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你猜,"长征六号"这次将多少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20颗人造卫星同时上太空人造卫星是人类在太空的"天眼"。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它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为人类服务。有了它们,人们可以洞悉地球上的许多秘密。  相似文献   

2.
正"木星是如何形成的?有着何种内部构造?它那巨大磁场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朱诺号太空船成功进入木星轨道,它将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木星的这些秘密。"2016年7月4日,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迎来历史性一刻,耗资11亿美元的木星计划进入紧锣密鼓的时段——2011年8月5日发射升空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哈希函数及Shamir的门限方案,提出了具有时间限制的动态秘密共享方案?方案中每个参与者秘密份额由自己生成,并且只需维护自己的一份秘密份额就可以共享任意多个秘密;秘密份额的更新具有时间限制,不需要秘密分发者的参与,参与者和秘密分发者无需同步更新,不存在通信量的问题;参与者的加入/退出不影响其他参与者秘密份额的改变,引起授权子集的增加时,计算量主要是秘密分发者进行的哈希运算;秘密份额的生成具有前向安全性;秘密恢复在有效期内对秘密份额进行验证,防止欺骗行为?方案的安全性基于大数分解?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难解性及Shamir的门限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7,(3)
新书上架《倒计时:航天器的历史》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推荐:本书详细地记录和解读了人类征服太空及航天器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为人们再现了美国和前苏联在发展航天科技过程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及科学家、宇航员们为之不懈奋斗的悲壮史实。在中国载人飞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要想了解人类征服太空和世界航天器的发展史,本书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和平 《科技潮》2008,(5):52-53
当你坐在电影院里观看最新的科幻大片时,经常会看到那激烈的星际战争场面,还能听到各种太空飞船爆炸的声音在你耳边此起彼伏。然而,如果当我们真的置身于星际战场中时,会不会听到电影里所表现的那样恢宏壮阔的声音呢?当行星大爆炸的时候,宇宙中真的会没有一点动静吗?外星人的声音是否在太空中回荡呢?人类能听见来自太空的声音吗?  相似文献   

6.
环球     
正哺乳动物在太空环境中能否正常繁衍生息?这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前沿课题。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宣布,首次在太空中实现小鼠的胚胎发育,并在全球第一次于地面上看到了小鼠胚胎在太空发育的清晰照片。?暗物质粒子真被"抓"过吗?"四大金刚"可能会给个说法。科学家们已有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是太空武器?中国的定义简明扼要:布置在太空轨道上的对地攻击或者对任何地方攻击的武器就是太空武器。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军事化还是有区别的。太空武器化的范畴应该小于太空军事化。例如,利用卫星开展的观测、情报、通讯、指挥等活动,不属于太空武器化范畴,但属于太空军事化范畴。那么什么是太空武器化呢?举例来说,布置反卫星武  相似文献   

8.
在无重力、超真空、高辐射的太空中,蚕能吐丝结茧吗?水仙还能开花吗?水还能沸腾吗?……快快跟我上太空,看看宇航员们都在做哪些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也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9.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是如何完成他们的吃、住、行呢?吃第一代太空食品是软管食品,它们只有三道菜:蔬菜汤、肝泥和黑浆果汁。1961年8月,前苏联第二位宇航员季托夫首先食用了这种太空食品。他在太空飞行了25小时,用餐3次。然而,软管食品的缺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访问结构上的多秘密共享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展多秘密共享的应用范围,基于Shamir的门限秘密共享方案,提出了一般访问结构上的多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与现有方案不同的是:一次秘密共享过程可以同时共享任意多个秘密;系统中各个参与者的秘密份额可以重用,其长度等于一个秘密的长度.分析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该方案降低了秘密分发算法和秘密重构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多个秘密的共享,提高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
莼洁 《科技潮》2005,(9):54-55
“九大行星”理论是否就此终结?太阳系中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多位科学家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2月中旬,美国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国国会在一次秘密简报会上被告知,俄罗斯正在实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计划,用于对付敌国卫星。对于此消息,俄立即表示目前无意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美方是在炮制“假新闻”,以推动国会共和党人批准继续向基辅提供军援。  相似文献   

13.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他们吃些什么东西呢?他们怎么进行娱乐活动呢?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个太空生活大揭秘。吃什么?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能吃到大部分地面上的美食,像火腿、炒鸡蛋、煎牛排。在飞行前8个月,宇航员们会品尝每一种太空食品,并选定自己想吃的,经太空营养专家审定后,交给食品厂加工、包装和贮存。在航天飞机上,每个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神州五号发射日期的渐渐临近,载人航天业已成为大众热门话题,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谁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他穿的宇航服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服有何区别?今年10月,这一切将见分晓。在这里,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仅有10多厘米厚的宇航服是如何集高新技术于一身,以及它是如何避免宇航员“迷失太空”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幸失事,不仅失去了7名航天精英和1架昂贵的航天飞机,也使得在机上进行的80多项重要科学实验(包括我国中学生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的实验)所获数据,几乎丧失殆尽,实在令人痛惜。于是有人提出疑问: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进行太空探索,究竟值不值得?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以来,开发太空领域已成为人类最迫切的愿望。但迄今人类在太空只能进行短时期的生活,最长纪录也仅200多天。那么,人类究竟怎样才能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美丽的“太空城市”、并长久地安居乐业下去呢? 目前,各国科学家们正在构想“太空城市”的各种蓝图,并探索性地实施可行性产业战略措施,以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全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好,这里是EDEN-ISS!—个由立志促进人类太空事业发展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我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南极,猜猜我们在这里研究什么?造火箭?不对,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恰恰是让太空事业减少对火箭运输的依赖。设计新的空间站?呃,有一点沾边了,再扩展一下思维,不光是空间站,还有未来的太空基地,我们能让它们变得更适合人类长期生活。哦喔喔,没错!就是那个——太空殖民……的食物研究。我们啊,在南极——种菜!  相似文献   

18.
参观完空间站,吃了太空食品,过足了航天瘾,现在,NASA向我们这些太空迷们发出了挑战——看我们能不能当一回太空工程师。挑战的内容是让你设计一艘太空飞船,去完成布置给你的任务。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可不能退缩哟,我们要应战……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我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为什么要在太空中建设发电站?发的电如何传输到地球上?空间电站将如何建造?本刊专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立研究员,请他畅谈人类的这个宏大设想。把电站建到太空中空间太阳能电站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王立:去年(2018年)正好是这个概念提出50周年。196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赛(Peter  相似文献   

20.
正羊老师:学习了《太空生活趣事多》,你觉得太空生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汪汪狗:有趣!羊老师:太空中有趣的事有哪些?机灵鼠:在太空里睡觉很有趣。因为在这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为了避免飘到别处去,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点点鸡:在太空里喝水很有趣。因为在这里,水失去了重量,不会往下流。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跳跳猴:在宇航飞船里走路更有趣。人稍一使劲就会飘到半空中——为了能平稳地走路,宇航员都穿特制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带网格的地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