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改善大豆蛋白/聚乙烯醇(SPI/PVA)共混薄膜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把尿素/三乙醇胺复配增塑剂,与大豆蛋白(SPI)/聚乙烯醇(PVA)经溶液共混成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紫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的最佳含量为40%,加入复配增塑剂后,SPI/PVA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熔融温度、热稳定性降低,拉伸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尿素/三乙醇胺为复配增塑剂的方法,将大豆蛋白(SPI)与聚乙烯醇(PVA)经溶液共混流延成膜,并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紫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的最佳含量为40%,加入复配增塑剂后,SPI/PVA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降低,拉伸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功能织物强力机等实验仪器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断裂伸长率也随之增加;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逐渐下降,而其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为100%时,即纯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碱溶酸沉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种精制大豆蛋白产品。该蛋白纯度高(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具有溶解  相似文献   

5.
在大豆蛋白质纤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并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表明,Cibacron FN和Cibacron LS两种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而Lanasol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中不同亚基组成对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采用东农47(Wild对照)、α亚基缺失型(α-lack)、α′亚基缺失型(α′-lack)以及α、α′双亚基缺失型[(α+α′)-lack]的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4种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组成,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不同亚基组成的大豆分离蛋白薄膜,探究不同亚基组成对薄膜流变行为、微观结构、机械强度、耐水性、屏障特性、热稳定性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组成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均有不同影响,与α亚基缺失和α、α′双亚基缺失相比,α′亚基缺失对薄膜结构和功能特性影响最为明显。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Wild薄膜,α′亚基缺失加强了蛋白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α′-lack薄膜β折叠含量减少到27.84%,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到16.83%和13.84%。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α-lack和(α+α′)-lack薄膜纹理形貌较散乱疏松,而α′-lack薄膜无明显气泡且具有平整致密的网络结构。流变特性分析结果发现,α亚基缺失会降低成膜强度,而α′亚基缺失会明显提高膜液的G′,使α′-lack具有更好的潜在成膜能力。与其他3种薄膜相比,α′-lack薄膜具有最大的抗拉伸强度2.31 MPa,最小的水分含量(9.54%)和水溶性(30.81%),最低的水蒸气透过系数[21.89 g·mm/(d·m2·kPa)],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可见光阻隔特性。α′亚基的缺失能显著改善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微观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结果旨在为生产高成膜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低乳化剂含量的核壳结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粒子,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热重分析仪(TG)和水接触角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结构复合乳液粒子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核,聚丙烯酸酯为壳;复合乳液中乳化剂含量为丙烯酸酯质量的0.9%,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凝胶率增大,反应转化率降低,纳米二氧化硅大量存在于凝胶物中;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与水的接触角变小,复合乳液胶膜热稳性优于纯丙胶膜。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旭清 《科技资讯》2007,(11):106-107
大豆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最高,约40%,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接近或高于FAO/WHO建议的理想构成,高于FNB标准,不同加工方法对大豆蛋白的必须氮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并且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很高,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在人们的膳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人们可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将脱脂豆粕加工成各种大豆蛋白制品,如:浓缩大豆蛋白、分离大豆蛋白、组织化大豆蛋白等。大豆蛋白由于有许多优良的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体系中,如:肉类食品、焙烤食品、乳制品、饮料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肉制品。  相似文献   

9.
大豆提供了具有良好营养和理化特性且低成本的蛋白质来源。在大豆加工产业链中,大豆蛋白和大豆肽是非常重要的延伸产品,因在预防和缓解某些疾病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其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产工艺、生理活性,同时论述了大豆蛋白的食用安全性及加工特性。分别比较了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肽的现存工艺及新工艺的差异,提出了新工艺的优势和特点,为大豆蛋白和大豆肽的生产加工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重点介绍了大豆蛋白及大豆肽的生物活性,包括降血脂、调节免疫力、改善骨质疏松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并对新的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大豆蛋白加工特性中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和组织化进行了介绍,特别对于组织化大豆蛋白(人造肉)国内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大豆蛋白纤维膜代尔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功能织物强力机等实验仪器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增加的趋势,断裂伸长率也随之增加;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项破强力随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逐渐下降,而其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莫代尔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为100%时,即纯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豆分离蛋白/二氧化硅杂化溶胶,并应用于水性聚氨酯的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二氧化硅/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二氧化硅和水性聚氨酯间发生了多层次的氢键作用,以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溶失率为指标,研究了各组分混配比例对共混膜力学性能及耐溶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接触角、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讨论了共混膜的亲水亲油性、耐热性能,以及膜表面的形态形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二氧化硅添加量为6%(质量分数)、两者之间质量比为1∶1时,改性膜的力学性能最优,耐溶剂性随添加量增加而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酶解-超滤制备大豆改性蛋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按一定比例混合脱脂豆粕和反渗透水,混合液在pH8.0及室温下连续搅拌40min,再经离心去渣得到大豆蛋白提取液,将提取液在适当的条件下酶解-超滤,截留液经冷冻干燥得到大豆改性蛋白,所制得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从52.6%提高到78%以上,回收率大于8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Alcalase 2.4L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碱性亚基,经fungal protease concentrate改性的大豆蛋白主要含glycinin的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  相似文献   

