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搭线窃听下网络安全路径及安全网络编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向图生成树算法思想,将寻找搭线窃听下单源单宿网络拓扑图中安全路径的算法推广到单源多宿网络情况。接着以线性网络编码的代数构造方法为背景,对多播网络下的搭线窃听攻击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弱安全网络编码的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网络编码代数构造方法,利用该方法,即使网络拓扑图中不存在从源到宿的安全路径,网络也能达到弱安全。  相似文献   

2.
闫保中  刘军  张波 《应用科技》2011,38(11):34-38
车辆导航系统的最基本功能是最短路径的搜索,车载导航是单源单目标的最短路径算法的重要应用之一.传统的Dijkstra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因为实际系统的实时要求,有必要改进Dijkstra算法.基于对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Dijkstra改进算法,具有高效性.其改进分3个方面:采用邻接表作为道路网络拓扑的存储结构;利用二叉堆实现优先队列;根据节点的分布情况将搜索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引入了动态限制搜索区域机制.最后在实际道路网络中的测试及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机电产品管线自动敷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算法。该算法先采用离散的网格划分法建立敷设空间模型,以利于缩小搜索空间;再针对多路管线敷设引入最短通道约束、最短走线约束和最少折弯约束,建立敷设约束模型;然后结合这两个模型在A*算法估价函数中引入可行权值因子、通道权值因子和折弯评估项。实验表明,利用改进的A*算法驱动多路管线敷设路径搜索,可以得到合理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算法——解答图算法。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算法。对于边的数目为n×(n-1)的图(n为图的顶点数),本算法具有与Dijkstra算法同样的性能。而对于边稀疏的图,本算法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优于Dijkstra算法,与Dijkstra算法阳比较,图的边数越少,本算法所需的存贮空间也越少,而其执行速度却越高。文中分析了时间和空间的复杂件,并给出几个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等复杂情形下的交通路径选择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复杂的路径选择问题,现实世界的多变性更增加了其复杂性,比如2003年4月北京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就增加了出行者在路径选择方面的难度.现借助最短路和相异路算法,通过对道路网络基本信息的修正和对相异度计算的改进,使产生的最优路径和相异路径更符合出行者的参考要求,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限制搜索区域的分层路径规划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城市路网独特的空间分布特性及不同道路等级特性,提出一种以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为椭圆焦点的限制搜索区域分层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对小型网格模型统计及回归分析,建立了一个鲁棒性椭圆形搜索区域模型参数,可以满足道路交通路径规划的要求.结合路径规划算法在实时车辆诱导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给出该算法的一个应用实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最短路径算法在GIS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几种常见的最短路径及其算法的分析,给出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不能实现的公共交通路线的查询分析,提出更适合公交查询的最短路径算法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中的最优路径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快速实现技术,提出了一种启发式快速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在分析经典迪杰斯特拉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和A*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双向A*算法和地图分层搜索技术减小搜索空间,采用二叉堆结构来实现路径计算过程中优先级队列的一系列操作,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仿真试验的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想由蚁穴和食物源之间多条可能路径形成一个网络结构空间,考察该空间的拓扑结构发生局部改变或出现缺损时,对蚁群寻找最佳路径的影响。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模拟计算,构建出让耦合体系重新达到最优状态时所对应的拓扑结构,计算出相应的连接通道。研究发现,利用蚂蚁可搜索出新的路径通道,一方面,蚁群可以搜索出替代的路径通道,构建出子空间来弥补局部缺损带来的影响,恢复体系的相应功能;另一方面,蚂蚁搜寻的最佳路径与出现局部毁损的时间长短有关,分别对应于局部最优解和组合式最优解。研究表明,利用蚁群优化算法,不仅可以构建新的子空间修复信息通路,而且可以通过对信息过载现象来预测和排查神经网络或信息网络中的局部病变或故障所在。  相似文献   

10.
