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依照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相对人人身权造成损害,国家只对受害人人身权中的物质性损害进行赔偿,而对其精神性损害则不以支付赔偿金的方式进行赔偿,对这一法理问题进行分析,结论是应当对精神损害纳入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2.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行政赔偿程序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受害人能否及时获致行政赔偿。海峡两岸对此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置,本文分别就处理前置、赔偿诉讼与追偿阶段展开比较分析,期望有利于大陆国家赔偿法的完善与实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家赔偿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规定的空白,公民因国家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无法得到有效救济。随着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的公布,我国即将建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精神赔偿数额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死亡赔偿金是对被害人的继承人的财产损失的赔偿。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应当包括两层含义,即对生命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和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补偿性赔偿。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功能应该包括:补偿功能、抚慰功能、预防功能。死亡赔偿的三大原则分别是:价值位阶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完善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包括增设生命权本体损害赔偿的国家死亡抚慰金制度、以合理填补原则确立死亡赔偿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陈可 《科技信息》2010,(33):I0408-I0409
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政府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特点及主要缺陷,从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比较狭窄,实践中很多赔偿案件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实际上,我国的刑事赔偿包括了两种赔偿,一种是司法裁决错误的赔偿;另一种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非司法裁决的事实侵权行为导致的赔偿,对于前者,可以由法律限定赔偿范围,而对后者限定赔偿范围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哪些人可要求行政赔偿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交通事故当事人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中的相对人,是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承担者。如果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当事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或因伤失去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请求国家赔偿。如未满18周岁的当事人应由其父母代其申请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8.
刘佳 《科技信息》2009,(33):T0158-T0158,T0182
不作为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它大量存在于日常的行政活动中,由于不作为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国家是否应该赔偿?本文从理论上、构成要件上简要分析了对不作为行政行为的国家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雪琴 《科技资讯》2006,(33):166-166
身体健康权包括了身体权和健康权两个权利,当受害人受到侵权而成为植物人或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时,不因为其丧失感知能力而失去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并且受害人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也应该得到精神损害赔偿。因此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受害人生命权受到侵害权后其亲属可以提出包括经济损失赔偿在内的三种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造成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损害的情形下,行政相对人所受到的损害应当获得国家赔偿。对行政不作为之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行政立法的完善,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法治、人权、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目前的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主要以列举方式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极大限制了行政赔偿范围。建议采取“概括加否定排除式”的立法模式扩大行政赔偿范围,将行政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和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行政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2.
近日公布的国家赔偿法草案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国家赔偿法》的范围,但是精神损害具有不可度量性以及因主体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因此在精神损害赔偿标准问题上就遇到了许多技术困难。积极探索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赔偿责任是指国家或其管辖或控制下的私人实体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之行为造成重大跨界损害的责任。从本质上来说,国际赔偿责任是一种权利冲突下的救济手段,是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国际赔偿责任根据其责任主体归属,可以分为国家赔偿责任和国际民事赔偿责任两类。  相似文献   

14.
婚约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不利于婚约纠纷的解决,也有损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未来的法律中,应该加以规范,一方无正当理由解除婚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无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相似文献   

15.
曹建章  赵敏 《甘肃科技》2001,17(1):13-14
1995年,《国家赔偿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范围,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侵权和司法侵权范围,规定了国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以及赔偿方式、赔偿费用、赔偿主体、赔偿程度等内容,成为国家赔偿法典。《国家赔偿法》将赔偿申请权赋予公民,公民认为国家机关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运用法律手段与国家机关直接对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还权力于人民的法律制度,制约权力,保障公民权的立法目的明确,所以有人还认为《国家赔偿法》是人权保障书,它在民主建设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此,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是对人的生理、心理或其中某一方面的侵害,是对公民和法人及其他权利主体的精神利益的损害,是相对物质利益损害而言的无形的非财产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精神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要求侵害人赔偿的一种责任制度,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性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各国对国家赔偿标准的规定大致有三种模式,即补偿性赔偿、抚慰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我国国家赔偿法主要采纳的是抚慰性赔偿标准,对于补偿性及本文将论述的惩罚性赔偿标准则没有提及。鉴于惩罚性赔偿标准所具有的不可代替的积极功能,国内已有许多学者提出应确立此标准。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标准,对应吸收其为我国国家赔偿的标准之一进行合理性与可行性探析,以期能对该标准引入我国国家赔偿法体系给予一定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论精神损害的类型与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损害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分类的目的在于揭示各类精神损害的特征及其法律意义,为确定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赔偿标准和数额幅度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高涨,医疗损害还可以表现为对患者隐私权、名誉权的侵害。因患者的伤亡、人格权的侵害还给患者家属带来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1]损害可以分为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其中财产损害有又可以分为积极损害(直接损失)和消极损害(间接损失),非财产损害就是精神损害。笔者将依据这种分类对医疗损害赔偿进行阐述,将其分为积极损害赔偿、消极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项内容来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20.
黄明慧 《科技信息》2007,(23):286-286,256
国家赔偿程序是一个关系到当事人的赔偿请求权能否得到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遗憾的是目前的国家赔偿程序设置不公正、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不便于受害人获得赔偿。本文就如何建立公正可行的国家赔偿程序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