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二维CAD板材自动排料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不同类型零件排料过程的自动化,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多种类型零件排料算法,并对所提出的算法和零件数据存贮,显示、绘制等模块的数据结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用于解决不同类型板材零件的排料系统-CAS系统采用了友好用户界面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因此具有良好的用户接口界面和可扩充功能。  相似文献   

2.
最佳二维排料问题是工业生产中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本文讨论服装业中的排料问题。文章分析了服装生产工艺,研究并总结了服装工艺对计算机辅助服装排料的要求,介绍了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适于服装排料的算法,给出了用此算法所实现的一个实用计算机辅助服装排料系统,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建立后在有关服装厂的使用结果。本软件换用不同的约束条件可广泛适用于制鞋、制帽、飞机和汽车制造业等各领域中的排料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学等方面的知识,利用AutoCAD提出了一种适合在微机上实现的简易钢板排料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服装人工排料劳动强度大、周期长及排料图不便于归档的问题,利用Visual C++6.0开发环境,并结合CAD开发平台Open CASCADE,研发了一套操作便捷的计算机辅助服装排料系统。该系统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即混合多种交叉、变异算子并采用快速解码方法,将不规则的衣片排料转化成矩形排料来实现服装的自动排料。通过平移、旋转和镜像等操作实现人机交互排料及优化自动排料。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使用能够缩短排料时间,并提高布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排料CAD系统中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优化布局的方法及用户接口的数据结构。人机交互模块,作为自动排料系统的有益补充,使排料布局更为优化。  相似文献   

6.
优化排料的目的是根据给定待排样品对板材进行最优切割使得板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SE推理的优化排样算法,基本思想是对每块板材的布局都进行CASE推理,选取CASE中的最佳布局,若没有相应的CASE、则调用启发式算法搜索。算法不但避免了组合爆炸,加快了排料速度,而且具有满意的材料利用率。实际应用表明算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单片微型计算机所构成的跳汰机自动排料系统,详述了系统硬件、软件的设计和控制器参数的调整方法,并简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矩形排料的板材利用率并节约求解时间,提出了非等值初始量蚁群算法,并应用于矩形优化排料问题。在蚁群算法初始信息素量赋值过程中引入矩形面积和长宽比因素以增大各矩形初始信息素的差别,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同时对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规则作适当改变,以便于信息素快速更新,缩短求解时间。采用改进的最低水平线法作为排料方法,能充分利用已产生的闲置区域,减少板材浪费。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与传统蚁群算法和其他几种典型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进一步提高板材利用率,且求解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排料算法作了分析和比较,根据经验,改进和增加了一些有利于优化的约束条件。针对不同种类的衣片确定排料方案,本软件运行中,完全摆脱人工干预,得出较好的排料图。  相似文献   

10.
杨勇  刘弘  杨峰 《山东科学》2006,19(4):68-71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已有的计算机辅助排料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优化排料系统,并对该优化排料算法做了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几何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数学构型、力学机制、工程应用、艺术设计及哲学思考。以几何机器人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的MSEAP 研究与教育理念,即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融合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修养形成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哲学家的普世情怀。  相似文献   

12.
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街道与单体建筑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福州双杭商业街区特色.街道特色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和街道形态独特三方面.对单体建筑,从平面布局、立面风格和细部处理等方面论述其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提出应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提高对传统街区保护的认识,以及整体性、特色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对信息工作的影响,探讨了信息机构进行业务机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在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机构应作战略调整,将网络化、数字化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增强信息开发能力并使之产品化、市场化,形成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技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开展马尾松容器苗添加不同水平磷(P)及接种菌根菌互作试验,明确添加不同水平P与接种菌根菌的互作效应。【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菌根菌处理,分为接种与不接种2个处理,接种处理为播种时在播种穴下方置入由蛭石与松乳菇菌丝体悬浮液制作成的固体菌剂0.3 g;副区为添加P处理,设置以P为主的水溶肥添加梯度共7个水平,样地P添加量介于50~600 g/m3。于7—10月分15次等时间间隔将不同梯度水溶肥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在苗木上,分析苗木生长性状和氮(N)、P吸收利用与添加P量及菌根菌的关系。【结果】 接种菌根菌后,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平均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直径等生长指标比不接种分别增加了9.87%、3.35%、41.50%和12.41%,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等养分指标分别增加了5.05%、25.03%、100.36%和70.53%;高径比、总根长、N和P含量分别降低了5.98%、22.47%、24.97%和11.26%,除苗高和N吸收量外各生长和养分性状指标接种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P添加量增加,接种前后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整株P吸收量均呈增加趋势,高径比呈下降趋势,整株N和P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添加P水平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总生物量、根系直径、整株P吸收量、N和P利用指数均为接种大于不接种;而高径比、总根长和整株P含量均为不接种大于接种。接种菌根菌和添加P对马尾松容器苗生长和养分性状无显著的互作效应。接种后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性状对整株N含量的变化更敏感,对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的响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接种菌根菌(松乳菇菌)可与马尾松容器苗建立较好的协同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马尾松容器苗的生长,而且提高了N、P养分利用效率。接种后苗木的高径比降低,N、P利用指数增加,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有助于培育优质马尾松苗木和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沿黄8市1县林地、草地、湿地、裸露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及2015—2019年的地表覆盖变化特征,发现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林地、草地、湿地及裸露地表的覆盖率分别为36.12%、2.61%、2.01%和0.56%。林地主要以阔叶林和阔叶灌木林为主,研究期间,针叶林、乔灌混交林、绿化林地和人工幼林面积有所增加,阔叶林与针阔混交灌木林面积有所减少;草地主要以高覆盖度草地为主,占草地面积的81.47%,研究期间,高覆盖度草地、绿化草地和护坡灌草面积有所增加,中覆盖度草地与牧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湿地中河流占整个湿地面积的97.63%,河流和水渠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裸露地以砾石地表为主,占整个裸露地的60%以上,研究期间,不同类型裸露地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河南省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林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湿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下游河南段整体上高于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裸露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整体高于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林地和裸露地覆盖率整体有所降低,草地和湿地覆盖率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颠覆性技术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力量。美、日等国早已布局发展颠覆性技术,中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的经验,结合中国科技管理实情,发现现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传统的评审标准与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的“急功近利”等阻碍了颠覆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此,提出成立专项资助办公室、创新科技项目形成机制与资助方式以及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教育方式不灵活、受时间空间限制和监管不便等问题,为提高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水平,提出研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有效辅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从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构建入手,分析了系统包含知识学习、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咨询问答、错题复习和用户登录6大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目前国内高校典型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内容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内容和知识题库的构建、数据库设计连接和系统各模块的实现过程.该系统上线后运行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增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