含量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VitB12含量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S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其他类型贫血患者血清S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VitB12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70%、85.70%、86.49%,血清SF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0%、81.20%、93.24%。血清VitB12、SF联合检测可辅助鉴别诊断贫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了腌制过程中,复合磷酸盐腌制、复合酶(木瓜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1∶1)处理、加酶腌制(腌制过程中添加复合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色差、保水性、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腌制能显著提高牛肉的红度(P0.05),显著提高牛肉的保水性使其增重,并降低蒸煮损失;复合酶处理能显著提高牛肉的亮度(P0.05),极大改善牛肉的质构特性,使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加酶腌制处理兼具二者优点,在显著改善牛肉质构特性的同时,还可使其获得较好的保水性、色泽,提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风味相关氨基酸均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2×2因子实验设计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40.21±2.25)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实验对象,使用添加不同虾青素(分别为0.00%与0.03%)和胆固醇(分别为0.00%与0.60%)水平的4组实验饲料(依次为D1-D4组)投喂8周,研究虾青素和胆固醇对三疣梭子蟹生长、体组成及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D1组三疣梭子蟹的肝体比显著高于D2组(P0.05),D3组肝体比低于D4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处理对增重率、壳长、存活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个处理组之间三疣梭子蟹的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灰分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影响方面,D2组A、B、C和D各部位的a*值最高,且显著高于D1组(P0.05),D2和D4组之间无显著差异。D1组各部位有最高的L*值,与D2组、D3组差异显著(P0.05),D1组各部位之间L*值差异不显著(P0.05)。四个处理组之间各部位b*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能显著改善三疣梭子蟹色泽,除了肝体比,虾青素和胆固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两种对鲤(Cyprinuscarpio)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影响效果较好的复方中草药最适浓度添加量,将两种复方中草药分别以质量分数7‰、15‰加入到鲤基础饲料中,实验组分为对照组(CO)、7‰复方1组(A1)、15‰复方1组(A2)、7‰复方2组(B1)、15‰复方2组(B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初体重(6.90±0.25)g的鲤30尾,养殖实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两种复方中草药皆是15‰实验组促生长效果好于7‰实验组,复方2组促生长效果高于复方1组;各组复方中草药的使用不同程度的降低了饲料系数;复方1的使用提高了全鱼蛋白含量,15‰实验组效果最好,复方2的使用提高了全鱼、肝脏的脂肪含量,7‰复方2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复方1组(P0.05);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皆是7‰复方2组最高,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组9.51%、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8.99%,7‰复方1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差异不明显(P0.05);7‰复方1组DHA含量高于对照组5.17%,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7‰复方1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7‰复方2组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7‰复方1组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7‰复方2组综合效果(促生长、饲料系数、氨基酸组成、肌肉口感、经济投入)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皱纹盘鲍、黑足鲍及其杂交F1腹足部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矿物质元素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鲍的粗蛋白含量最高(17.97%),黑足鲍的粗脂(1%)和粗糖(9.29%)含量最高;杂交鲍氨基酸总含量(58.91%)和呈味氨基酸含量(28.77%)最高,黑足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21.33%),皱纹盘鲍氨基酸总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低;黑足鲍与杂交鲍脂肪酸种类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皱纹盘鲍。实验共测定9种矿物质元素,除了黑足鲍腹足部肌肉Mn、Cu含量明显高于皱纹盘鲍和杂交鲍外,3种鲍其他7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别不大;黑足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皱纹盘鲍最低。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种间杂交,亲本某些遗传性状缺陷在子代中得以改良,并且获得的杂交F1代部分性状优于双亲,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2.
白花刺蔷薇种子和果实的形态与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花刺蔷薇的种子和果实形态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①白花刺蔷薇果实红色,长1.5~2.5 cm,径0.8~1.0 cm,内含种子1~12粒不等,种子外包白色薄膜;种子近似卵形,种皮土黄色或褐色。种子尺寸为4.58 mm×2.21 mm,单粒质量12.82 mg。②白花刺蔷薇种子总糖质量分数为124.2mg/g,高于粗脂肪(71.0 mg/g)、灰分(16.5 mg/g)、可溶性糖(11.7 mg/g)、蛋白质(1.7 mg/g)、游离氨基酸(0.2 mg/g)等其他内含物含量。③白花刺蔷薇果实中总糖质量分数为44.6 mg/g,明显高于酒石酸(4.5 mg/g)、苹果酸(4.0 mg/g)、单宁(3.3 mg/g)、赖氨酸(4.1 mg/g)、色氨酸(1.8 mg/g)、游离氨基酸(0.4 mg/g)、蛋白质(1.2 mg/g)等内含物的含量;Vc的质量分数为2.723 mg/g,远远高于苹果、梨等同科水果;SOD含量1 482.33 U/g,是刺梨的3倍;同时还含有Ca,Mg,Mn等多种矿质元素,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采用肉桂、小茴香、良姜、花椒、六曲等中草药组成肉茴复合散,对肉仔鸭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鸭肌肉中水分和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的蛋白质和肌苷酸的含量,试Ⅱ组、试Ⅲ组、试Ⅳ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Ⅰ组(P〈0.01);肌肉中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除个别氨基酸外,能显著提高肉仔鸭的肌肉中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P〈0.05)或(P〈0.01).有效地改善了肉仔鸭的肌肉品质.肉茴复合散在肉仔鸭日粮中的添加量宜以1%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测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的蛋白质、糖、色素、游离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了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的营养价值.结果发现:在单个细胞中,三角褐指藻的蛋白质、糖、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小球藻;在1个生长周期(12,d)中,三角褐指藻累积的蛋白质、糖、游离氨基酸、棕榈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也高于同龄的小球藻,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二十碳烯酸的累积量却低于小球藻.综合分析,三角褐指藻的营养价值不比小球藻低,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青海省1.5岁左右牦牛(♂)、犏牛(♂)和黄牛(♂)各3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肉中的肌苷、肌苷酸和硫胺素进行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测定其肉中谷氨酸钠的含量,并对牦牛、犏牛和黄牛的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犏牛的体重和体高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而且犏牛的体长与牦牛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犏牛和黄牛的胸围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犏牛的头重明显高于同龄牦牛(P〈0.01);犏牛的皮重、前二蹄重、后二蹄重、胴体重和胴体肉重明显优于同龄牦牛(P〈0.05);犏牛和黄牛的胴体骨重都与同龄牦牛具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品种的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黄牛的骨肉比明显高于同龄犏牛(P〈0.05)。③牦牛肉中肌苷含量最高,其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肌苷酸的含量在三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肉硫胺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龄黄牛(P〈0.05);黄牛和犏牛肉谷氨酸钠的含量显著高于同龄牦牛(P〈0.05)。  相似文献   

16.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品质得到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硝酸盐属于卫生品质的范畴,其与蔬菜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论述蔬菜硝酸盐与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等)和矿物质(P、K、Ca、Mg、Fe等)等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蔬菜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蔬菜硝酸盐与营养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品质得到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硝酸盐属于卫生品质的范畴,其与蔬菜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论述蔬菜硝酸盐与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等)和矿物质(P、K、C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龙眼果肉干制过程中肉干燥前后总酚的含量、存在形式及单体酚的组成和其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龙眼果肉经干燥后游离酚含量及其FRAP抗氧化活性和DPPH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结合酚含量及其FRAP抗氧化值显著上升(P<0.05),但其DPPH抗氧化值变化不明显(P>0.05).经过干燥后,龙眼游离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