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研究以农村家畜粪便和有机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设计了6个不同组合的农村有机废弃物作为基质混入土壤,同时引进日本“大平二号”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进行盆养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对农村有机废弃物的减量效果为:3组>2组>1组>6组>5组>4组.蚯蚓分解处理未预处理有机生活垃圾的生物降解率最高,达到75.688%.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和日增值倍数在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最低,在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最高,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中蚯蚓日增重倍数是0.139,日增值倍数0.177.不同基质的土壤中,有机碳、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增加,有机质、C/N比降低,未预处理的有机生活垃圾组合pH增加,其余各组合均有降低;本试验结束后各组合蚯蚓体内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超过其作为饲料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药渣为堆肥填料,蚯蚓粪为堆肥辅助菌剂,设计了A,B,C,D共4个处理组,进行好氧堆肥发酵.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含水率、有机质、N H+4 N、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确定蚯蚓粪在药渣与污泥混合堆肥中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采用处理C,即污泥∶药渣∶蚯蚓粪(w/w/w )=6∶3.6∶2时,堆肥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接种法,就畜粪、木屑混合物蚯蚓堆肥过程中影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生长的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蚯蚓接种密度为16~40mg/g范围时,相对有利于蚯蚓的存活、繁殖、生长及基质消耗,接种密度过高(64mg/g)会显著降低蚯蚓的繁殖率、个体平均增重和基质日消耗量;低湿度(60%)对蚯蚓的存活、繁殖、增重生长及基质消耗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高湿度(80%)亦会抑制蚯蚓的繁殖和基质消耗,但对蚯蚓存活及增重生长无明显影响;低温(10℃)和高温(30℃)均会抑制蚯蚓繁殖,但低温和高温对基质的消耗减量却分别具有抑制和促进效应;木屑配比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蚯蚓个体增重,但高木屑配比则有利于基质的减量消耗和蚯蚓繁殖.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6):891-896
试验用作物秸秆与活性污泥混合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研究了活性污泥与麦秸、玉米秸和稻草高温干式发酵的产气规律,加N素调节碳氮比(C/N)及添加生物炭对产气的影响.利用作物秸秆与活性污泥投加量1∶1,厌氧发酵原料总固体(TS)20%,在55℃下厌氧发酵.试验数据表明:1)产气从第5 d产气量开始增加,峰值均出现在第6~9 d,发酵15~25 d产气较为稳定,随后产气量缓慢下降.厌氧发酵7 d时,沼气中甲烷含量均能达到60%左右.按厌氧发酵时长45 d计算,稻草的产气量最大,单位TS累积产气量达到413.7 mL·g~(-1);玉米秸和麦秸的单位TS累积产气量分别为365.2 mL·g~(-1)、345.2 mL·g~(-1).2)调节发酵液的C/N至30∶1,可有效缩短沼气启动时间1~2 d;在沼气发酵微生物活性较低时,表现最为明显,可缩短沼气启动时间≥3 d且累积产气量最高可提高44.9%.3)在厌氧发酵液中添加4%(按发酵秸秆干基计算)的生物炭,并调节发酵液的C/N至30∶1,对麦秸厌氧发酵产气而言,累积产气量可提高38.5%,玉米秸和稻草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提高6.2%和8.0%.  相似文献   

5.
