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王影 《当代地方科技》2011,(16):113-113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新闻语言必然与时代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2.
樊葵 《今日科技》2003,(8):32-33
人类传播大至经由前语言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手抄文字传播时代、印刷文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而进入今天的数字网络传播时代,这种对传播史的最为常见的描述方式显然是以传播媒介(传播符号)的发展演变为依据的。媒介是传播进行的基础,它的每一次变动必然带来全新的传播面貌,使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因而人类传播史也就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属于法律文体,其语言和风格特征体现了法律英语的一般特征。笔者通过对该惯例第600号出版物的语言进行分析研究,从词法、句法和修辞特征等角度出发,总结出其所表现的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征,希望对此类文本的翻译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9,(5):55-57
在全媒体兴盛的背景下,公众的表达意识日益强烈,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海量的信息传播不仅影响着我国的舆情环境,还影响着政府的执政环境。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连接政府与外界的桥梁与窗口,第一时间将有效、权威的信息公布于受众,对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和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语言传播属性入手,将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封口费"事件的一次又一次上演,中国新闻媒体陷入窘境,新闻腐败也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当前业界与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通过从媒介规制变迁层面对社会转型期新闻腐败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社会危害、媒介规制变迁以及如何斩断新闻寻租链条等方面加以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上的新闻传播在国际和国内均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新形势面前,高校校报应积极利用网上新闻传播的长处占领舆论阵地,在保持自身特色,巩固传统效能的同时尽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以促进校报的创新,同时还可利用校报网络版培养专门网络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8.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来顺应语境的过程。这一理论给软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软新闻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译者需要做出无数的语言选择去顺应读者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运用语言顺应论对软新闻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目前的软新闻的翻译现状进行评价,旨在为软新闻翻译提供一个理论支撑,从而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不仅对百姓生活进行详细报道,而且参与到其中,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这种新闻形式不仅为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媒介的权力,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0.
政治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新闻的政治属性使新闻成为与政治结合最紧密的上层建筑之一,政治文化的变迁必然导致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的角色转变,新闻角色转变又反映出政治文化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新闻从完全臣服于政治到按新闻规律运作,从政治的附庸和工具变为政治的良友和帮手,新闻的自主性不断扩大,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1.
新闻文学是以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为由头和题材,用文学创作手法创作出来,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的、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大众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新闻文学是基于报纸副刊的诞生而诞生,又随着新型副刊的出现而发展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相互借鉴,产生新型的“副刊”形态,新闻文学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使新闻文学呈现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2.
以军事化的体育语言为研究点,对比研究陕甘宁边区体育新闻报道与现代体育新闻报道中军事化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特点与作用。研究认为,陕甘宁边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军事化体育语言由当时的军事化环境决定,更具有真实的意义和特点,反映了当时的抗战以及体育运动军事化的特点。现代体育新闻报道中军事化体育语言的运用只是借战争的隐喻反映体育运动的竞争气氛,迎合读者新奇多变的心理,增强体育新闻报道的形象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语言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报道经验,探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摄像记者应当充分理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熟悉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考虑观众需求,专注于将时政新闻做精做活。  相似文献   

14.
新闻究竟该用何种语态去表现,是新闻能否引起听众和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剖析新闻语态的"俗"与"真",认为新闻语态应做到"宜俗宜真",才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贴近观众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红  魏斌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22-124
运用资料整理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模糊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旨在说明模糊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指出其运用的三个误区,揭示模糊语言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新闻编辑增强时效观念的途径: 重视理论学习,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的及时性与时宜性的关系;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深入基层, 捕捉鲜活新闻;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速战速决”的能力; 深入调查研究,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改善通讯条件,建设现代化编辑时效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西藏新闻事业的发展进程,分析了西藏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西藏新闻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晓琴 《太原科技》2014,(11):14-15
介绍了传统媒介的现状,指出媒介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新兴新闻媒介显然有着明显的受众优势,得出高校媒介必须主动与新媒体合作,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相互借鉴,走向共生共荣的局面,数字化将是必然态势。  相似文献   

19.
吕梁 《太原科技》2006,(10):34-36
从新闻主持人的外观形象、语言风格和气质特点3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问题,分析了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新闻节目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与新闻导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导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是新闻导语翻译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表达方法,准确无误地再现原导语的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