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娟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118-1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理论建构,在获得就业能力的理论建构后,据此并参考相关量表,编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问卷,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了职业形象品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技能三个维度,26个变量因子的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社会体育相关专业岗位率低,改行易业现象普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从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导致目前就业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校三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入手,调查分析当前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校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发展对策,以期为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玉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91-93
社会发展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21世纪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体育能力培养,将加大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扩大了他们施展专业能力的空间。本文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7-8,17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体育学院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表现出就业区域相对集中性、就业部门体现分散性和就业岗位市场导向性等特点,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剖析其成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提供理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茜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3):122-124,128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不断培养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专业人才,文章针对当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应对措施,对指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的毕业生所需的实践职业技能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针对此情况本文提出了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解决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相对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湖北师范学院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对我院社会体育专业2007~2013届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体育领域相关工作的岗位率较低,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社会体育领域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针对这一现状,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因素方面深入探讨导致目前就业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台阶的构建原则及其依托的环节与能力台阶指标,同时从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实践管理、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但现实却存在着大量学生实践能力低效或无效培养的事实。目前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关注学生实践能力何以能发展、怎样发展,学校提供怎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社会评价的缺位是体育教育评价失真的根源之一;在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体育教育社会评价机制的培育和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利于完善我国体育教育社会评价机制,促进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吉林省普通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与现状、课程设置、招生就业、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我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吴登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3):84-85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体力水平,培养人的现代意识,加强人们的竞争观念,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有利于现代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育人实施体系,包括实现一个目标、强化两种素质、建好三支队伍、提升四种能力、抓好五个组织等。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应不断加强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和突出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林颖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9):169-171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通过剖析大学生就业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能力。从就业能力的角度分别就培养全程性就业意识、建立就业能力指标体系、依托企业、行业形成就业互补极三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以期反向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着手探索解决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潘晓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4-46
分析概述我国体育市场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根据体育市场的特点,对培育与开发我国体育市场的可行性作了分析,从而提出市场培育与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职业生涯概念,阐释了雇员的职业生涯不必再限定于一个组织中按照科层阶梯发展,并且指向产生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的现代职业生涯的研究。无边界职业生涯吸引人们去关注新的就业环境、就业特征、职业生涯路径。面对新的社会变动,女性作为在职场中本来弱势的群体,通过就业能力的培养,她们可以实现其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社会化是教育目的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高校的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如何进行社会化做了分析,认为高校体育社会化必须为提高健康水平、竞技体育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