立体农业     
一、种、养、用结合(一)作物秸秆、渣屑的利用:利用作物秸秆、渣屑,加工制作培养料,栽培食用菌;把食用菌采摘后剩下的废料,生产菌糠饲料,饲养畜禽;再把畜禽的粪便倒入沼气池产沼气,作燃料;用沼气渣喂蚯蚓,蚯蚓作为鸡的蛋白质饲料,或把沼气渣直接作肥料.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1988—1991年先后对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草坪蚯蚓分布、种类和数量增长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9种蚯蚓,属2科、2属.推导出大面积运动场草坪蚯蚓增长模型和理论方程,为驱除草坪土壤中蚯蚓提供了依据.筛选出X88—Ⅰ驱蚓药,草坪驱蚓率平均86.3%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秉氏环毛蚓(Pheretima pingi)为实验动物,通过比较秉氏环毛蚓在不同的密度、含水量、温度及酸碱度梯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分析蚯蚓繁殖所需的最佳条件,探讨蚯蚓人工养殖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条件是饲养密度为106条/m2、温度为24℃、土壤含水量为20.00%和pH值为6.6.因此,蚯蚓的人工养殖需要提供合适的生长密度、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凋落物与蚯蚓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不同粒径团聚体中C和N含量的影响,为改善杨树人工林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东台滨海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设置野外固定试验样地,共设置6个不同处理,即对照(CK)、杨树凋落叶表施(T1)、杨树凋落叶混施(T2)、接种蚯蚓(T3)、杨树凋落叶表施+接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用水蚯蚓(A)、鸡蛋黄(B)、自制料(C)等3种开口饵料对虹鳟进行生长试验,试验时间为15d,测定其体长、体重、成活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开口饵料对虹鳟生长、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开口饵料可影响虹鳟生长,但各饵料组间虹鳟仔鱼的全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体增重差异不显著;A组成活率最高达62.0%,B组成活率为51.5%,C组成活率为51.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滤纸接触试验和人工土壤试验方法,以48h、7d和14d为试验周期,研究重金属汞(Hg)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滤纸接触试验空白对照组和人工土壤试验空白对照组的试验生物没有死亡,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滤纸接触试验 结果表明Hg对蚯蚓经皮暴露的48h-LC50值大于1.0 mg/cm2。采用人工土壤法暴露7d和14d时Hg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55.97 mg/kg和143. 67 mg/kg,且随Hg浓度升高蚯蚓的死亡率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蚯蚓的死亡率可以作为对土壤中重金属Hg污染进行定量表征的一种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达到使用不同吸附剂对溶液中罗丹明B进行去除比较以及方便研究者参考借鉴的目的,本实验分别采用大豆秸秆灰和香蕉皮粉作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罗丹明B。结果表明,用水处理过的大豆秸秆灰和用1 mol·L-1 HCl溶液处理过的香蕉皮粉作为吸附材料,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吸附过程中,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2.5 mg·L-1、pH为7、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剂投入量为2 g·100 mL-1时,去除效果最好,但是不可多次使用。大豆秸秆灰和香蕉皮粉对罗丹明B的最佳去除效果可分别达到93.7%、92.1%。  相似文献   

12.
凤尾菇肉肥味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是具预防癌症作用的食用菌.本实验采用垃圾遗弃或燃烧的稻草和棉籽壳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配置了5个实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每个处理5个重复进行了栽培实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组优于其它组,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的重量也较大,生物转化率最高为42.42%.用稻草、棉籽壳部分代替木屑栽培凤尾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辽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污泥为研究对象,运用一套自制的适用于小体积发酵装置对污泥进行了高温好氧发酵堆肥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对堆体温度、含水率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获得了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最优化组合.研究表明:通过室外通风晾晒并与调理剂混合,有利于调整生污泥水分,促进堆肥顺利启动;锯末、稻壳及稻草秸秆三种调理剂的调理效果次序为锯末>稻草秸秆>稻壳;污泥、调理剂、回流污泥最佳混合比为3∶2∶3;最后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得出堆肥污泥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蚯蚓在不同生活污水污染土壤中的生长与繁殖情况,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蚯蚓的存活率不断下降。洗涤灵污水污染土壤中蚯蚓的存活率整体上高于洗衣粉污水。洗涤灵污水对蚯蚓平均体重的影响低于洗衣粉污水。