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工效高、功耗少、清选干净、结构较为简单正逐渐被推广使用 文中介绍了 4LGT - 1 30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总体结构、工艺流程 该机主要由割台、割草机、输送装置、复脱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粮箱、液压系统、动力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 作者分析了影响该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结构设计特点 ,并给出了技术参数及检测结果 该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轴流脱粒的小型悬挂谷物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流场分布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高速摄影显示其清选过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装置的清选机理及物料运动规律.通过对比试验和旋转回归试验,阐明了其结构和运动参数及物料状态对各项清选指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3.
摘脱割台作物脱粒过程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摘脱滚筒脱粒的一般过程,并对单株禾杆的脱出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认为作物的脱出过程可为分喂入抽出、冲击脱粒及抛扔阶段。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摘脱滚筒脱粒的一般过程,并对单株禾杆的脱出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认为作物的脱出过程可分为喂入抽出、冲击脱粒及抛扔阶段.  相似文献   

5.
花生荚果清选装置主要由轻杂物吸风装置和断秆分离装置两部分组成,前者利用横流风机吸走花生摘果脱出物的轻杂物,后者根据花生荚果与断秆的形状尺寸差异使用对辊将断秆分离出去,具有低损失、低含杂率等特点。本文基于上述结构和原理设计了一种室内清选试验台,并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了结构运动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确定了其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横流风机转速为920 r/min、滑板到风机叶轮的距离为100 mm、落料口宽度为50 mm、分离辊间隙为2 mm、分离辊转速为300 r/min、分离装置与水平面呈35°倾角时,该花生荚果清选装置的性能指标为含杂率0.89%、清选损失率0.62%,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水稻复脱分离系统脱粒分离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传统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适合于梳脱式联合收割机的水稻复脱分离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并在DF-1.5型脱粒分离试验台上进行了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了脱粒分离性能的轴向变化规律,验证了该新型水稻复脱分离装置的可行性,试验证明设计的装置有助于提高梳脱式联合收割机的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7.
新型谷物输送-分离-清选复合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型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体积庞大和振动强烈等问题,研制出一种用于谷物脱出物输送、分离和清选的复合装置。该装置融合了螺旋输送、筛孔分离和气流清选等功能,体积小、振动弱,可实现谷物脱出物在输送过程中有效分离茎秆,清选装置的清选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复合装置最优工作参数。在最优参数下,复合装置的籽粒破碎率为0.27%,清选损失率为0.18%,夹带损失率为0.45%,清洁率高于98%,清选能力可达977.4 kg/h。  相似文献   

8.
船舶起重机在作业时由于受到风、浪、流等额外载荷的影响会使货物产生剧烈摇晃,极大地降低了作业效率,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三绳牵引式起重机减摇装置。文章主要对该起重机减摇装置的液压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了起重机模型并进行静力学分析,应用Matlab仿真计算确定牵引索负载的边界条件,并搭建试验台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减摇装置液压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装置控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挖掘机的燃油消耗,提高整机作业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挖掘机动力系统节能方案.该方案采用液压泵/马达独立驱动回转装置,可保证发动机工作于最佳燃油工作区,同时结合挖掘机回转装置的作业工况,通过分析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对回转装置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设计.针对回转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设计了智能比例-积分-微分(PID)的分段变结构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和模拟试验平台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PID转矩控制方式更适合于回转装置的作业要求,相对于转速控制方式,系统响应速度快,回转装置运动控制平稳,能量回收率高,达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双风道清选装置(由一个带双出风道的离心风机和一层筛子组成)在轴流脱粒机上的应用,试验表明:这种脱粒机脱净率高、夹带损失少、其清选装置结构简单,清选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的对称性,利用数学中的解析方法,将工作装置分成三角形和直线两种基本单元,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分析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运动特性,使用VisualC 语言,采用Windows为平台,在动臂工作范围内,动态显示工作装置的举升、下降、平移、铲斗自放平等作业过程及铲斗铲掘、收斗、运输、卸料等特定的作业工况,完成了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过程,并用实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冀尝君 《科技信息》2013,(18):377-377,379
采油井口较高,导致在修井作业时井口操作人员挂吊卡困难,这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施工作业安全,研制出一套利用修井机液压源进行液压自动举升的装置,该装置使用修井机液压源,通过液压举升,达到举升和下放油管的目的。该装置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充分利用现有修井设备的液压源,可明显改善修井作业的工作条件,有助于实现油田修井作业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型电液悬挂控制系统的压力冲击和俯仰冲击较为剧烈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动压反馈装置减少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提高电液悬挂作业机组操作平顺性的系统方案.该动压反馈装置由蓄能器和阻尼小孔组成,安装在靠近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油缸附近.通过对动压反馈装置进行详细的参数匹配研究,提高了拖拉机在新型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工作状态下电液悬挂作业机组操作的平顺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影响作业机组操作平顺性主要因素拖拉机的俯仰角速度和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峰值均大大降低,该系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能够进一步拓展该新型电液控制系统在拖拉机悬挂机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该报告研究了丘陵山地姿态智能调控动力底盘的平衡摇臂悬架、H型传动、角平分变地隙机构和双轨变轮距机构;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的扬谷-旋风-吸杂组合式的分离清选系统、短程高强度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整机模块化设计技术;丘陵山地便携式插秧机分插机构和可调式后置随动辅助支撑机构等技术。研制了丘陵山地姿态智能调控动力底盘、丘陵山地谷物收割机、轻型人力插秧机、半机动插秧机和轻型动力插秧机5种样机。  相似文献   

15.
4L3A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脱粒、分离、清选等关键部件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重新设计计算,提出改进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同时注重整机设计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出一种新的4L3A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大提高了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工作能力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作物湿度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粒分离性能影响的分析,用三种不同湿度作物进行对比的方法,对传统型脱粒装置脱干燥作物、中湿作物和潮湿作物的脱粒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湿度作物下各个性能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利用优化技术获得了不同湿度作物的脱粒参数最佳组合方案,对于不同湿度的作物,只要在相应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下进行脱粒,都能获得满意的脱粒性能,提高了传统型脱粒装置对于作物湿度的适应性,为传统型脱粒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双风道清选装置(由一个带双出风道的离心风机和一层筛子组成)在轴流脱粒机上的应用,试验表明:这种清造装置结构简单,清选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目前矿井提升系统所用气动装卸载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液压传动方案,介绍了装卸载系统的运行工艺过程和组成部分,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现场使用证明采用液压装卸载装置能满足现代化高效、高产矿井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割台功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割前脱联合收割机以其低功耗、高效率、清选干净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科研人员和农民所关注,摘脱割台是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果和谷物损失,本文通过对收割前脱联合收割机台部分摘脱滚筒的梳脱过程以及其它部件的分析,导出了摘脱割台功耗计算公式,分析了割台功耗的影响因素,并在珩功耗分析了摘脱滚筒角速度的设置,得出的功耗计算公式与作物的分布密度、籽粒柄的抗拉强度、摘脱滚筒的作用半  相似文献   

20.
某型飞机液压能源系统频域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频域内的特征阻抗方法 ,建立了流体管路、能源管路相关液压元件和液压能源管路系统的四端网络数学模型 ,利用传递函数阵 ,在基于 Win98操作系统的 Matlab软件环境中 ,计算了液压能源管路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从而解释了该型飞机先后多次发生系统导管固定处隔框撕裂的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