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外语学习中朗读与背诵的作用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与背诵是外语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朗读与背诵的作用,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和外语教学质量。本文就朗读与背诵的作用及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语学习本质的认识中,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掌握交际的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很多研究证实了外语学习信念对于外语学习策略、动机、焦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语学习本质的认识中,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掌握交际的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形式。很多研究证实了外语学习信念对于外语学习策略、动机、焦虑等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也是决定外语学习取得不同程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因素和个体差异,从而找到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与策略,有助于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东连 《科技信息》2010,(13):147-147
在外语课程新课改的浪潮中,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也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外语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交际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内在兴趣,培养学生新奇、好奇的去学习外语,吸引注意力,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对外语产生好感,象母语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6.
语境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参数,而且也是研究外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既是外语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外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一定的语境知识并且正确使用,能加快学习外语的速度、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育已被教育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外语作为工具(研究人员对外文资料,世界信息的了解)、谋生手段(出国人员)这种实用性的教育已深入人心,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容质疑。但青少年学生对外语掌握还存在多方面的困惑。本文通过对外语学习理论的介绍,影响外语学习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外语学习对策,以期对外语学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外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郑继才 《科技信息》2009,(29):310-310,351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外语学习却具有阶段性。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有其独特之处:它的学习方法既不同于学习者学习母语的方法.也有别于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方法。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而教学改革的定义是什么呢?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个貌似完美的容案。根据霍索恩效应,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习出现起色,但这种起色并不能归功于教学方法本身,而是由于学习者对该方法具有某种新奇感,这种起色可能不久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9.
刘政  程丽 《科技信息》2009,(21):I0170-I0170,I0171
外语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习得的过程,成功的外语学习离不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本文在对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转变教师观念,发挥学习者主动性和创造自主学习氛围等对策提高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母语的迁移在二语习得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随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发音、词汇等各个层面上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应,发挥母语迁移的正效应,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冷菁 《科技信息》2010,(22):I0129-I0129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很难摆脱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用母语思维学习另外一种语言,这种思维定势常被称为语言迁移。由于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排斥母语,认为母语的文化迁移会阻碍外语学习。但是,在现实中对已经掌握了相当高水平汉语的大学生来说,在纯汉语环境中学外语而完全排斥汉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本文从母语的正负迁移角度分别探讨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津铭 《科技信息》2011,(12):30-30,32
掌握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无疑能够让学习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我国各类学生学习外语状况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各类外语学习方法的优缺点,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外语学习方法——平衡外语学习法。  相似文献   

13.
焦虑情绪在外语学习中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影响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中,焦虑情绪的负面影响一直是一种隐性存在,但它却渗透了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克服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晓丽 《科技信息》2009,(16):135-136
“写长法”(Length Approach)是王初明教授首倡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2000)。王初明教授认为,存我国学习外语.一个不可避免的弊端就是.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没有机会体验真实的目的语使用环境,所以他们之间使Ⅲ外语的交流不是自然的交际,而是一种机械的操练。并存具体分析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外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即影响外语学习最主要的因素,为情感和母语(王初明2001)。  相似文献   

15.
外语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认知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但近年来随着外语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焦虑、动机和内外向性格3种主要心理因素入手,研究这3种心理因素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对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用移情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用移情是在研究美学与 心理学中的“移情”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具有四个原则,即:等同原则、合理原则、礼貌原则和信息原则。移情的心理作用有助于人们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取得更大的成功,外语学习要学好外语必须注重语用移情。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表现着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文化而存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学习,只有充分理解所学语言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并能将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导入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才能真正地将一门语言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获得有效学习的认知能力.外语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成功的外语学习离不开自主性学习.目前,我国关于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多以英语专业或非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的外语学习群体却鲜少提及.因此,本文以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在此阶段培养其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别从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度探讨就如何培养其自主性学习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这对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听说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既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基本方法,又是重要内容,主要目的。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在黑板上写,自己讲解或放录音让学生听,提问让学生作答,学生交换角色朗读、记背单词、句型等方法。虽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答题能力,但听说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差,我们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20.
学习外语就意味着接触一种新文化。文化教学是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教学中应注意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使外语学习者通过这种比较发现其特征及其内在的规律,使他们在与本族语的人交际时能准确、得体地表达思想,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