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华玉兰(Magnolia zanii)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由我国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先生于1933年命名,模式标本采自江苏句容市宝华山。通常认为其分布仅限于江苏镇江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宝华玉兰被列为  相似文献   

2.
玉兰属植物起源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玉兰属植物的起源和地理分布,认为:①木兰属起源于白垩纪的阿普第阶期,因为在阿普第阶至阿尔必阶期不少地区有Magnolia植物化石或孢粉的发现;②玉兰属植物起源于阿普第阶期或巴列姆阶期,我国新疆、山东、吉林等地有木兰属的温带成分,即有玉兰属植物化石或孢粉出现;③玉兰属共计40种,中国分布区内种数有36种,占该属植物总种数的90%.中国为玉兰属植物起源、分布和多样性中心,其中又以河南、陕西、湖北及四川东北部的广大山区分布种类最多、栽培面积最大,是玉兰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中心、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3.
“辛夷”为传统中药材,但品种较混乱,有多种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的花蕾作“辛夷”入药。河南为我国辛夷主产区之一,本文对河南辛夷的主要产区辛夷的分布与生长环境,原植物,自然类型以及药材品质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从中发现一新种椭叶兰Magnolia elliptilimba Law et Gao,和两个新变型紫望春玉兰 Magnolia biondii Pamp.f.purpurascens Law et Gao,黄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 Pamp.f.flavescens Z.Y.Gao。通过挥发油含量测定,发现椭叶玉兰含量最高,为5.8%,其次是望春玉兰,含量为5.0%,紫望春玉兰最低,为4.3%。  相似文献   

4.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4种玉兰不同组织中小白菊内酯含量,对其中小白菊内酯高含量树种开展不同生长期、树龄和产地的含量测定,为小白菊内酯高含量树种选育及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玉兰(Magnolia denudate)、望春玉兰(M.delavayi)、山玉兰(M.biondii)和广玉兰(M.grandiflora)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叶片、花蕾和根皮中的小白菊内酯含量,同时测定小白菊内酯含量较高的望春玉兰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树龄和不同产地根皮中的含量。【结果】望春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含量最高,平均质量分数达5.10%(干质量),在玉兰根皮中质量分数仅为0.72%,而在山玉兰和广玉兰根皮中未检测到小白菊内脂;4个树种叶片中均含有小白菊内酯,质量分数为0.06%~0.59%;但只有望春玉兰和广玉兰的花蕾中含有小白菊内酯,质量分数分别为0.88%和0.08%。2~4年生树龄望春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质量分数分别为2.43%、4.07%和4.31%,2年生和3年生、4年生根皮中的含量均呈显著差异,而3年生和4年生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采集的望春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质量分数为3.51%~6.04...  相似文献   

6.
天女花又名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och),属于木兰科、木兰属中的一种植物。它是一种稀有和濒危植物,目前仅在我国和日本有分布。而我国只有吉林、辽宁和皖、浙、赣、闽等省山区有少量残存,故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它是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木材细致而坚硬,可用于细工雕刻和做装饰品。树冠秀丽,花单生于枝顶,大形杯状,白色而美丽,具芳香。叶含有芳香油,郁香扑鼻,是庭园栽培的优良观赏植物之  相似文献   

7.
俞华忠 《少儿科技》2010,(6):15-15,14
<正>花园里栽种着一棵白玉兰和一棵荷花玉兰。深秋,天气转凉,白玉兰的叶子渐渐发黄了。秋风吹来,无数片叶子脱离了枝条的怀抱,转转悠悠地飘落在地。  相似文献   