13.
氘化、氟化对塑料光纤损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rse势能理论,计算了不同化学键C-X(X分别为H、D、F)的振动吸收损耗,发现在波长小于3000nm时,C-H键的损耗最大,C-D键的次之,C-F键的最小;在波长大于3000nm时,C-F键的损耗超过C-D键的,因为塑料光纤本征损耗主要是C-H的振动吸收损耗,如果用D、F替代塑料光纤材料中C-H的H,C-X在可见光区及红外光区的振动吸收损耗就能显著降低,利用氘化、氟化的聚合物材料可制备出损耗小于10dB/km的低损耗塑料光纤,研究结果为降低塑料光纤损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实验在无机化学实验中成功率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产率,实验通过L 9(34)正交设计,应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索了实验中4个因素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活性炭与反应物的质量比和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对三氯化六氨合钴(Ⅲ)合成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的最佳水平组合,其结果为水浴温度60℃,水浴时间20 min,活性炭与反应物的质量比3.6%,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6%。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产率为56.79%,达到最大值。其中水浴温度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最显著,活性炭与反应物的质量比和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对合成产率无显著影响,二者水平可在实验设计范围内选取。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维轴对称的仿真方法对JHC实验中的第二级MILD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燃料体积流量不变时,掺氢比对甲烷-氢气湍流扩散火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掺氢比增加,燃料与氧化剂的混合程度逐渐提高,混合气体的总流速及其径向分量不断减小,火焰锋面逐渐向氧化剂侧倾斜,OH自由基的最大质量分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燃烧温度方面,虽然MILD燃烧主要放热反应区域内的燃烧温度随掺氢比的增加不断增大,但当掺氢比大于20%时,掺氢比的进一步提高对最高燃烧温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以硬脂精为载体材料,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包载布洛芬的固体脂微颗粒(SLM),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SLM载药体系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和卵磷脂/牛胆盐是制备硬脂精SLM的较好的稳定剂.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稳定剂在布洛芬含量增大时对硬脂精SLM的稳定效果,发现当布洛芬含量达7%(质量分数,下同)时,以卵磷脂/牛胆盐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开始发生聚集;而对于以PVA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当布洛芬含量增加到25%时,SLM体系仍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文中还基于对稳定剂分子特征以及载药体系微观结构的分析和介观模拟,从理论上解释了稳定剂的稳定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硅铁、硼砂、碳酸钠三种不同添加剂对钛精矿固相碳热还原行为的影响.对这三种添加剂的TG,DTG,DS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铁会使钛精矿在还原过程中的失重率减少;而碳酸钠和硼砂会使钛精矿在还原过程中的失重率增加.三种添加剂都可以使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的温度降低.碳酸钠和硼砂可以显著提高其最大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013%/min和018%/min;硅铁使最大反应速率降低.其强化还原机理为硅铁为反应提供一定热量,提高了反应体系的温度;硼砂促进还原过程中反应物的传输;碳酸钠可以增强碳的气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2SO3)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在改变蛋白浓度,甘油、Na2SO3含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油含量对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并且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最佳成膜配方.即: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0%,增塑剂浓度2.0%,还原剂浓度0.1%.此条件制得的蛋白膜成膜性能较好,抗拉强度可达7 418.62 g,厚度为0.97 mm,透光度0.131,水蒸气透过率20.06g/(h·m2),透氧率0.93 g/(h·m2),二氧化碳透过率3.88 g/(h·m2).  相似文献   

19.
在天然橡胶(NR)中引入杜仲胶(EUG),以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受阻酚AO-80(质量比为25∶20)为阻尼相,制备了NR/EUG/ENR/AO-80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常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损耗因子与较宽的阻尼温域,当NR与EUG的质量比为60∶4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损耗因子峰值,并且随着EUG含量的增加,总体上复合材料在常温范围内的储能模量逐渐增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出现在-60℃附近,并且随着EUG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开始出现EUG结晶的熔融峰,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逐渐增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断面较为平整,ENR改善了两相的相容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NR与EUG两相之间具有明显的分界。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表现出高柔性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了Ti9.6V86.4Fe4储氢合金中掺入10%(质量分数)的Ti0.9Zr0.1Mn1.5进行复合球磨对其相结构及储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Ti9.6V86.4Fe4铸态合金具有单一的体心立方(BCC)结构固溶体相,当添加10%的Ti0.9Zr0.1Mn1.5复合球磨后,复合物由BCC主相和C14型Laves第2相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表明,Ti9.6V86.4Fe4合金粉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Ti0.9Zr0.1Mn1.5微粒.储氢性能测试表明,Ti9.6V86.4Fe4中掺入10%的Ti0.9Zr0.1Mn1.5复合球磨后,虽然室温最大吸氢量(质量分数)从3.86%略微降低至3.61%,但其有效储氢量(质量分数)由2.01%提高到2.11%,活化性能和P-C-T曲线平台特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