基于Unit-Linking PCNN和HSI空间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Unit-Linking PCNN和HSI空间的彩色图像分割新方法.在RGB空间中,由于R,G,B分量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直接利用这些分量不能得到所需的效果.在提出的算法中,彩色图像首先被转化到HSI颜色空间,图像分解成彩色通道(H和S分量)和亮度通道(I分量).对彩色通道采用基于Unit-Link-ing PCNN的分割算法进行分割,对亮度通道采用最大类间方差阈值算法进行分割,然后将分割后的结果用大概率合并的方法进行组合,得到最终分割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彩色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交通路网描述方法及诱导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传统的公共交通路网描述方法的公交网络中,会出现大量两节点间有多条同向边的情况,这使得无法求解公交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有鉴于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路网描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上问题,使得所有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都能够用于公交诱导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单目标和一个多目标公交诱导模型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同时对文中提出的描述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证明.最后,以广州市的公交线路网络为例,对所提出的公交诱导模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供下列五个数学经济方法中常用数学模型的BASIC程序:(1)多目标线性规划;(2)二次规划;(3)赋容网络的最大流;(4)平衡运输;(5)最优工作分配。在每个程序清单之前介绍有关的数学描述,程序功能与操作步骤及一个典型算例。第一个程序所用的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新算法系本文作者们首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开放型设施定位模型,解决实际公路运输中的站场规划问题。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实际的站场规划背景,对普通的设施定位问题进行拓展和改进,给出求解模型的符号编码遗传算法设计。结果将所建模型和算法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的求解中,并基于求解运算,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了简单讨论。结论所提出的模型及算法更加合理、实用,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建立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期性时变网络中粮食物流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晓  谷存昌 《河南科学》2010,28(10):1238-1242
粮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物资,粮食调运问题是国家粮食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粮食运输的特点,提出多周期时变网络中物流调度的最优化问题,从数学模型及算法设计方面开展研究,建立基于(0,1)整数规划的周期性时变网络最短路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便于求解,将其转化为图论模型,从而得到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能源综合输送系统的规划构造了一个网络模型。以年计算费用来综合投资与年 运行费,则最小费用是流的二次三项式函数,在线性最小费用流算法的基础上可以进 行优化。 该模型曾用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输煤输电规划。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运输问题的若干新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我们同时考虑了运输时间及运输费用问题,并通过一些例子说明这些模式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7.
序列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分支,GSP算法与PSP算法是序列模式挖掘中的两种典型算法。本文介绍了这两种算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有效运用群智能算法求解多式联运问题,设计了一种针对群智能优化算法的个体解码方式,提出了一个有效的个体编码与多式联运方案的映射模型.在该映射模型中设计了基于比例的流量分配方式,实现了个体编码信息向初步流量分配方式的解码;同时构建了局部流量调整策略,进行不可行方案修复,提高了解码方案的有效性.而后,提出了一种变邻域粒子群算法,将社会网络演化特征引入进行粒子群算法的种群拓扑和邻域调整,以改善个体在搜索过程中的交互模式.基于解码策略,采用改进算法对多式联运问题进行求解,并与3种新型群智能算法进行对比.通过实例分析,该编码策略可以有效应用于多式联运问题求解.同时,变邻域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效率和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综合型交通分配模型及其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状况的特点,综合考虑交通网络中自行车、公交车和一般机动车三种基本方式的交通流,显式表达通行交叉节点处的费用,建立了一个综合型交通分配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解该问题的两种比较实用的迭代算法,推广并改进了Sheffi 1985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和介绍了基于DEM提取流域河网的三种不同算法移动窗口算法、坡面径流模拟算法、谷线搜索算法,其中坡面径流模拟算法由于其水文学基础,能产生连续河网,能与分布式参数模型紧密结合,进而分析了这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坡面径流模拟算法中存在的三个基本问题(1)水道起始点位置的确定,(2)凹陷与平坦区域水流方向的确定,(3)模拟河网与自然河网之间的偏差.最后,针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