8.
夜合[Magnolia coco(Lour)DC.]属木兰属(Magnolia L.),但花的形态跟木兰属其他种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解剖、花粉分析,证实夜合在木材解剖特征、雄蕊脉数、心皮腹脉分市、花粉外壁纹饰等方面跟木兰属其他种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木兰园建于五十年代末,面积为0.84公顷.东西长约45.0米,南北长约50.0米.外部以直路为范围,建有围墙与外界相隔,围墙内种有浓密、整齐的边界林.木兰园位于北京植物园的中部,是北京植物园的园中之园,也是北京植物园中所有专类园中独具风格的一处.木兰园的布局与集秀园完全不同,是一座具有西方园林风格的、用于培育和展示木兰品种的专类园.木兰是我国的传统观赏名花,又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类群,其中有些珍稀濒危的种类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里栽培的白兰是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二乔玉兰则更为难得.每逢早春,则玉树琼花,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辛夷(Magnolia denudata)木脂素类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辛夷氯仿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分别为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 (1),kobusin (2),medioresinol (3),松脂醇二甲醚pinoresinol dimethy ether (4),木兰脂素magnolin (5),里立脂素B二甲醚 lirioresinol B dimethyl ether (6),辛夷脂素fargesin (7), epimagnolin B (8),各化合物结构分别通过化学方法和1H NMR、13C 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12.
崖柏驯化与栽培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海  王中兵  刘自兵 《广东科技》2014,(8):176+147-176,147
侧柏(T.orientalis,即东方崖柏或中国崖柏)原产亚洲,为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具优美对称的树冠,约高10m(33英尺)。在我国分布在我国大陆的四川河北燕山山脉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崖柏生长于海拔1400m的地区,为柏科崖柏属的植物,生性难以繁殖。就崖柏驯化与栽培管理重点从苗木繁殖、造林栽培以及栽培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荷花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简述了观赏荷花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观赏荷花在未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荷花的研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南玉兰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河南木兰科Magnoliaceae玉兰属Yulania Spach的两个新品种,即:莓蕊玉兰(Yulania fragar-igynandria T.B.Zhao Z.X.Chen et H.T.Dai,sp.Nov)和大别玉兰Y.dabieshanensis T.B.Zhao Z.X.Chenet H.T.Dai,sp.nov.ined.莓蕊玉兰叶倒卵圆状椭圆形,背面灰绿色,基部心形、圆形,稀楔形.玉蕾顶生,或腋生,大,陀螺状,或卵球状(基部短柱状,长8~12 mm),长2.0~3.0 cm,径2.0~2.5 cm;芽鳞状托叶花前脱落.单花具花被片9~18枚,花瓣状,花被片外面中部以下中间亮紫红色;有时具1~3枚肉质、披针形、亮紫红色花被片.雌雄蕊群大,草莓状,径1.8~2.3 cm,有时具2~5枚雌蕊群而特殊.大别玉兰叶椭圆形及菱萼状—卵圆形.有4种花型.  相似文献   

15.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又名落苏,广州称矮瓜。原产印度,其栽培历史甚为悠久,根据文献記载,我国在六朝时已有栽培,且分布甚广,现今南北各省几乎均有栽培。广州栽培茄子的历史亦很悠久,整个郊区栽种相当普遍,尤以夏季生产特別多,为夏秋季节主要蔬菜之一。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土貭肥沃,气候溫暖,自然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三清山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天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利用谱分析研究了小花木兰种群的更新动态.结果显示:(1)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Ⅱ型;(2)小花木兰死亡率和消失率趋势一致,均在Ⅳ和Ⅸ龄级出现峰值;(3)生存函数曲线表明,三清山小花木兰种群中树数量出现锐减现象;(4)谱分析显示,小花木兰种群动存在Ⅸ龄级小周期波动,这一波动与小花木兰进入生理衰老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L-1G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光木,又名观光木兰、宿轴木兰、香花木。属于木兰科观光木属,是我国特有属,而且本属仅此一种。观光木是我国的特有植物。是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教授首先发现并采集到标本,并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焕镛教授鉴定。为纪念钟观光教授,特将此植物命名为观光木,其拉丁学名是:(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  相似文献   

19.
聚合草又名紫草根、肥羊草、友谊草(吉林)、爱国草(朝鲜)等,是紫草科聚合草属植物。原产苏联欧洲部分及高加索,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传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其后培育成为牧草而广泛传布。由于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的胜利,我国与友好国家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聚合草开始传入我国。最初一批是1963年澳中友协主席桑迪(Sandy)先生访华时带来一些根,赠送北京植物园。以后,1964—1975年间,朝鲜、日本及澳大利亚又相继送给我国农业科学院工作者代表  相似文献   

20.
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属于国家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存的野生原种数量极其稀少,分布范围狭小,天然更新不良,濒临灭绝.本文对近年来天女木兰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生理学、色素工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