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天津宝成集闭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其典型经验就是“跟踪培养”,对高职院校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场营销专业实行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高技能人才。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难以满足不同企业多种营销岗位的要求。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重在解决实战技能的问题,而实行产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正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模式,在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各种职能有机统一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联系重庆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学校在教育理念的确立、培养模式的构建、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的主要成效,为地方高校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鉴于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河南科技大学构建了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平台、学生素质拓展与科研训练平台、教育资源条件保障平台,营造了产学研结合学科专业环境、研究环境和开放环境,进行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探索形成了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教学型院校对实施产学研结合办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存在认识上与政策上的差异性、运行上的不规范性、与客观实际的不协调性、管理上的松散性等。笔者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对教学型院校如何把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和针对学校与学生、工厂与企业的政策法规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浙江万里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发面向行业和服务地方的特色课程与实践项目、共同组建实践教学平台、以产学研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法等多方面介绍了产学研结合在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并就管理体制的创新及激励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要使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取得成效,必须开辟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动力。我们尝试着通过构建下面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投入到常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该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探讨了高职高专教育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外延、动力机制及几种模式,介绍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产学研结合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提出了深化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结合是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特色,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出路,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在当前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内涵是利用高职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将学校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与企业生产场所实践技能培训为主两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培养企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由于高职学院和企业的具体条件不同,决定其合作模式是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内容是:(1)加强专业建设;(2)推动职业培训合作;(3)加快科技开发合作;(4)增加学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1.
赵珺  曹晓丽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6-117,12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教)、科研(科)和生产实践(企)是产学研合作的手段和方式。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对食品专业教科企合作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时代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蓬勃发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生产一线对测绘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在分析归纳传统人才培养弊端及解决措施的基础上,基于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并借鉴国内成功经验,探讨了依托西南山区典型测绘项目并体现信息化测绘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构建的改革实践,主要包括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设计、虚实结合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结果有助于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科技能力优势与社会优势资源结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机构,深化对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认识,对我国科技创新、国富民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区域经济自主创新;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推进大学科技园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出了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旅游高等教育是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职业特征,并随着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及对高素质旅游人才需求而产生、发展,本文基于旅游业发展及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前景,提出现代旅游高等教育应注重专业和职业相结合、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三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中介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条核心线索作为切入点 ,依据与几个关键词有关的基本原理 ,澄清和纠正对素质教育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几种误区 ,并达成对两者关系的全新认识 ,从而为兼具目的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重构 ,提供了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完整的框架 .  相似文献   

16.
开发老龄人才劳动资源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老龄人才作为一种劳动者,在与生产资料和用人单位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表现为就业、薪酬、教育培训等社会层面和劳动方式、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自然层面的问题。在开发体系研究中,通过设立弹性退休制度、提供系统的老年就业服务、设计符合老龄人才岗位、进行再教育和培训、设计中等薪酬水平和高福利、实施"双保险"的劳动保护、加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途径,共同开发老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全球人工智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存量与人才质量竞争,关键是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竞争,根本是人才培养制度也即高质量人才持续输出能力的竞争。面对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存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和人才流失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条目,从人才培养的研究维度对四国人工智能人才政策的特性进行归纳性分析与比较。研究显示,四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具有高度共性特征。一是重视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二是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重视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五是产学研合作育人。但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异,如美国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数据环境建设、公私合作育人等方面有较好的经验;英国更加关注人工智能人才的数字理解能力培养;加拿大将培养、吸引和保留人工智能人才,构建完整的人才生态系统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共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职能。针对中国面临的人工智能人才问题,建议在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建设、人工智能人才概念界定、人才培养伦理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生态系统完善5个方面进一步健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不能脱离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这一大前提。在一个社会不同层次高校人才结构框架下,重点剖析了二本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指明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创新培养的基础,需改革为传授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学生科研是创新培养的提升,要求学生掌握一套科研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托导师科研团队的高层次课题衍生出学生的创新项目,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孵化团队转化为创业项目,这2种团队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是微调形成合理分工。最终构建起适用于该层次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学者和专家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研究了地方性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模式,阐述了在实践中的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工科院校发展必须面向产业现代化的原因;然后讨论了工科院校应采取"科研、学科和专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面向产业现代化;最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改革措施。该文为我国工科院校面向产业现代化如何改革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