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闭合性肠及肠系膜钝性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2月经我院外科证实为肠及肠系膜损伤病人的cT表现、术前cT报告及手术记录。结果术前cT准确诊断肠及肠系膜损伤19例,1例漏诊,无误诊;肠及肠系膜cT表现为肠壁增厚9例、肠系膜渗出13例、游离气体11例、腹膜后及腹膜腔积液20例。结论肠及肠系膜损伤有其区别于腹腔实质性脏器的损伤cT表现,及时的C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外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江波 《科技信息》2009,(14):334-334
目的:初步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采用对比剂团注示踪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对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探讨形成高质量冠脉图像的最佳成像方法。结果:36例共108支冠状动脉中,图像质量优者84支(77.7%),良21支(19.4%),差3支(2.9%)。结论:心率的快慢与稳定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各种后处理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点,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各种原因所致肠梗阻病例的腹部X线平片、MSCT及临床资料,将X线平片、MSCT与手术/内窥镜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肠道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癌、间质瘤、淋巴瘤、息肉等)17例(28.8%),肠粘连23例(39%),腹腔/肠炎症性病变(小肠克罗恩氏病、阑尾脓肿、腹壁脓肿、盆腔炎、小肠/结肠憩室炎等)9例(15.2%),腹疝(腹外疝)5例(8.5%),先天性巨结肠2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1例。腹部X线平片与MSCT准确显示肠梗阻程度病例分别为42例(71.2%)和55例(93.2%)。结论MSCT在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价值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后多层面重建技术对脊柱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外伤后临床及X线检查后怀疑脊柱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将扫描后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分别进行VR及多方位MPR重建.结果 常规横断位扫描发现骨折41例47处;VR只能显示形态改变,均为可疑,无法确定骨折线;MPR共发现49例81处骨折.结论 MPR技术的运用,在脊柱骨折的诊断中具明显优势,尤其在判断新近骨折更具价值,能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仿真肠镜在结肠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耐层螺旋CT对81例患者行一次屏气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利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取CT仿真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成像(SSD)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并结合原始横断面等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对照。结果CTVC检出16例结肠镜检查为正常中的15例、误诊为结肠息肉1例,CTVC检出结直肠癌37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75%;术前T分期敏感度和阳性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和89.2%;N分期敏感度和阳性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0%和70%。CTVC检出28例56枚结直肠息肉中51枚,敏感度为91.07%,特异度为93.75%。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镜对结直肠占位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16层田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的16层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胃壁及粘膜改变。结果18例均为B细胞起源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呈弥漫浸润型11例,肿块型5例和节段溃疡型2例。16层CT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14例,不均匀4例,16层CT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轻、中度均质增强16例,溃疡形成后增强不均匀2例。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16层CT表现特征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SCT表现,探讨SC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腮腺肿瘤的SCT表现。结果4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3例,恶性肿瘤16例,S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100%,SCT能清晰显示腮腺肿瘤的位置、边缘、密度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结论S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多排螺旋CT(MSCT)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为成人CPF的CT资料。观察瘘血管起源、数目及走行(管状扩张或蚯蚓状迂曲扩张、附壁征),肺动脉瘘口位置、数目、大小及征象(穿通征、等密征、烟雾征、喷射征),肺动脉增宽与否。结果:瘘血管起源及数目:右圆锥支21例,左圆锥支(左前降支第1分支)22例;右左圆锥支15例;左前降支(LAD)第2分支1例;合并左主干分支2例;合并降主动脉分支1例。1支异常冠状动脉分支13例,2支11例,3支4例。瘘血管迂曲扩张形态:管状扩张7例,蚯蚓状迂曲扩张21例(合并动脉瘤9例)。肺动脉瘘口数目、位置及大小:肺动脉瘘口均为1个,分别位于主肺动脉前壁10例、左侧壁17例、主肺动脉分叉处右侧壁1例,肺动脉瘘口大小约1.7~7.4 mm,平均约3.3 mm。肺动脉瘘口CT征象:穿通征28例、喷射征或射血征11例、烟雾征14例及等密征15例。肺动脉增粗2例。结论:MSCT结合三维重组技术对诊断CPF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诊断及随访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有围产期窒息史,I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HIE的足月新生儿220例的CT资料,其中。102例进行了CT复查。结果:220例HIE中,轻度128例,中度63例,重度29例;102例CT复查中,正常47例,外部性脑积水3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1例,脑软化灶22例,脑萎缩13例,脑穿通畸形15例,脑白质减少10例,死亡2例。轻度者复查表现为正常或外部性脑积水,而中、重度者复查则多表现为上述其它各种不可逆后遗症。结论:(1)CT在诊断和随访HIE中具有重要价值;(2)HIE的预后与CT分度有关,轻度者一般预后良好,中、重度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张华  苗重昌  刘永保 《科技信息》2013,(15):473-474
