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催化剂存在下高产率制备晶态苏-(1S,2S)-2-氨基-1-对硝基苯基-1,3-丙二醇酮缩合物的新方法,苏-(1S,2S)-2-氨基-1-对硝基苯基-1,3-现二醇与环己醇、丙酮、2-丁酮或3-戊酮在甲苯或二甲苯中恒定恒沸脱水后冷至室温,可以直接得到漂亮的晶态缩合产物,或蒸发溶剂、并用乙醚萃取,由萃取液中获取晶态产物,收率一般高于90%。  相似文献   

2.
马峰  范崇光 《应用科技》2000,27(11):30-31
氟化钾/氧化铝催化1,1-双甲硫基-2-硝基乙烯的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合成一系列新的5-(1-苯基-5-甲基-1,2,3-唑-4-基)-4-芳基-1,2,4-三唑-3-硫基乙酸,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和波谱数据予以鉴定,对代表性化合物作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的氧化剂对ω[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4-芳基-1,2,4-三唑-3-硫基]-ω-(1H-1,2,4-三唑-1-基)苯乙酮进行了氧化,结果发现KMnO4作为氧化剂时,氧化产物十分复杂,难于分离,而H2O2-AcOH及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又不能将其氧化,最后采用NaIO4作为氧化剂时没有得到相应的砜或亚砜而意外得到3-羟基-4-芳基-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1,2,4-三唑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波谱确证,并对其生成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电子转移(ET)反应间接制备了5(6)-羧基-2-烷基-1,4-二甲氧基苯,通过2-烷基-1,4-二甲氧基苯(1)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2)的电子转移反应,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的两种稀有酚3和4。用∧1HNMR、IR、MS分别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反应物2在1存在条件下,其分解速度急剧加快;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基信号,证明反应物1和2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产物易于分离纯化,是一种制备该类酚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6.
5-(1-Meng氧基)-2(5H)-呋喃酮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同环状硝酮发生立体选择性的环加成反应,得到立体专一性产物,化学产率54%-81%。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矩阵的{1}-逆与{2}-逆的独特性质,讨论了具有给定秩矩阵的{1}-逆与{2}-逆的存在性、构造性问题,并得到了给定秩矩阵的{1}-逆与{2}-逆的详细结构和分类,从而对满足Penrose-Moore方程的广义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2-氨基-5-氨甲基-1-萘磺酸(氨甲基吐丝酸)是一种新型活性偶氨染料中间体,献报道大多采用首先把2-氨基-1-萘磺酸的氨基乙酰化保护,然后氨甲基化及水解反应的合成方法,其不仅合成步骤长,而且需要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这样的制备条件在实验室操作以及进一步中试及工业化的生产中存在很大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工作对反应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后,改用直接将2-氨基-1-萘磺酸氨甲基化合成2-氨基-5-氨甲基-1-萘磺酸(氨甲基吐丝酸)的方法,去掉了氨基乙酰化反应,使反应步骤简化;去掉了高压操作,使整个反应过程容易操作。改进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整体收率稳定,维持在87.2%,获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9.
铑—1—(2—吡啶偶氮)萘酚络合吸附波测定微量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铑和 1- (2 -吡啶偶氮 )萘酚 (PAN)在 p H=5.0 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介质中生成具有电活性的络合物 ,在单扫示波极谱 - 0 .6 7V(vs.SCE)处呈现良好极谱还原波 .该波二阶导数峰高与铑的浓度在 2 .3× 10 -8~ 4 .8× 10 -7mol· L-1和 4 .8× 10 -7~ 9.7× 10 -6mol· 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7.6× 10 -9mol· L-1,并成功的用于贵金属合成样及合金样品中铑含量的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该极谱波属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10.
用新试剂1-(对-偶氮苯)-3-(5-硝基-2-吡啶)-三氮烯(APNPT)研究了光度法测定镍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pH为10.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镍(Ⅱ)与APNPT能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  相似文献   

11.
1,1‘—联二萘—2,2’—二硫酚的制备,拆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1,1'-二萘2,2'-二硫酚的制备,拆分及在不对和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引用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12.
以1,2-(1H-1,2,4-三唑)乙烷为桥联配体(L)和[Cu(dien)](ClO4)2),Cu(en)2(ClO4)2反应(dien为二乙烯三胺,en为乙二胺),得到二个一维链状配合物[Cu(dien)L](ClO4)2(1)和[Cu(en)2L](ClO4]2(2),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丙醛双分子缩合制2-甲基-2-戊烯醛的反应,以NaOH水溶液作催化剂,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NaOH固体/丙醛(摩尔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优化反应条件:温度293K、溶剂苯5ml、催化剂浓度2M、时间1h、NaOH固体/丙醛(摩尔比)2/5,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收率可达98.4^。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合成了6种1-(2-苯并噻唑基)-3,5-二芳基吡唑啉化合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等确证了化合物结构。测定了化合物荧光性能,化合物发出450nm左右的荧光。探讨了化合物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该化合物发出448nm蓝光。  相似文献   

15.
含有杂环核的化合物 ,其数量占了数以百万计的有机化合物的一半 ,它在医药、农药、染料、高分子助剂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含有 3个杂原子的 1 ,3,4-噻二唑类杂环类化合物因具有除草、植物生长调节、防治水稻百叶枯、杀菌、驱虫及消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引人注目 [1~ 4] .该环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主要归因于噻二唑母核 .取代基一般在 2 ,5 -取代的 1 ,3,4-噻二唑杂环化合物的制法众多 ,而采用 1 ,4-二酰基氨基硫脲在酸性条件下环化 ,制得该类结构衍生物的反应 ,迄今为止报道甚少 .深入研究将各种生物活性基团导入噻二唑环母核 ,以制…  相似文献   

16.
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扑热息痛为原料,经甲基化、硝化、水解得到2-硝基-4-甲氧基苯胺,以水合肼还原后,再与乙基黄原酸钾环缩合得2-巯基-5-甲氧基-1H-苯并咪唑,总收率达66.7%。  相似文献   

17.
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液-液相条件下由邻甲基苯氧乙酰氯与5-芳氧亚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5-芳氧亚甲基苯氧乙酰胺基-1,3,4-噻二唑,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Cu(Ⅱ)-胺配合物的电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铜胺配合物可以键合O2,并催化O2的还原。Cu(Ⅱ)也能与1,1′-联-2-萘酚配合,但是配合物不能键合O2,不能催化O2的还原。所以铜胺配合物键合并活化了O2,具有模拟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标题化合物C22H17Cl2NO3的晶体由α-乙氧羰基-2,4-二氯肉桂腈、β-萘酚在TEBA存在下合成并经DMF与水的混合溶剂重结晶而得.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1.450 5(2) nm,b=0.903 7(1) nm,c=1.491 3(2) nm, α=90°,β=101.21(1)°, γ=90°, Mr=414.27,V=1.917 5(4) nm3,Dc=1.435 g*cm-3,Z=4, μ(MoKα)=0.362 mm-1,F(000)=85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44 44,RW=0.117 7.化合物分子中,原子C(1), C(2), C(3), C(4), C(5) 和O(1)形成一个六元环,该六元环中 C(1)C(2) 键长为0.134 6(3) nm ,表明为双键,此六元环为船式构象.  相似文献   

20.
在1-(2,5-二甲苯氧基)-3-溴丙烷与异丁腈的熔基化反应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生成物不经分离,直接水解,总收率可达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