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Ni基甲烷化催化剂的不同复合载体进行研究发现:与纯γ-Al2O3载体相比,由ZrO2,MgO,SiO2,TiO2与γ-Al2O3复合形成的复合载体,均对CO甲烷化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而以γ-Al2O3/MgO,γ-Al2O3/SiO2两种复合型载体对CO甲烷化活性和选择性促进最为明显。同时,γ-Al2O3/MgO复合载体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催化剂活性衰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在CaO-La2O3-NiO/γ-Al2O3催化剂上添加CaO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aO后,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引发温度降低,CH4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升高,1%CaO-2%La-12%Ni/γ-Al2O3是较适宜的催化剂在中低温区,随反应温度升高,CH4的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升高,催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600℃-700℃。  相似文献   

3.
以CeO2作为改性添加剂、γ-Al2O3为载体、CuO为活性成分,用分层浸渍的方法制备出负载型CuO—Ceo2/γ-Al2O3湿式氧化催化剂;采用TG—DTA、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Ce的掺杂对载体及活性成分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湿武氧化反应过程中,Ce的掺杂有效抑制了γ-Al2O3向α-Al2O3转变的高温相交,以及活性成分CuO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形成CuAl2O4昀过程。通过对苯酚的湿式氧化降解实验,获知CeO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其中6%CuO-6%CeO2/1—100%Al2O3的质量组分比对苯酚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30min,苯酚溶液COD的去除率为91.3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载体在 SO2 影响 N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考察了反应温度为 42 3 K时 ,γ-Al2 O3、Zr O2 、Ti O2 和 Si O2 4种载体及其负载的 Pt催化剂对 NO的氧化性能 ,与 SO2 存在下的 NO反应活性相比 ,只有 γ-Al2 O3及其负载的 Pt催化剂上存在 SO2 促进 NO氧化的现象。运用 BET、XRD、IR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手段 ,对不同载体在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与反应过程相联系 ,证实 SO2 的吸附改变了γ-Al2 O3的表面结构 ,有利于产物 NO2 的脱附 ;而对 SO2 吸附能力较弱的其他载体或催化剂 ,SO2 的影响则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γ-Al2 O3 为第一载体 ,Mg O为修饰物 ,在修饰过程中加入络合剂聚乙烯醇 ( PVA)制备复合载体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 La0 .8Sr0 .2 Co O3 为活性组分 ,采用浸渍蒸干法得到负载型催化剂 ,用 XRD、BET法、二甲苯完全氧化等手段 ,测定了复合载体及催化剂的相关性能 .结果表明 :加入 PVA可有效减小复合载体的晶粒至纳米量级 ,提高其比表面积 ,降低修饰物 Mg O的用量 ,其相应催化剂的活性也得到改善 .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载体在SO2影响N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反应温度为423K时,γ-Al2O3、ZrO2、TiO2和SiO24种载体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对NO的氧化性能,与SO2存在下的NO反应活性相比,只有γ-Al2O3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上存在SO2促进NO氧化的现象。运用BET、XRD、IR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载体在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反应过程相联系,证实SO2的吸附改变了γ-Al2O3的表面结构,有利于产物NO2的脱附;而对SO2吸附能力较弱的其他载体或催化剂,SO2的影响则不同。  相似文献   

