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产珠蕨属5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孢子形态较为一致,三裂缝,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明显的角,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由外壁和周壁共同形成纹饰轮廓,财壁紧附于外壁上,呈疣状或具颗粒状的疣块状。作者从孢子形态的角度,对珠蕨属的与中国蕨科其他属之间的关系及分类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产水龙骨科植物的气孔器类型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对国产水龙骨科23属44种代表植物及原属水龙骨科的槲蕨科3属4种植物的叶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有18个气孔器类型。发现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和腋下细胞型是水龙骨科植物的基本气孔器类型。为水龙骨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松叶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松叶蕨科 (Psilotaceae) 2属 3种植物的孢子形态 ,即松叶蕨属(PsilotumSw .)中的 2个种 :P .nudum(L .)Beauv .和P .complanatumSw .,梅西蕨属 (TmesipterisBernh .)中的 1个种 :T .elongataDang .,为蕨类植物系统分类和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标本整理的基础上,对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蕨类植物区系的摹本组成、分布类型以及生态类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有蕨类植物44科、88属、207种(包括种下单位),其中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  相似文献   

5.
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79属、147种,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起源古老.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和凤尾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2种水龙骨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广西产12种水龙骨科植物(即友水龙骨、盾蕨、瓦韦、伏石蕨、相异石韦、尾叶石韦、攀援星蕨、韩氏星蕨、亨利星蕨、矩圆线蕨、绿叶线蕨和褐叶线蕨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2种水龙骨科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浅波状、波状或深波状.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极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围绕型.不同属、不同种间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属及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及资料查询可知,区域内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①物种组成丰富,共48科109属414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②科与属均具有热带、亚热带亲缘关系;③特有属、种现象明显;④该区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⑤属内种系贫乏,该地域表现为过渡性特征;⑥与邻近区域比较物质丰富,物种综合系数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北京蹄盖蕨科5属孢子形态结构,讨论了各属间的差异及系统分类地位.为蹄盖蕨科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北京产鳞毛蕨属4种植物孢子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其孢子周壁纹饰在种间有着显著差异,为其系统分类和孢粉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的大娘山植被类型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考察研究表明:蕨类植物区系由29科,56属,103种组成.区系成分中,科一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和蹄盖蕨科为优势科,属一级以凤尾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假瘤蕨属和铁角蕨属为优势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占总数的46.4%,温带成分占总数的30.4%,东亚成分占总数的55.4%,其中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占总数的34.7%,因此该区系为典型的中国-喜马拉雅蕨类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