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琦 《科技咨询导报》2007,(10):203-204
卡摩纱在纱线外观、纱线结构以及纱线物理性质方面,相对传统环锭纱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本文将11.7tex纯棉环锭纱和卡摩纱纺成的针织物做了织物密度、织物纬斜、织物顶破强力及织物起毛起球的试验,实验数据表明卡摩纱针织物的各项性能均优于环锭纱针织物,卡摩纱将在针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重纬组织为基础,经纱采用靛蓝纯棉纱,设计并织制了两种风格不同的仿针织牛仔面料.利用表纬长浮线浮于织物反面,将纬编针织物衬垫组织反面长浮线的特点融入到牛仔面料的设计中.利用里纬与经纱交织构成织物底布,使织物正面呈现"V"字型破斜纹风格.通过针织物与机织物的结构融合,设计的仿针织牛仔面料既保留了经典的靛蓝斜纹风格,同时织物反面的长浮线改善了传统牛仔面料透气、透湿性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织物湿热传递机理的前提下,建立了具备吸湿透气功能的T、H针织物结构模型,并通过对针织物组织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成功地设计并生产出4种具有良好吸湿透气功能的针织运动面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亚麻/彩棉/白棉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整理工艺。在亚麻/彩棉/白棉针织物的柔软整理中,采用了纤维素酶、氨基硅油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3种整理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柔软整理工艺,通过测试整理后织物柔软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透气性等服用性能,分析3种方法的柔软整理效果。结果表明:3种整理工艺都能改善织物的柔软性,采用氨基硅油和纤维素酶配合氨基硅油柔软整理效果最好,从整体上看,该工艺整理后的织物的服用性能好于另外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5.
探讨涤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的优化工艺及整理后织物性能的改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涤纶针织物染色后的吸湿快干整理工艺为:吸湿快干整理剂TWSOFT HS-TC用量为3%,整理温度为130℃,整理时间为30min,整理浴pH值为6.5.在优化工艺条件下整理的涤纶针织物,各方面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吸湿快干性能显著的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对织物色光的影响较小,且耐洗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在苎麻针织物后整理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苎麻针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并将裕中牌水洗酵素应用到苎麻针织物后整理中,探讨了该纤维素酶用于苎麻针织物酶处理时的合理工艺及其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素酶可以改善苎麻针织物的手感、柔软性及刺痒感,提高其服用性能;在苎麻织物后整理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针织物设计试织与结构性能测试实验,对PTT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开发出了PTT长丝纬平针组织针织物运动服面料,并对织物的拉伸回复性、蓬松性和尺寸稳定性等基本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认为利用PTT纤维开发运动旅游休闲型系列高档针织面料,是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新合纤针织物设计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环境温度对织物的热湿传递影响是显著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低温下织物热湿传递特性试验装王,采用Coolmax涤纶针织物和纯棉针织物作内衣层试样,Thermolite Barrier作中间保暖层试样,涤纶花瑶PrFE层合防水透湿织物和涤纶春亚纺PU涂层织物作外衣层试样,在-20℃的低温环境下测试并研究多层衣着的湿传递特征,并推导了多层衣着的总平均湿阻与各层织物的平均湿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20℃低温环境下的热湿传递过程中易产生凝结,凝结多发生在内衣层和中间保暖层,透湿性好的外衣层和吸湿好的内衣层的总平均湿阻值小,导湿性能好的内衣层上凝结水量少。  相似文献   

9.
研究纬编针织内衣织物的穿着接触舒适性.通过对12种针织物的穿着对比实验以及物理机械性能与表面性能的测试,分析了影响人们穿着舒适性的各种因素.建立起了针织物穿着的主观感觉量与客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纳米级TiO2作为壳聚糖柠檬酸溶解的催化剂,对真丝针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柠檬酸溶解整理后,真丝针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由207.66°提高到286.88°,并且整理后不影响真丝织物的其他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选用还原体系整理剂、N-羟甲基酰胺、聚氨酯预聚体对羊毛针织物进行耐久压烫整理,通过观测整理品的弹性回复角、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度及外观等,得出聚氨酯整理剂不仅能使织物获得耐久的整理效果,而且很好地保持了羊毛织物原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用纳米SiO2作为氨墓硅酮弹性体的催化剂,对真丝针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整理后真丝针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由200.12°提高到255.58°,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且不影响织物的其他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一种低温环保型水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对羊毛纬平针织物进行了抗起毛起球的整理,研究了整理剂质量浓度、浴比、时间、温度4个因子对羊毛纬平针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根据正交实验得出较优工艺参数为:整理剂质量浓度30g/L、浴比1:35、温度50℃、时间30min.经该工艺整理后可提高羊毛纬平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和织物强力.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对纯羊绒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整理剂对纯羊绒针织物整理效果及其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理剂最佳的应用工艺下(整理剂质量浓度50g/L、浴比1:35、整理液pH5.5、40℃下处理20min、100℃烘干),可显著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其起毛起球等级从2.0级提高到4.0级,且织物的手感和白度等风格不受整理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1∶3起绒衬垫针织物的线圈几何性能及尺寸稳定性。作者先介绍了起绒织物的工艺流程以及各个染整工序的加工条件,然后分析比较经起绒、扩幅定型和纵向强迫预缩后织物的洗涤松驰状态,从而得出起绒织物的松弛状态是唯一的、它独立于后整理方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在文中还分析讨论了起绒整理所引起的织物的尺寸变形大小,并提出扩幅定型加纵向强迫压缩,以得到纵横向缩水率小于5%的起绒织物的后整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熔融缩聚法制得具有较高聚合度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将其作为织物抗菌整理剂整理纯棉针织物,显示了优良的抗菌性能,其中抗菌性能的测试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整理织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抗菌活性且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麻类针织物穿着刺痒的问题,改善手感和外观,根据酶剂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机理,选用特定亚麻 /棉混纺纱织制的针织汗布进行实验,测定 5种酶剂的处理效果及酶用量、处理时间、搅拌程度、处理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处理后织物失重、吸水性、手感及外观等的影响规律,并绘出曲线.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酶剂于一定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明显.实验证实,酶抛光技术确实可提升麻类针织物的品质,有助于高档麻针织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对纯棉中高档针织面料依据产品性能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染整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丝织坯布、烧毛坯布及双丝双毛坯布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阐述了全棉中高档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必须从原料的质量开始,到后整理结束,对染整工艺路线、设备选用、染化料助剂选用和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与控制,特别对纯棉高档针织面料在后整理加工中缩水率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使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7条绦带被认为是针织物。作者认为此类“针织绦”是介于手工针织物与刺绣之间的品种,具有类似某种针织品、钩编编织品及刺绣品的组织,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加以复制。本文对“针织绦”与传统的手工针织物或刺绣的异同以及它们的起源进行了讨论,从而显示了针织,刺绣和梭织在发展上的联系。此外也提供了文物及复制品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面料舒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物与棉针织物物理性能,同时对其针织内衣进行了穿着对比实验,并主观评价了两种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能.认为大豆蛋白弹性针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能良好,其优良的接触舒适性和热湿舒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好于棉针织物,是加工贴身针织内衣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