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活     
《科学之友》2013,(10):78-79
罐头食品为什么不易变坏山东烟台的刘女士问:为什么我们常吃的罐头食品不容易变坏?专家解答:午餐肉、豆豉鲮鱼等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可以存放很久且不易变坏。这是因为食物变坏的罪魁祸首是细菌,食物煮熟后,在空气中存放的时间长了,空气中的细菌就容易附在食物上,并在食物里繁殖,食物就会变质;而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经高温杀菌,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  相似文献   

2.
梅鎮岳 《科学通报》1959,4(8):248-248
原子核衰变的研究为1939年铀原子核裂变的发現开辟了道路,它是原子核物理学中历史最久的一个部门。自从带电粒子加速器建成以后,实驗室内就能制造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衰变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子反应堆大量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在应用上,对于它們衰变情况的了解更有迫切的要求。原子核衰变可能是放射α射綫的α衰变,也可能是放射β射线的β衰变。在这些衰变的过程中往往也伴随着γ射线的发射。这是因为衰变后的原子核多半是处于激发态,原子核从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能  相似文献   

3.
吴光节 《自然杂志》1997,19(5):302-304,F002
海尔一波普彗星已经远去,对它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不过,它已有的非凡表现,已使它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了最佳观测的彗星,它也可能将以“1997明亮彗星”的名字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4.
“正在变暖的地球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过许多媒体对此作出的大量报道,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家坚持认为,有理由向人们发出这种警告。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指出事实可能还有它相反的一面:地球也许正在变暖,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地球变暖对自然环境也未必是个坏事。通过对历史气候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指出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远比现在温暖的暖气候期。据俄勒冈科学与医学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公元900-1300年,当时地球的气温也升高了1.5℃。学者们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最适生长期”,这也是地球史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5.
事前没有征兆,事后不留踪迹,一些人就这样莫明其妙地失踪了,这就是凭空消失。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时有发生,直至今日,人们依然无法对这些事件予以合理的解释,它们在人们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也同样无法抹去。  相似文献   

6.
广西博白县及百色盆地玻璃陨石裂变径迹年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峰 《科学通报》1994,39(15):1396-1396
玻璃陨石之所以引起各领域科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介于地球和天体物质之间冲击过程的综合产物,即地球外物体超速撞击地球表面的结果.人类从未观察到玻璃陨石降落或形成过程,玻璃陨石的研究将提供地球历史上天体物质冲击地面的撞击事件,从而推演其母岩和源坑.  相似文献   

7.
千万年来,人类在大地上栖息、生存、繁衍后代,大地也以慈母般的温柔胸怀哺育着人类.可人们却似乎忘了占地球面积70%的海底也是可以栖息、生存的场所,特别是地球上的人口将每35年增加1倍,到21世纪后期,全世界人口将突破200亿,在陆地上的空间将无法满足人类活动需求的情况下,更应该寻找生存的空间。随着海洋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听到了那海潮拍岸的呼唤声:到海底来安家落户吧。  相似文献   

8.
引言在科学技术预测和经济预测中,特尔斐法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方法,但在本质上是一种十分直观的方法,因而有许多缺点。类比法虽然不象特尔斐法那样直观,但也不甚精确。因为无法断定一些事件一旦引起一种特定的后果,同样一些事件是否会再次引起同一种后果。即使考虑到历史的特殊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类比法最多也只能是一种可接受的论据,而不是可靠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书像一面镜子,你向它靠近是因为里面有一个与你一样感情复杂的影子.有时像水蛭彼此吸附.有时又隔别千里,而镜子的存在始终被你左右.只是它并不慌张,也不恼怒.理智不属于任何武器。只不过窗外的世界已经演变成有条件的形形色色的存在.脱离了其基本形骸的存在。个人的世界与另外一个世界的相对贫瘠是每一位读者无法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野生生物的顽强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在油污中挣扎的生物。 随着海洋原油开发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上石油泄漏事件越来越多.油污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海洋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油污的威胁,连天空中的海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科学史上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如米歇尔、拉普拉斯、霍金都曾痴迷于同一类神秘天体——黑洞,而他们无法亲眼看到的黑洞,如今已卸下神秘面纱,与全人类坦诚相见了!黑洞不仅是天文学和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名词之一,也是整个科学领域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概念之一。当一个天体足够致密时,距离其中心某个范围以内的光无法逃脱出去,这个物体就成为黑洞。光恰好无法逃脱的地方,构成一个面,即"事件视界"。事件视界外面的观测者无法看到事件视界以内,事件视界的大小也就因此代表着黑洞的大小。尽管牛顿理论也可以预言黑洞的存在,但只  相似文献   

12.
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从国王谷不翼而飞, 成为一桩历史悬案。时间到了2005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校园里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欢迎酒会。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个酒会所欢迎的嘉宾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具木乃伊,更重要的是, 它的到来或许会给拉美西斯一世木乃伊失踪悬案一个可能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困扰人类的“不定”疾病。说“不定”,是因为它侵袭人们的后果因人而异,相差甚远,也可能不治而愈,也可能有生命之忧。尽管人类对流感的防治研究有很长时间,但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公众不断地批评在ME/CFS上的研究关注不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加强研究,找出导致这令人烦恼的疾病的原因和它的治疗方案。NIH院长弗兰西斯·柯林斯在《科学》杂志上表示,一些研究者之所以一直回避对ME/CFS的研究,是因为该病的研究一直处在一个混乱状况,许多研究学者对此的态度一直是"可能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是致力于其他问题的研究为好。"柯林  相似文献   

15.
近日,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了一种像人类一样眼朝前看、并且是爬行而非游动的平脸琵琶鱼,种种特征表明,这种拳头大小的鱼很可能代表着鱼类中的一个全新家族,之所以说它是琵琶鱼,是因为它的腿状胸鳍跟常见的琵琶鱼几乎一样不过.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前,我购买了苹果手表。两个月之前,我不戴了,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戴它。那是因为实际上你想做的事它一点帮不上忙,即使有时候有点用处,效果总是无法让人满意——科学编辑陈凯西如此说道。当时想买苹果手表是因为我很兴奋,终于可以买一款比几年前更新更好版本的产品。现在我们买的都是家里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能尝试些不同的事物,那才有意思!但这事也如同地狱般让人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中的蛇     
21世纪的第二个蛇年即将到来。蛇是一种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多年的古老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纲鳞蜥亚纲有鳞总目蛇目。蛇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在2亿多年前出现在地球上,但是,到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而蛇却适应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生存至今。现存的蛇类已知的约有2500种,中国约有2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至温带的大片地区,树栖、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我想绝大多数人对蛇都不会有好感吧?也许是因为部分蛇有毒,咬人后可置人于死地;或是因为它那  相似文献   

18.
飞行     
人类总想像鸟儿一样地飞行。鸟儿之所以能轻易地飞起来,是因为它们的体重轻,而人类无法飞起来,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太重。人类第一次升到空中是借助气球来实现的,这些气球是充满气体的大袋子。氢气对气球来说是一种有用的气体,它比空气轻许多,氮也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气体,但因为它太昂贵,因此气球通常都是用氢气来充填。  相似文献   

19.
是什么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似乎总有些我们无法了解的东西在影响我们的行为,总有些我们无法解释的力量左右了我们的选择。 数字13现象纠结的背后似乎有奇特的魔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和世界的历史。 因为它。伊丽莎白女王延宕计划;罗斯福总统改变行程.就此,国家改变命运,家族改变未来。 13的魔力来自何处?13究竟如何实施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保持恒定体温使动物拥有许多优势,但也是一种危险而奢侈的生存策略。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能量的大部分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