目的: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探讨活体肝动脉解剖学分型及变异,为临床肝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通过16排螺旋CT对732例受试者行肝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以Michels分型标准进行解剖变异分型。结果:正常解剖型516例。肝动脉起源变异者217例,占29.6%。其中属于Michels分型中变异者有7种共132例,Ⅱ型53例,占7.2%,Ⅲ型39例,占5.3%,Ⅳ型8例,占1.1%,Ⅴ型14例,占1.9%,Ⅵ型4例,占0.5%,Ⅶ型1例,占0.1%,Ⅸ型14例,占1.9%;Michels分型以外者有95例,其中肝总动脉三分叉型40例,占5.5%,肝总动脉四分叉型2例,占0.3%,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型21例,占2.9%,副肝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型4例,占0.5%,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型12例,占1.6%,副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型1例,占0.1%,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型12例,占1.6%,肝总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型3例,占0.4%。多种变异共存11例,占1.5%。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复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有必要列为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尤其肝移植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螺旋CT三维 (3 D)表面遮盖法 (SSD)和多平面重组 (MPR)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肿瘤的情况 ,并与常规CT做一比较 选择 2 5例典型恶性骨肿瘤病例 ,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 ,对其先行螺旋CT平描后全部数据再进行图像处理 结果表明SSD可以很好地立体展现骨肿瘤 ,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并能进行位置调整 ,清楚地显示肿瘤本身及其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一系列改变 由此可见 ,SSD和MPR在恶性骨肿瘤显示上有明显的优势 ,可立体或任意平面观察病变 ,丰富了影像信息 ,改变了传统影像思维方式 ,对肿瘤的诊断更加准确 ,同时有助于对局部解剖的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眼环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方法对我院28例53只高度近视眼和32例64只正视眼,采用GE Lightspeed pro 16层螺旋CT机进行CT灌注扫描,获取眼球赤道后眼环血容量值(BV),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赤道后眼环BV值均值为(4.61±1.48)ml/100g,正视眼为(7.72±1.92)ml/100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该区域血管的大小、多少和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眼球屈光度与眼环CT灌注BV值呈正相关(r=0.793,P〈0.01),即随近视屈光度数增加,眼环灌注BV值减少。结论16层螺旋CT眼环灌注成像BV值能反映高度近视眼眼环组织微循环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较好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41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若干,全部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加后续重建,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特点及有无侵犯和转移等,总结和归纳病灶的影像学表象及特征。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CT影像上的表现可能少部分有所重叠,但大多数趋于不同,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结论:基于64排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相似疾病的表象及特征,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后处理三维重建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或内窥镜活检证实胃肠道疾病的MSCT三维重建并与大体病理解剖对照;所有病例均运用16层MSCT进行螺旋扫描,扫描后运用后处理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显示(Raysum)三维重建.结果:65例中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准确39例;对病变大小、形态、癌肿向周围侵犯的程度、肿瘤灶周血供等情况清楚显示.结论:MSCT结合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在胃肠道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定位、病变累及的范围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64排螺旋CT冠脉序列扩大增强扫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研究在诊断大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1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患者,全部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冠脉序列扩大增强扫描加后续重建,观察主动脉夹层包括范围、破口位置、内膜病变,主动脉瘤及有无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等,总结和归纳病灶的影像学表象及特征。结果:大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及并发的相关疾病、主动脉瘤及先天性疾病等)的影像表现在图像上显示清楚,能够确切显示微小病变结构,克服了搏动伪影等多种干扰因素。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冠脉序列扩大增强扫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大血管的搏动伪影,清晰显示血管壁、管腔以及病变波及的范围等,从而作出精准的诊断,对临床抢救及治疗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患者152例,根据肠道准备方法分为两组,76例患者先行肥皂水清洁灌肠后口服泛影葡胺充盈肠道为对照组,76例患者口服甘露醇和泛影葡胺混合水溶液充盈肠道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检查舒适度、肠道充盈效果、造影图像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检查舒适度、肠道充盈效果的有效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造影图像质量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和泛影葡胺混合水溶液充盈肠道是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检查舒适度,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充盈效果和造影图像质量,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操作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多平而重组(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3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VRT及MPR后处理。结果 363例胫骨平台骨折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MPR全部显示,X线片漏诊8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MPR图像,帮助临床医师更全面直观地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关节损伤情况,有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细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造影质量,以期达到最佳造影效果.方法:对我院进行的147例造影病人实施全程的心理干预.结果:造影病人积极配合,图像质量佳,造影效果良好.结论:在进行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保障病人造影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并对其分型.结果:52例胸腰椎骨折中,单节椎骨折37例,双节椎骨折12例,三节椎骨折3例。以压缩性骨折(占44%)、粉碎性骨折(占33%)多见,骨折脱位占23%,三柱受累中以前中柱和前中后柱受累多见。结论: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联合应用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同时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椎体骨折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对预后评价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及CT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及弥漫性上腹疼痛、呕吐,均伴有血、尿胰酶及淀粉酶增高.CT检查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31例;密度改变18例;胰腺包膜改变11例;胰周间隙渗出26例;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32例;并发假囊肿7例;少量腹腔积液4例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炎症累及范围显示细微、准确,其有效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具有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