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在庞加莱球的基础上,对原来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一阶偏振模色散测量的误差影响二阶偏振模色散的测量.通过推导,提出了利用偏振态测量二阶偏振模色散的方法.此外,基于具有偏振相关损失和双折射的密勒矩阵洛伦兹变化特性,推导出利用偏振态测量偏振相关损失的简化方法,证实了测量偏振相关损失取决于密勒矩阵的第一列元素,该方法对于偏振相关损失的测量只需要2个输人偏振态,因此具有测量速度快和测量误差小的优点.实验的测量结果证实了利用偏振态测量2种光纤偏振效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偏振态理论和一阶近似,导出了光路的偏振模色散引起信号偏振度下降的简洁解析表达式.它能处理多种因素对偏振度下降的影响,包括信号啁啾、升降时间、放大自发辐射、脉冲波形和消光比等.通过我们的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数值仿真也表明利用信号偏振度监测和控制偏振模色散的DOP技术能有效补偿差分群延迟小于1.54个位周期的光通信系统的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光纤色散对波分复用系统的影响,讨论了在有初始频率啁啾的脉冲、非线性效应、激光器的相位调制噪声时光纤色散对波分复用系统的影响,并分析偏振模色散对系统性能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琼斯和斯托克斯表示,基于主偏振态理论和一级近似,给出了光通信系统的信号偏振度与偏振模色散的关系式.运用MATLAB,评估了偏振度方法对40和80Gbps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的跟踪性能.得出偏振度方法可以稳定地跟踪到1.5个位周期内的差分群延迟,具有良好的啁啾容许度.当脉宽指数为0.45时,对差分群延迟的跟踪上限高达2个位周期;在差分群延迟约为0.5个位周期时,跟踪灵敏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偏振模色散和偏振相关损耗的综合影响会引起不规则的色散现象,这一点不能通过原始的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方法(JME)得到,为了分析偏振相关损耗对偏振模色散特征矩阵的影响,必须对JME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正.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存在PDL的情况下,偏振模色散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不再为实数,实部和虚步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意史,必须加以修正以得到真实的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阶、二阶偏振模色散(PMD)对10 Gb/s和40 Gb/s的光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考虑PMD的统计特性,基于基本偏振态(PSP)理论数值模拟了非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脉冲畸变以及系统Q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传输速率越高PM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越显著,二阶PMD也将不可忽略。另外,RZ码传输性能明显优于NRZ码并且可通过预啁啾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的技术及应用背景 ,重点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成因 ,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较详细地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模型 ,及该理论对光纤通信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的解释和该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热点的技术背景;重点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成因、偏振模色散的定义及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模型;详细讨论了偏振模色散沿光纤的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矩阵传输模型,对偏振模色散的补偿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理想效果下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方法,实际中针对40G的通信系统,进行了主态补偿的实验,实验中采用偏振分析仪对输出光的偏振度进行了监控,在调节偏振控制器的过程中发现,完全未补偿状态下,脉冲严重变形,全补偿状态下,脉冲形状恢复较好,调节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表明两次找到了补偿点。  相似文献   

10.
对单模光纤正常色散区啁啾脉冲的传输高阶群速度色散效应产生的啁啾进行了解析分析。结果表明:二阶和三阶色散效应产生非线性啁啾,啁啾具有极值。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光纤中啁啾演变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负初始啁啾脉冲可在脉冲中心小区域内形成暗孤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