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影像     
《华东科技》2021,(1):6-9
正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对两个星系碰撞的早期阶段的快照,这两个星系类似于万圣节雕刻的南瓜。"南瓜"发光的"眼睛"是明亮的,充满星星,每个星系的核心都含有超大质量的黑洞。新形成的星星的手臂给了想象中的南瓜一个苦笑。这两个星系被归类为NGC2292和NGC2293,位于Canis Major星座内约1.2亿光年。  相似文献   

2.
星系大碰撞     
正两个物体相撞,撞击力的大小取决于双方的速度和质量。比如,两个人撞在一起,后果可能是脑门上的鼓包;两辆车撞在一起,严重时能导致车毀人亡;两枚导弹撞击在一起,会引发一次壮观的太空大爆炸。那么,两个包含着成千上万颗恒星的星系,若是撞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震撼效果呢?语言难以描述,唯有看图!天线星系——正在撞击上图是天线星系,汇聚着成千上万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天文学家1785年就用望远镜看到了它。在宇宙里,这是非常壮观的景象之一。但不得不说,它看起来乱七八糟,像是随意拼凑起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天文学家才意识到,他们正在目睹宇宙中最惊心动魄的大事件之一:天线星系不是一个星系,而是正在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  相似文献   

3.
将星系中黑洞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序化的"整肃"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无序化的"撞击"阶段.从热力学角度和引力场论、量子辐射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这两个阶段中星系系统熵(黑洞广义熵)的演化,得出星系中黑洞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熵减少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遥远星系虽然只是宇宙中的一片光芒,但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得了一些遥远的3D立体图,其时间可以追溯到60亿年前的星系模样。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这些遥远星系的结构,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利用光谱仪来揭示星系气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们观测到一次壮观的星系碰撞。他们认为,这次星系碰撞揭示出暗物质存在的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这众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宇宙今天这种复杂的“大尺度结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靠这样少的物质,在宇宙诞生以来的一百几十亿年间根本来不及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更来不及诞生出一个个的星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假设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暗物质”。近年来,天文学家使用当今世界上顶尖级的望远镜正在一步步地勘查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的分布。本文就来介绍科学家千方百计寻找这种尽管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暗物质所获得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利用哈勃极深场(HubbleUltra-Deep Field,HUDF)原始图像,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图像中大星系外围区域的光线,得到一张迄今为止宇宙最有"深度"的图像。该论文已于2019年1月21日发表在AstronomyAstrophysics上。哈勃极深场是一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合成的图像。拍摄区域为天炉座附近的一小片天区,包含约1万个星系。之所以选择该区域拍摄,是因为此处明亮恒星的密度较低,易于观察和寻找更远、更暗的星系。多年来,科学家们使用不同的处理技术不断为这张合成图增添细节。最新版图像来自西班牙加纳利天体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4日,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用一个铜质锥体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彗核,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间科学实验。这颗重达372千克的炮弹的撞击能产生相当于4.5吨TNT炸药的巨大威力。这将给彗星和地球带来什么影响,一直成为科学家和人们关注的热点。科学家认为,爆炸在彗星上会形成直径约100米、深25米的弹坑。这次撞击将在距地球1.3亿公里的太空深处进行,位于室女座的角宿附近。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可能早在44亿年前就已经存在生命,这比以前认为的要早数亿年。尽管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后的7亿年间,由于小行星连续撞击,特别是39亿年前一次非常密集、剧烈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因撞击产生的热量而完全熔化,原始生命无法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诞生。  相似文献   

10.
殖民外太空     
《奇闻怪事》2013,(2):66+1-4
虽然有关2012地球末日的谣言已经不攻自破,但人类如何面对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因为地球并不是始终适宜人类生存的。众所周知,大约20亿年前太阳膨胀使地球的海洋沸腾,当时的地球并不适宜生物存在;除此之外,数十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将与银河系发生碰摘,人类或许将从地球上被抹杀;同时,约550千米宽的小行星带时常掠过地球轨道,科学家评估每隔30万年会有一箱小行星碰摘地球。  相似文献   

11.
科学触角     
正不含暗物质的星系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坚信星系和暗物质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总是同时出现。因此,当首次发现一个不含暗物质的星系时,科学家们都惊讶不已。"我们原以为每个星系都含有暗物质,毕竟这是星系形成的基础,"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Pieter van  相似文献   

