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5年10月18-20日,教育革新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和浙江省人事厅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共同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0名,其中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代表36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等机构的国内代表80余名。大会共收到论文32篇。会议的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小洲教授。会议的主题为“教育革新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8-10日,国际大学评估专家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大学管理和评价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和来自中央教科所、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广东管理科学院等单位的国内知名评价专家31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外方代表10人。会议收到论文7篇,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小洲教授。会议主要围绕“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的原则、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收集、跨境比较、影响和前景提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21-23日,中意教育论坛“教育革新与学生发展”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意大利罗马慈幼会大学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5名,其中来自意大利的代表9名,分别来自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罗马慈幼会大学、特兰托大学和米兰圣心大学。国内代表16名,包括香港鲍斯高慈善基金会负责人,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的专家。会议收到论文16篇,其中意方8篇,中方8篇。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16-18日,由浙江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和德国成人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1世纪职业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提交论文16篇,会上报告12篇。与会代表31人,其中国外代表9人,大陆及港澳台代表22人,另有在杭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及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几十人旁听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21世纪继续教育的发展可能与方向、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扩大继续教育的形式、促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3-4日,由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全球大学创新联盟2007年会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来自全球大学创新联盟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联合国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等有关机构,日本大阪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成员大学以及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6.
<正>2014普洱国际教育论坛于2014年5月26~28日在云南普洱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创新应用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教育改革激发教学活力"为主题,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浙江大学与普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与普洱市教育局合作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进行了3大专题的报告与讨论,介  相似文献   

7.
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第2届创业和家族企业成长国际会议,于2006年5月18-19日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8.
正以"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为主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2017年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及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共同承办。会议旨在总结交流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推动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转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创新与公民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5月29-31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和浙江台湾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由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蓝志勇和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郁建兴教授共同负责。与会代表共47人,其中中国35人,美国3人,新加坡1人,英国3人,韩国5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与铁路行业单位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为例,阐述了校企联合建设教学资源的目标、原则和实施办法,根据实施效果得出校企共建课程教学资源是网络教育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4日,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世界大学网(WUN)、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联合举办的“知识创新与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共120多名代表与会,其中外方代表8名,分别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南安普敦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16~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图1)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刘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代表学会发表了致辞,对西南财经大学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魄力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对科技史课程的重视、教学方式表示了赞赏,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科技史、科技哲学领域学者深入交流的一个平台。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胡良贵代表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致辞。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浙江大学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香港)和浙江大学联合召开,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管理研究所承办。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吴次芳教授、浙江大学吴宇哲博士。与会外宾实到人数10人,中宾人数100人(其中港、澳、台学者人数10人)。会议收到中、外论文数94篇,国外论文14篇,国内论文80篇,论文集由香港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962—367—49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师资培训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一些教师对目前课程教材改革的模糊认识和疑虑思想,阐述了教育学院应及早地建设与课程教材改革相关内容的培训课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与创业,政策与实践”中澳学术会议于2001年11月7~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技术创新方法论、组织学习、创新型组织、技术战略、高科技企业管理等。会议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RMIT)联合举办,会议学术负责人为马庆国教授和Peter Sheldrake教授。参加本次会议的中外代表共35人,其中澳方代表为3人,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外方论文8篇。会议论文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6日,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地区产业组织与现代经营”中日双边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的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祥荣教授。共有24位中方学者和7位日方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中方论文20篇,日方论文12篇。经过会议主办方学术委员会的讨论审核,遴选出其中14篇论文(中方10篇、日方4篇)编辑成《研讨会论文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14—17日,由国际生物数学学会与中国生物数学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朱军副校长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的“国际生物数学学会与中国生物数学学会联合会议”在杭州浙江大学举行。生物数学学科是生物学与数学之问的边缘学科,以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生物学问题,并对与生物学有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师范大学,特别是以政治教育学院为例,梳理多年以来《逻辑学》课程从知识传授到思维训练、从理论知识的习得到思维方法的掌握、从逻辑知识的把握到逻辑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从理论学习到运用研究的改革历程,总结《逻辑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组织心理和社会行为"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7月11~12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倡办,并获得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会议联合举办单位是:浙江大学、中国心理学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0-11日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系联合组织的研究项目在浙江大学民营研究中心举办了“另一种东亚模式:私营部门的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本会议由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东亚项目共同资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系、Michigan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花旗银行中国区等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中、外宾实到人数27人,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5人,中国大陆地区20人,香港地区2人,会议收到论文共1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