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君共和”与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在中国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中央权力高度集中为特点。毛泽东认为中央高度集权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并提出了“虚君共和”的构想。这一构想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彻底贯彻,建构了中国计划体制中的中央高度集权,形成地方政府成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体制,从而使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别于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艳霞  蒋维宗 《科技信息》2007,(10):207-207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权模式和改革初期的分权模式,都是一定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选择。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也需不断创新。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对于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建立起高校财务管理新秩序,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管县”体制是中国的一种主导性的行政管理制度。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加上“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行政区划管理中的最突出矛盾之一,“市管县”体制暴露了许多的弊端。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市管县”体制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改革“市管县”体制的构想,实行省直管县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伴随着权力的不断集中,并且这种权力集中明显呈现两个趋向:一方面是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另一方面是权力由政府向党的机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运行中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激励不足的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意识形态工具逐步成为一种重要选择,意识形态的泛化运用对当时中国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病源病根在于斯大林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以致他推行的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长期难以纠正,六次错过了自我进行体制内改革的机会,苏共自己培植的高薪特权官僚集团阻碍体制内改革,结果先“左”后右、内外夹攻合葬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只有进行体制内改革,才能冲出“百慕大”危险区、死亡区,取得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中央集权制,即国家政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中央对地方政府有直接统辖的权力,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要依据中央政府的政令来开展。也就是说中央集权制主要体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要求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汉书·贾谊传》)。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后的两千多年,虽然有过集权与分权的斗争,但中央集权一直是封建国家体制发展的趋势。这一制度对统一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0年第1期发表两篇教育方面的文章 :“试论教育机制中的单向制约关系”和“关于专业不对口的理性思考”。笔者在此作以下简要讨论。前文中说“教育决策权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虽然在决定之前有较为广泛的征求意见行为 ,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实际上世界各国教育决策权都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这不应是问题。既然已广泛征求意见 ,最后还要决策 ,就不能简单地说仍是“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文中说单向制约的教育活动 ,必然产生以下问题和负面影响。(1)“一种无视受教育者个性应有充…  相似文献   

8.
两个转型 中国当前面临的是“两个转型”。 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把“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研究。第一种转型,是中国正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过渡。第二种转型,是中国正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关于第一种转型:一般说,经济发展要经历起步、腾飞、持续发展和成熟几个阶段。各国的情况不同,由起步到完成腾飞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英国用了100年,而韩国和台湾(地区)只用了25年,有些国家开始经济发展很快,可后来又衰退了(如拉丁美洲在60、70年代经济有很大的飞跃,以后却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有些发达国家目前增长较慢,今后有可能出现衰退,但也可能再次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封建财政集权体制逐渐崩溃,国家财权严重“外移”和“下移”。清廷不得不开始仿照建立西方财政体制,划分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这一财政改革举措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是清末向西方学习进行财政改革的一个尝试,是近代化进程史册中的一页,并且为后来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面临走向“双跨”的形势;一是跨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大体在2030年左右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二是跨世纪,由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大体在21世纪中叶,中国将讫立于世界民族之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实现“双跨”,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  相似文献   

11.
路平 《广东科技》2008,(23):20-25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时期。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个阶段仍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意识、观念看法,尽管经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冲击,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制约着人们对是非标准的判断。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则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孙中山的公开言论看,他对于如何“凝省为国”的思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尽管孙中山根据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凝省为国”方略,但他最理想的建国方略始终是单一制集权国家。然而“集权”并不等于“专制”,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他武力统一中国,建立单一制国家政权的构想并不矛盾。也正是孙中山一贯秉承着民权主义理想,这才使得他的武力统一与直皖等军阀的武力统一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3.
“李约瑟难题”同时叩问了东西方文明,它没有标准答案,却有学术价值.“李约瑟难题”的答案对诊断“中国学习者悖论”也有所裨益.从哲学、社会制度、科技和教育4个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分离、长期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科技领域轻视理论研究、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没落等是“李约瑟难题”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支持下,“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活动开展三周年了。我想借此机会讲一讲有关经济效益的问题,以表庆贺。我国正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种“转轨”和“转型”的历史时期,能否调动国有企业广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0年第1期发表两篇教育方面的文章: ”试论教育机制中的单向制约关系“和”关于专业不对口的理性思考“.笔者在此作以下简要讨论。前文中说”教育决策权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虽然在决定之前有较为广泛的征求意见行为, 但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实际上世界各国教育决策权都集中于中央的教育领导集团, 这不应是问题。既然已广泛征求意见, 最后还要决策, 就不能简单地说仍是”封闭式的、集权式的行为“.文中说单向制约的教育活动, 必然产生以下问题和负面影响。(1)”一种无视受教育者个性应有充分发展的权力中心论思想“.实际上决策文件中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世界博览》2010,(1):18-19
中国两次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和经济大发展、举办奥运会、克服传染病、成功救灾和防止恐怖主义说明“举国体制”有效,新自由主义思潮退潮。有人深刻挖掘中国崛起的原因,认为集权体制是“人民民主”,比西方民主制度更好。2009年,美国80岁的未来学家奈比斯特甚至提出,中国存在“纵向民主”,比西方的“横向民主”要好。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行为哲学、逻辑预设和纠错机制等方面都有着根本区别。计划经济的理论构想堪称"完美",但其在制度设计上有不能克服的"基因"缺陷。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存在争议之外,实行计划经济的"政治风险"更加令人担忧。计划经济必然高度中央集权,这使它具有"不可逆性",很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改革怪圈。中国新一轮的简政放权要想彻底摆脱这一怪圈就必须告别"计划"、拥抱"市场",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辉 《科技信息》2007,(21):16-16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之一。对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我们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也是一种必然选择。传统的计划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在开放的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不适症,战略性更是无从谈起;传统计划管理中关注的是生产、安全等数量指标,市场关注的却是价值指标;传统计划管理是一种以集权为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高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将被摒弃,对毕业生“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将被废除,逐步转向国家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央确定“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本文首先分析论证了这一决策的理论依据,认为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类型也由供给导向型经济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需求导向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接着探讨了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