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针对所研制的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具体结构,运用现代精度保障理论和技术,结合动、静力学相关知识,进行了纳米量级水平的误差源全面分析,对各误差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后续的误差分配和结构优化设计打下基础.根据纳米坐标测量机的精确环境要求和所研制的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结构、误差分布特征和精度要求,利用微型三光束平面干涉仪,设计了相关的支架组成了误差分离实验装置,实现标准量示值误差、导轨直线度线值误差和俯仰、偏摆和滚转误差的一次性分离,减小激光干涉仪发热、振动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使用单一功能的仪器分次非实时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实际分离实验结果验证了误差分离实验装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所研制的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具体结构,运用现代精度保障理论和技术,结合动、静力学相关知识,进行了纳米量级水平的误差源全面分析,对各误差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后续的误差分配和结构优化设计打下基础。根据纳米坐标测量机的精确环境要求和所研制的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结构、误差分布特征和精度要求,利用微型三光束平面干涉仪,设计了相关的支架组成了误差分离实验装置,实现标准量示值误差、导轨直线度线值误差和俯仰、偏摆和滚转误差的一次性分离,减小激光干涉仪发热、振动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测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使用单一功能的仪器分次非实时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实际分离实验结果验证了误差分离实验装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三坐标测量机不确定度分析与精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现代精度设计理念设计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选用高精度的零部件进行组装,解决了传统阿贝误差问题,通过研究现代精度保障理论和技术,进行纳米级水平的误差源全面分析,推导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公式,根据给定的精度指标设计合理的精度,提出所需检定仪器的具体技术指标,精度设计的结果满足了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对其各项误差源进行了分析,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测量机的准刚体测量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对影响测量机精度较大的21项几何误差进行补偿。以在不提高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测量机的整体精度。该数学模型为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补偿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速扫描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高速扫描测量时,由于机体的振动全产生较大的动态误差。本文研究了扫描三坐标机在高速运动中的动态特性。找出了产生动态误差的根源。文中根据过程辩识原理,将三坐标测量机看作线性动力系统,用实验方法建立了动态误差的ARMA模型,并将Kalman滤波器应用于模型之中,消除了测量噪声对参数辨识的影响,提高系统辨识的的精度。最后对一台移动知式三坐标测量机成功地进行了动态误差补偿,减小动态误差60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机空间动态误差相关性的特点,介绍了所采用的建模方法支持向量机( nu - SVM)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利用双频激光干涉仪建立了MC850移动桥式三坐标测量机的单向动态误差分离装置,分离了不同空间位置下的单向动态误差.分别应用BP神经网络、nu - SVM建模方...  相似文献   

7.
误差补偿是一种有效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精度的方法.在简单介绍三坐标测量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三坐标测量机机器精度的标示和检定,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测量机机器精度的误差因素及其影响作用的讨论,提出应以空间点位误差来标示测量机的精度,并提出了空间点位误差的测量方法。作者按照此法,用平尺和量块构成“L”型检具,方便地实现了一台中等尺寸的生产型测量机的机器精度的检定。结果表明,此法是经济有效的,特别适合于大型测量机的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9.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是坐标测量机的关键部件,主要用来触测工件表面。为确保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现通过对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系统接触式测头结构特点的分析,并对测头校正时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测头直径有效的校正和使用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有效工作长度和测针刚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精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静态测量方式为主的三坐标测量机已不能满足高速测量的要求.在分析动态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基础上,对三轴空间位置、测头运行参数、测量速度分别进行了定量数据采集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动态误差因素之间不独立,共同影响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动态误差的途径,为高速测量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目前一直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移位法和双测头法直线度误差分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与两步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进行了对比,认为:移位法直线度误差分离的精度对移位时的微量角位移十分敏感,工程应用中精度较难保证;双测头法直线度误差分离存在较大的理论误差。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the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on some related references of error separation techniqu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has built-up 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workpiece cylindricity error with multipoint method as well as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s. A few shortcomings of the technique to solve rotational error and cylindricity error are found, and some precise formulas are given. It is feasible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ests.  相似文献   

13.
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及演化形式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圆度误差分离的三点法及演化形式-二点法和四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测量精度指出权函数的取值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应通过合理选择测量系统参数以避免谐波抑制的发生,而且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圆度误差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点法轴径圆度误差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点圆度误差机理,给出了测圆方程、形状误差系列方程及推导过程。并对测量系统中能影响测量误差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叙述了每种影响测量误差精度因素的产生来源,并对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向轮廓精度控制的误差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常用几种误差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基于轮廓度误差的误差补偿方法的不足.从轮廓精度与位姿误差无关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直接面向轮廓精度控制的误差补偿方法--几何自适应误差补偿,论述了该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轮廓匹配和误差预估,推导出效率很高的轮廓匹配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减小轮廓误差,提高轮廓精度,并能实现高精度轨迹控制.  相似文献   

16.
形状误差分离统一理论—解的确定性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状误差分离的根本问题是误差分离方程的求解,其解是否存在,决定了形状误差能否分离.通过对现存的各种圆度、直线度、圆柱度及螺纹导程误差等形状误差分离技术的深入探讨,就形状误差分离技术的共同性质作了归纳,据此提出了在线误差测量和分离的一般方法,给出形式统一的矩阵方程.在此基础上,针对误差分离统一方程解的性质进行了详细讨论,应用矩阵理论给出了误差分离统一方程解的确定性准则.结合形状误差分离技术的具体实现,给出了多点法的测量传感器个数和多步法测量传感器移步步数的统一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圆度仪中用两步法分离被测工件圆度误差与圆度仪主轴误差的原理,分析了误差分离中产生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当选择参数以克服失真的两种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已在圆度仪数据处理系统中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圆度测量的误差分离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推导出三测头误差分离原理用于测量工件圆度误差的数学公式;论述用滑动平均法和数字滤波法对采样数据作处理,可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上述方法对提高测量精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指出拟动力试验不可避免地会有试验误差,并对控制试验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精确的时域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EST)是成熟的圆度形状和回转误差的分离方法,然而在具体实施操作中,必须进行正反两次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IFFT)。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同样基于误差分离技术的通则,但仅需在时域上直接对实测数据按简便代数式进行推即可进行分离虎,避免了FFT和IFFT操作,因而更为方便,实时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