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受到中度或中度偏下遗传控制。较树高、胸径而言,以材积为指标进行选择可获得更大遗传增益。据连续4 a调查数据从参试家系中综合选择出6个优良家系和12株优良单株,选择效果明显。同时,选择出9个生长不良的家系为第2代种子园疏伐对象,以此措施提高杉木第2代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  相似文献   

2.
杉木优良家系及单株综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对全国第一批杉木优良家系区域试验黄山试点112个家系10年生林分的调查分析表明,杉木主要生长性状与木材密度无显著相关,具相对独立的遗传性,为生长量与材性进行综合选择提供了依据。综合各性状选出的13杉木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9.8%,7.9%和28.9%,木才密度比群体均值提高3.5%(0.5% ̄13.0%)。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学院承担的“杉木种子园早期经营技术研究”的课题,在临安县横畈公社林场和临安县玲珑区林业站的共同协作下,建立了50亩杉木种子园,通过连续十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成果。去年12月,省科委已邀请全国有关单位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
杉木纤维用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5个性状(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都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糸重复力分别为0.771,0.651,0.566,0.529和0.495。树高、胸径和材积与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间以及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间呈遗传负相关。通过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选出2个纤维用材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杉木二代家系区域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第一批杉木二代家系区域试验黄山试点39个家系幼林阶段的调查分析表明,二代家系具较高生产力水平,但家系间差异显著,在二代家系中再选择、推广,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其中16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增益期望值分别达6.22%~11.43%、8.86%~25.36%和21.43%~53.76%,家系间生长量与抗雪压倒伏能力极显著相关,为杉木生长性状与抗雪压能力开展联合选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和利用杉木种质资源,对8年生杉木第3代种质资源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在生长性状评价的基础上对优良种质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杉木林分生长良好,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1 m、11.88 cm、0.062 91 m3,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1.16 m、1.49 cm、0.007 86 m3。各年度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157%~6.061%、1.826%~2.769%、4.895%~6.907%,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348~0.690、0.167~0.328、0.217~0.367。从参试的97个家系中选择出25个速生优良家系,其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0 m、12.60 cm、0.072 21 m3,分别较群体均值大4.19%、6.06%、14.78%,遗传增益分别为1.88%、1.98%和5.42%。这一结果可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苏南杉木优质高产优树的子代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苏南杉木50个优树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林12a木材基本密度测定表明,优树子代有显著变异,家系间变异〉家系内变异。木材性状与树高有显著中等强度负遗传相关与胸径,材积的负遗传相关不明显。性状变异的大小为树高〉胸径〉基本密度。供试群体中有9个家系子代生长和材性优于对照。经材积生长与材性性状两阶段独立选择法联合改良,选出句东24,漂黄1,句12,句14四个优质高产的当地杉木优良家系,12a材积遗传增益达1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中东部蒙古栎(Quercusmou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优势木的树干纵向解析材料研究表明:蒙古栎不同林分个体的生长变异与成、幼龄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其中天然林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35a时最高,以后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并趋于平稳,而人工林为18a.综合分析蒙古栎不同性状的生长变异规律、早晚期相关及选择效率,初步确定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最性早期选择年龄分别为35a和18a并用此时的胸径生长量对伐期的材积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根据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131个无性系26 a的调查数据,探讨优良无性系幼龄期、半伐期和伐期选择的优劣。【方法】当无性系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时,按无性系的单株立木材积大于对照(湖南金洞林场杉木初级嫁接种子园种子培育出来的1年生健壮苗)30%的标准在6、13和26 a时分别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并把6、13 a时选出的无性系与26 a选出的无性系进行比较,凡与26 a所选相同的无性系认定为选择准确的优良无性系。【结果】3种林龄阶段优良无性系选择的选准率:6 a是53.33%,13 a是86.67%,26 a是100.00%。在26 a时,优良无性系的^-H=19.46 m、D^-1.3=30.43 cm、V^-=0.703 2 m3,而CK的H^-=16.19 m、D^-1.3=22.87 cm、V^-=0.339 6 m3; 优良无性系现实增益ΔH^-=20.20%、ΔD^-1.3=33.06%、ΔV^-=107.07%。【结论】因试验时间已达到了能使目标产品的经济性状充分表现出来的长度,伐期时的选择结果是准确的; 最早、最适选择年龄应是半伐期,虽仍有错选和漏选,但可提前1/2轮伐期就获得和利用优良品系,大大缩短育种世代,提高单位时间所获得的遗传增产效益; 幼龄时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其错选和漏选比例很高,会给增产效益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杉木炭疽病流行的时间动态类型介于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之间或者更接近于积年流行病害类型 ,遵循逻辑斯蒂模型。依据 1991- 1993年在福建省三明市的调查资料 ,采用逻辑斯蒂模型建立该病的中期预测预报方程 :ln[x2 / (1- x2 ) ]=- 1.990 91 0 .0 2 72 2 4 T 0 .0 0 794 4 U- 0 .0 0 0 913R 0 .5 912 0 2 ln[x1/ (1- x1) ],模外数据检验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杉木不同杂交组合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杉木4组不同杂交组合的亲本和子代用改进的DEAE阴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和硅胶薄层色谱法分离制备针叶磷脂酰甘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杉木针叶中PG脂肪酸的组成主要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3-反式十六碳-烯酸。不同杂交组合的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抗寒性有较强的遗传性。几个测定指标中,IUFA(不饱和指数)较好地反映了杉木抗寒性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种子生活力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 据各地检验,杉木种子发育健全具有发芽能力的一般只占30%左右,其余60%—70%的种子发育异常(涩粒和瘪粒)无生活能力。从而提高了育苗成本费。这是杉木种子工作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许多种子园即将投产利用,如何改善种子的播种品质、降低育苗造林成本,已成为种子园集约管理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从1976年起对杉木种子生活力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现就四年的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如下。 二、材料和方法 1976年,在福建洋口林场1966年和1975年的嫁接种子园(简称种,下同)和优树收集区(简称收,下同)以及1967年的实生苗种子园内,设置了固定的观测样株。计有无性系(或家系)44个,样树55株。每年从各样株固定的树冠部位(上、中、下),分别随机采摘充分成熟、发育正常和无病虫害的球果10个(每株30个),逐个进行人工解剖,统计出发育健全、涩粒和瘪粒种子的数目,并按球果和样株计算各自所占的百分比率,然后将此值经反正弦换算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正>本文用主分析量分法(PCA)分析了 2年生产地试验林的7个生长性状,用逐步回归法测定了这些性状与9个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树总高、冠幅生长和年高生长量分别为前三个主分量中的正向的高负荷量,这三个主分量占7维空间中观察方差的98%左右。引起生长量变异的主导生态因子为纬度(X_1)、年平均相对湿度(X_5)和年平均雨量(X_7)。据此,官庄林场地区的树年高生长的线性模式为: y=85.6249—1.4147X_1+1.3205X_5—0.0121X_7 (F=5.787)  相似文献   

