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按承载力控制的设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桩间土和CFG桩的实际承载力的问题,根据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和CFG桩的变形受力特性以及储罐基础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沉降控制的储罐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根据复合地基沉降与不同加固深度和不同置换率的关系,按复合地基的允许沉降,确定某一经济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方案,并验算复合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从而实现优化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路基的关键技术在于控制其沉降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有限元可以模拟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状态。结合工程实例,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不同垫层和路堤厚度、水泥掺量、桩径和桩间距的复合地基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工况下的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3.
石灰桩在非均匀地基上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导出了非均匀地基上石灰桩的设计计算公式,提出了非均匀地基上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实用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成功的工程实例,实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石灰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石灰桩的诸多作用机理中,桩体置换作用和桩间土的挤密作用是使石桩复合基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介绍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超长桩箱(筏)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和共同作用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超长桩的持力层问题,差异沉降太大的处理办法。通过研究超长桩箱(筏)基础的变形机理,提出新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最后本文明确提出了用容许沉降控制的超长桩箱基础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以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展开半径的关系,在基于碎石桩与桩周土的竖向位移相等、侧向变形协调与连续的条件下,利用弹塑性理论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推导出了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的系列解析算式.算例表明,作用在复合地基上的荷载、碎石桩所分担的荷载及加固区压缩量与桩周土塑性区半径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将模型试验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加固区压缩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未超过5%.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机理,在常规复合地基加固区、软弱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对比,提出复合地基加固区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沉降的方法.阐述了大桩距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计算公式和具体计算步骤.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将大桩距复合地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沉降变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明华;刘猛;马缤辉;龙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6):2007-2014
将桩网复合地基中的水平加筋垫层视为弹性薄板,垫层下的竖向桩体及桩间土体视为不同刚度的弹簧体系,基于Filonenko-Borodich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抗弯、拉作用,根据静力平衡建立薄板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并利用Bessel复变函数推导出相应的挠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考虑桩土变形协调,推导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的计算公式。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对某工程算例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基于本文方法,探讨分析加筋垫层复合弹性模量、筋材拉力、桩土刚度比等因素对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刚度比、加筋垫层复合弹性模量及格栅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