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在对华南地区诸广山、贵东和桃山杂岩体中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全面对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产铀与非产铀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不同,前者属S型花岗岩,后者与I型花岗岩相似。岩石成因类型不同是造成上述杂岩体中不同地段铀成矿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汪逢熙  金丽芳 《河南科学》1995,13(3):239-244
油气藏微渗漏使上覆土壤产生“蚀变”,在地表形成油气晕,它在遥感图像上呈环形影像显示。由于环形影像成因的多样性,并非环形影像即油气晕,在油气晕地表土壤的光谱特征及其在TM图像上的亮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晕遥感识别模式,该模式为:油气晕因遥感图像上以色调环形式表示,它的环外TM1-5和TM7各波段的均值大于环内,该模式得到两个含油气盆地的几个已知油气环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不同分辩率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图像融合评价准则及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遥感地质的影像解译主要以传统的目视解译为主,借助经验,方法落后、效率低下,且缺乏基于光谱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模型或面向对象特征等自动提取方法;目前遥感地质的解译主要强调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而对于图像波谱数据利用非常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各种图像变换或增强手段,发挥人眼对部分彩色空间图像特别敏感的特点,利用已有地质背景资料划分符合地质习惯的单一地层或岩体的区域,建立典型的感兴趣区,然后计算其平均波谱,进而利用ENVI软件监督分类中的神经网络分类工具,设定恰当的权重与临界阈值,最后达到较好区分不同地层或岩体的目的.本研究选择甘肃北山黑山地区,利用lansat8多光谱数据进行试验,其研究成果可为遥感地质工作提供快速智能的影像解译方法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应用于青海、西藏等广阔的基岩出露区域,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资料在潮间带地形和漫滩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计算潮间带地形和漫滩的方法:选取一组不同潮位的卫星遥感图像,提取潮间带遥感淹水线,由遥感淹水线和数值模式结合推算潮间带地形,将推算的地形用于海水漫滩计算,并用遥感淹水线检验漫滩计算结果.利用该方法,由Landsat 卫星图像提取了我国湛江港潮间带淹水线信息,计算了湛江港潮间带地形和漫滩.  相似文献   

6.
分析遥感影像色彩差异的成因,讨论了遥感影像无缝处理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典型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遥感影像无缝处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先对每幅图像进行匀光处理,再采用四叉树色彩平衡算法,使得图幅间的色彩趋向一致,然后采用平滑滤波消除图幅边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遥感图像的色彩均衡以及边缝消除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遥感制图中几何纠正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遥感图像的制图过程中,很多步骤存在误差,影响到成图的质量和可信度.对遥感制图精度的评价,是提高和改进制图精度的必要前提和有效方法.本文选取遥感制图中的几何纠正过程作为整个制图过程精度评价的切入点,对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操作人员和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三个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精度评价分析,可以得出: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操作人员在多次操作的情况下,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而不同分辨率的图像经过正确的制图匹配也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遥感图像和矢量图的叠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遥感图像与地理信息系统矢量图之间的数据结构和显示时所用的坐标系统的不同问题,通过研究遥感图像与矢量图形叠加来解决两种数据的融合.利用ENVI对研究所用的遥感图像进行一系列的校正,将遥感图像和该图像所对区域的矢量图进行配准,得到带有相同GCP点的两幅图像,两幅图像进行叠加形成一幅遥感图像和矢量图综合显示的图像,该图像结合两者的优点为GIS提供强大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首先,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采用跨层复制连接操作融合不同尺度特征图的遥感图像融合模型, 解决了传统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对不同类型遥感图像需人为选择不同的分解融合规则, 导致融合图像质量受选择规则影响较大的问题. 其次, 使用Deimos卫星和QuickBird 卫星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并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融合图像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 该遥感图像融合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 能有效将全色图像的空间信息与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融合, 并抑制光谱扭曲.  相似文献   

10.
首先,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一种采用跨层复制连接操作融合不同尺度特征图的遥感图像融合模型, 解决了传统遥感图像融合方法对不同类型遥感图像需人为选择不同的分解融合规则, 导致融合图像质量受选择规则影响较大的问题. 其次, 使用Deimos卫星和QuickBird 卫星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并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融合图像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 该遥感图像融合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 能有效将全色图像的空间信息与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融合, 并抑制光谱扭曲.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建设阶段的不断深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模式目标、组成结构3个方面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模式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模式转型上人以下方向:从封闭到开放;从治理米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单一效益为主到综合效益提高,如何合理转型,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和加强基础建设措施,模式转型的阶段性;合理设计开发措施;模工应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及区域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东南部是一个断裂构造复杂、沉积体系类型多样、具典型箕状盆地结构的油气富集区,油气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和岩相类型的控制.根据研究区油气藏形成的主导因素,可确定出反向屋脊断块油气藏、逆牵引油气藏等九种油气藏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的展布特征和含油气性.特别是在中央隆起带,油气藏类型丰富、油气分布层系多、含油气面积大,从而构成了具有油气勘探和开发前景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临汝煤田的推覆构造、滑覆构造及断块构造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河西陈、温泉街、朝川矿区深部等找煤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沿时间顺序,探讨了南充地区城镇的形成与演化.根据各时期建制城镇的数目、人口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指标,首次将地区城镇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概括出了区内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四大特征,提出地区今后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论贫困山区资源系统的特征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贫困山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了其结构,功能特征及开发,反馈机制,指出了在贫困山区资源系统开发中应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山地正地貌和沟谷负地貌两个方面论述了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地貌特征.认为,山地正地貌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强烈断块差异性抬升所形成的断块山,海拔高,高差大,山顶夷平面保存完好,山坡坡形复杂,垂直气候地貌带发育,海拔超过4000m的山岭第四纪冰川作用强烈;沟谷负地貌主要是沿断裂发育并经流水改造而成的断层谷,主谷谷坡有两级剥蚀面和1—5级河流阶地,曾在多处发生过河流的分流与改道.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夷平面的解体、河流的改道、强烈的冰川作用同鲜水河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对长江三角洲60个测站暴雨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等气候学统计方法,充分揭示了该区域暴雨分布的时空特点.本文进一步研究区域性暴雨天气系统的天气气候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土壤组合的个体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梁滩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讨论了不同地貌条件下土壤组合单元的形成与发生机制。认为在川东丘陵区,土壤组合单元的发生主要受地貌形态的制约,物质、形态、能量、时间是土壤组合单元形成与分异的四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广东南昆山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昆山植物区系组成很复杂,归纳如下几点: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共220科,817属和1925种,分别占广东相应的80.6%,52%和35.5%。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这此南昆山地理位置和气候关连。原始和古老的种类较多,特有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20.
洪山殿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合煤段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论述了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含煤性,剖析了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规律。通过对矿区构造格架、沉积环境的研究,详细地论证了矿区可采煤层的控制因素;同沉积构造的控煤作用、沉积相与煤层的分布、古地形与厚煤带的关系及差异压实效应是控煤的重要条件.了解控煤机理,可以预示煤层的区域分布。并指出后期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以为矿井生产、开拓和新井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指明矿井的前景,增加预见性,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建设,图9,表4,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