洗涤灵污水污染土壤中蚯蚓的繁殖率整体上比洗衣粉污水的要高。两种污水污染土壤中蚯蚓的存活率、增重和繁殖率都是随着污水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本研究可为利用蚯蚓对生活污水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稻草浸泡液的抑藻效果与抑藻活性组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XAD树脂固相萃取和GC-MS解析,研究了不同降解方式和降解时间的稻草浸泡液中的控藻活性组分与抑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草本身存在抑藻活性物质,低温浸泡4天的无菌稻草液在2.5g/L投加量下,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达到了69.3%。好氧和厌氧降解稻草浸泡液均可抑藻效果,如厌氧和好氧浸泡15天的稻草液在1.5g/L浓度下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分别为83%和81%。通过GC-MS检测,稻草浸泡液的活性物质组分主要有萘胺类、酯类和酚类,其中最为典型的酯类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以及其衍生物。随着稻草降解时间的延长,浸泡液中存在的有机物组分的种类与含量均有所减少,尤其好氧降解处理方式更为显著。稻草浸泡液抑藻物质和抑藻效果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稻草秸秆压缩研究及制粒机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但稻草秸秆属于粘弹性生物物料,自身密度小,不利于运输和储存,影响其深加工或二次开发利用.而秸秆压缩燃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压缩比,方便运输和储存,同时改善了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了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稻草秸秆纤维物料的压缩特性、生物质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因素,总结出了一种较好的稻草秸秆压缩成型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基于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设计了一种平模压缩制粒机械,并对不同粒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秸秆进行了压缩制粒成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制粒机械,能降低能耗、减少磨损,有着较高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稻壳和稻草的热重-质谱分析及其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对比研究了氮气气氛中稻壳和稻草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20℃/min时的热解行为,分析得到了稻壳和稻草热裂解过程产生的小分子气相产物(CO,CO_2,CH_4,H_2)随温度和升温速率变化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稻壳和稻草的热解过程可分为脱水干燥预热解阶段、挥发分析出快速热解阶段和残余物裂解炭化阶段;稻草热解总失重率约为75%,稻壳约为55%,而且稻草的热解特性指数高于稻壳;稻草热解释放生物质燃气主要成分(CO,CH_4,H_2)的离子流强度明显高于稻壳;用Coats-Redfern法计算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挥发分初始析出温度均是稻草稻壳,这与实验结果吻合,表明相同条件下稻草的热解性能优于稻壳.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是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之一,具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特点,作为今后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固定床气化炉进行改进,研制了上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作为秸秆等生物质的气化设备,研究和开发高效率气化设备。针对水稻、油莱和棉花等3种生物质秸秆气化应用表明,气化效率分别为73.2%、75.5%和77.8%,符合Q/BDl-2013产品标准的要求,气体主要以H2、N2、CH4、CO和C02等为主,并含有少量的C2H2、C2H4和C2H6等,锅炉烟气中的SO2、NOx、烟尘排放浓度和黑度均达到GBl3271—2001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不需对锅炉烟气中污染物进行治理就可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凤尾菇栽培料主要成分是木屑,试验采用稻草、茭白鞘叶代替部分木屑栽培凤尾菇,用不同的栽培料配方栽培凤尾菇,共设置7个试验组,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方对凤尾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中配料以木屑、稻草、茭白鞘叶以合适比例混合为基料时,凤尾菇产量最好,生物学效率最高为32.24%。  相似文献   

20.
以稻草、木屑、树叶为填料,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TN、NH4^+N和NO3^--N的变化,研究了填料对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堆体的温度升高快,高温期持续的时间长,有利于污泥堆肥的快速腐熟和灭菌;堆肥初期,堆体NH4^+-N含量逐渐升高,14d时达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在堆肥结束时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NO3^--N含量在14d后逐渐升高,仅以木屑或树叶作填料的堆体,其水溶性NH4^+N,NO3^-—N含量均较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的堆体低;堆肥后堆体的全氮含量降低,仅以稻草为填料的堆体,其氮损失率最高,木屑能降低氮素的损失;氮素的损失80%发生在堆肥的前期28d,此阶段应采取措施降低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