7.
γ-Al2O3负载的Pt,Pd催化剂上邻二甲苯的深度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Pt/γ-Al2O3,Pd/γ-Al2O3及Pt-Pd/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邻二甲苯的深度催化氧化.研究发现,在上述单金属催化剂中,Pd/γ-Al2O3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Pt/γ-Al2O3;将一定量的Pt添加到Pd/γ-Al2O3中形成Pt-Pd/γ-Al2O3双金属催化体系时,目标污染物的转化率和二氧化碳的产率较单金属催化剂都有显著增加,表明贵金属Pt的添加对Pd/γ-Al2O3的活性有促进作用.同时发现,Pt-Pd/γ-Al2O3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深度催化氧化苯系污染物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以蜂窝状堇青石为第一载体 ,涂覆γ-Al2 O3作为第二载体 ( washcoat) ,La0 .8Sr0 .2 Mn O3为设计的活性组分 ,制备出负载型燃烧催化剂 .用 XRD、BET、二甲苯完全氧化、台架试验等技术研究了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能 .结果表明堇青石载体经 γ-Al2 O3涂覆后 ,可有效地增大其比表面积 ,增加活性组分的负载量 ;催化剂比表面积也有所增大 ,活性提高 ,台架试验显示对汽车尾气中 CO和 HC化合物的转化具有优异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烟气直接还原脱硫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考察了Cr2O3、MoO3、WO3三种单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四种不同催化载体对SO2直接催化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的活性相差很大,WO3的活性最差,MoO3的活性最高;具有酸碱双功能的γ-Al2O3载体是催化脱硫的最佳载体.此外,制备了三种双组分金属氧化物负载催化剂,其催化脱硫活性顺序是:Mo—Co/γ-Al2O3>Mo—Fe/γ-Al2O3>Mo—No/γ-Al2O3;Mo—Co双组分催化比单组分MoO3具有优越性,在250—400℃范围内,SO2脱除率达90%以上,不仅催化脱硫活性比较高,而且催化剂不易失活.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TiO2/γ-Al2O3负载型纳米复合催化剂,利用XRD,UV-VIS手段对其光降解活性进行表征,考察了TiO2/γ-Al2O3纳米催化剂降解工业废水中的丙烯酸。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条件下,TiO2/γ-Al2O3纳米催化剂对高浓度工业废水中的丙烯酸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客观地说明了星体在弥漫态到凝聚态的变化过程中,其内部产生合成复杂有机物的事实。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实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陨石化学随之发展起来,在陨落地表的某些陨石(主要是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有多种氨基酸和烃类化合物等复杂的有机物存在。这些有机物多包藏在陨石物质的内部,在坠落地表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并没有完全烧失。这一发现很快为生命起源的探索者们所重视。笔者认为,陨石有机物的存在并不能代表泛宇宙意义,即不能说明宇宙中(主要指星际空间)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2.
竹材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发霉变色竹材上的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用组织分离得到了3个真菌分离物;用孢子分离得到了6个真菌分离物;而用子实体直接鉴定的有4个种。它们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的两个纲,3个目,11个属的真菌。在竹材上最常见的真菌是葡萄生交链孢(Alternariaviticola),局限曲霉(Aspergillusrestrictus),多主枝孢霉(Cladosporiumherbarum)和青霉(Penicilliumsp.)。  相似文献   

13.
替换队员是足球教练员进行临场指挥的一个主要手段。一般比赛均替换队员,且多在比分相差不大时替换,替换的位置重点大都放在中、前场。替换队员一般在50min以后,且出现3次替换高峰。显然,恰到好处的替换队员更能充分体现教练员临场指挥的才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相似材料模似方法,研究了煤层底板采动影响。对模型底板岩体进行了综合观测,得到了底板岩体位移及应力的变化规律;並且观测了底板岩体声速变化,用以评价岩体的完整性,指出了底板不同部位裂隙发展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自1869年以来,争论己愈百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小熊猫应独属一类;形态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1986年北京动物园等的专著告其大成;生态、生化和细胞遗传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以1985年发表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在国内外最为系统;饲养繁殖、兽医与预防发表论文190余篇,五十余年先后有41家,曾饲养了240只大熊猫,其中有13处,共繁殖66胎,产仔100只,存活半岁以上的33只,现在国内外还约饲养有10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16.
淀粉碱化处理对其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丙醇和水的体积比90:10条件下,于40度/1.5h用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在异丙醇水溶液中进行了制备高取代度,高粘度的羧甲基淀粉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电子自旋影响微观体系能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非相对认缇子力学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两方面探讨了电子自旋对微观体系能量影响的方式,并得出其发生影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t-分布收敛于标准正态分布的几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设为Euler函数,R.D.Carmichael猜想:对每一正整数x,存在不等于x的正整数y,使得作者给出方程的解的结构,利用这种结构得到探求解的算法以及Carmichael猜想的反例所满足的一些条件,A.Schinzel猜想:对每个偶整数k,方程有无穷多解.作者证明:如果存在无穷多个素数p,使2p-1仍为素数,则Schinzel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教育观下英语专业教师自我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后现代教育观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英语专业教师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其自我发展的途径必须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协作性、师生间的平等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