12.
正距离我们约3000万光年远,位在猎犬座内的M63是北天的一个明亮螺旋星系。这个编录号为NGC 5055、跨度将近10万光年的壮丽宇宙岛,几乎和我们的银河系等大。在这幅极深空影像里,除了可见到为它博得"向日葵星系"称号的明亮的核心及宏伟的螺旋臂之外,还可见到向外晕伸展的暗淡弧形恒星流。这些伸展到离星系核心约18万光年远的结构,可能是M63以引力潮破坏伴星系后遗留下来的恒星流。在这幅用小望远镜拍摄但无比清晰的大视野影像里,还可见到M63的其他伴星系以及5个刚辨认出的矮星系,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之中,它们可能也会化身为恒星流。  相似文献   

13.
近期,加州理工学院宣布,该学院天文学家小组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Keck天文台望远镜,在Abell2218星系团中,发现了离地球最远的一个星系。该星系发出的光是在宇宙诞生仅7亿年时发出的。该项发现再次表明,称之为宇宙透镜效应的技  相似文献   

14.
微聊     
<正>下期看什么?星系碰撞研究发现,距我们的银河系250万光年之遥的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100公里以上的速度向银河系飞来。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两个星系将不可避免地相撞。一旦发生碰撞,银河系将遭受重创而严重变形。在无边无垠的宇宙中,为什么星系会彼此相撞?在星系碰撞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无形的"幕后操纵者"——暗物质。直到今天,暗物质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科学家确定,它与星系的诞生、演化历程密切相关。让我们以星系碰撞为线索,一起探寻星系和宇宙的奥秘吧!  相似文献   

15.
宗华 《前沿科学》2015,(2):82-84
在研究暗物质数十年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它不可能是什么,但鲜见找到它是什么。不过,这一切或许已发生改变。对4个相互撞击的星系开展的研究首次显示,它们中的暗物质自身可能正通过一种未知力量发生相互作用。这种力量并非重力,并且不会对普通物质产生影响。宇宙被认为  相似文献   

16.
正与银河系大小相近的星系NGC 3256位于1亿光年外的船帆座。尽管它现在如同一朵玫瑰安静地绽放在黑暗的宇宙中,但实际上,NGC 3256是大约5亿年前两个螺旋星系激烈碰撞后留下的遗迹。一般情况下,两个星系合并时,星系中的恒星由于距离相对较远并不会发生碰撞。但是,星系中的气体和尘埃却会彼此作用,产生惊人的效果。NGC 3256中心闪烁的光芒证明了这是一个星系合并后产生的星暴星系,并不断孕育产生出新的恒星。这些恒星  相似文献   

17.
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J.Lefkowitz)和布莱恩.克比尔卡(Brian K.Kobilka)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精确校准系统。每个细胞都含有微小的受体,可让细胞感知周围环境以适应新状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说,该国的“星系演化探测器”观测到了宇宙中数十个诞生不久的大型年轻星系。这些新生星系与地球的最近距离可能只有10亿光年,这比以前发现的所有新生星系与地球间的距离都近。年轻星系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的某些地方仍在产生新的星系。美国发现新生星系  相似文献   

19.
正"大约137.98亿年前,一个致密高热的奇点突然爆炸,随后急剧膨胀和演变,直到形成今天的宇宙!因此宇宙时空的尺度极大,有些天体事件已经发生了几亿年,发出的光却到现在才抵达地球……所以詹姆斯·韦伯同学,你的任务是接替哈勃同学,继续观测来自遥远太空的信息!"在2018年太空望远镜"交班"大会上,科学家语重心长地说。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1999,(5)
人类的"太空巨眼"——哈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漂浮于太空中的宇宙奇观——车轮星系,引起天文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因为这是两个星系正面相碰撞的形象,而这次碰撞,促进了新的恒星的诞生。星系碰撞太阳与其他恒星或黑洞相碰撞的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屡见不鲜,但实际上恒星之间相互碰撞的实例,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未观测到。这是因为太阳附近,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是恒星自身直径的教千万倍,这就相当于在1000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枚硬币。即使处在恒星极为密集的球状星团的中心,恒星间的平均距离也是自身的100万倍。如此的密度使恒星之间的碰撞机率几乎为零。星系的情况就截然不同。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是自身的10倍,双星系则离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