16.
杉木传粉生物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了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及开花,传粉的全过程,发现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即Ⅰ~Ⅳ年龄段,约占总量的77%,雄球花的分布趋势与雌球相反,在相应部位仅为总量的40%,雌球花开放期约7d,可授期3-5d。雄球花的撒粉期与雌球花的可授期是吻合的,传粉过程中对花粉撒落的定量测定表明:睛朗、干燥的天气伴随一定的风力是花粉传播的必要条件,对授粉后幼果的发育及胚珠所接受花粉的多寡与种子发育的  相似文献   

17.
配合力分析在杉木数量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 杉木配合力育种的研究是从1974年开始的。其目的是:通过子代测定,研究待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表现,以便对现有种子园进行选优去劣,并为建立多世代种子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杉木配合力的研究,了解杉木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弱,并估算其有关遗传参数,从而更有效地制定杉木遗传改良程序。本文仅就1974和1975两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材料和方法 (一)交配设计 1974年应用析因测定方法,从待测无性系中任意选出4个作测交父本,分别与8个无性系母本进行交配。由于杂交和育苗上的原因,目前有效杂交组合仅有23个(图1)。 1975年,除进行析因设计之外,还应用了全双列和半双列杂交设计。析因设计包括三个测交系父本,分别与36个待测母本交配,现在观测数据完整的有91个组合(图2);半双列  相似文献   

18.
杉木树冠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福建洋口和江苏宜兴地区调查研究了3—23年生杉木树冠的形态结构。杉木的树冠外形随年龄阶段而变化,幼龄、壮龄时期树冠近似圆锥形,中龄时近似旋转抛物体形,成熟龄时近似圆台形。杉木年发生的枝盘数,决定于高生长;高生长旺盛期平均可发生5—6盘枝条。其分枝角度与枝条年龄有关,枝龄小的约55°—75°,枝龄大的可达90°以上。 杉木树冠长度与宽度随林木直径大小而变化,树冠的发育过程与密度密切相关。密度大的林分,阻碍树冠的发育,从而降低了林木的生长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合理的树冠结构应该具有较大的有效树冠系数和叶面积密度。在高生长旺盛期,树冠层更新快,有效树冠系数高,叶面积密度大,利用空间的效率高,因而必须采取促进树高生长的营林措施,以改善树冠结构,提高杉木林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影响人工杉木林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是林龄,其次是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影响最小。综合人工杉木林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和林分上木材化学成分含量考虑,其纸浆材主伐年龄以17-23年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杉木萌芽更新适于短轮伐作业,在实践中对其利弊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在苏南丘陵地区的长期试验,对萌芽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树干圆满度,树干基部弯曲根系分布与重量和更新费用作了分析比较,得出萌芽林无论在生长和干形上均不比实生林逊色,而投资却仅占实生林1/3,具有投资少,更新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文内还比较了伐桩萌条存留株数对高生长的影响,在去萌定株时以保留两株萌条者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