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浆管道运输是一种将煤粉和水混合制成煤浆,然后通过管道将煤运到需煤地区的运输方法。煤浆运到目的地后,用户将煤浆脱水用作燃料或其他动力能源。在美国,煤浆管道运输技术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但只是在最近十多年来才得到普遍的重视。这是因为世界石油储量日趋减少,用煤作为基本燃料或化学原料的重要性日渐增加的缘故。就美国来说,尽管铁路和公路运输相当发达,但预计到1985年也会出现运煤能力不足的局面,所以有关方面正在深入进行各种新的运输方法的研究,在所研究的各种方法中,一般认为管道运煤是最有前途的一种,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经  相似文献   

2.
在融合无线传感器的RFID系统中,能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资源。通过基于轻量级MAC协议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采用自适应机制和自适应功率控制机制实现了节能的目标,并因此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的防碰撞算法,通过有效的防碰撞方法,缩短了传输时间,明显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于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输入信号的波形及平均功率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信号能量的传输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该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输入信号波形及平均功率的变化对信号能量传输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选择方波、正弦波和三角波三种典型波形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行横、纵向全面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同一种波形的输入信号的能量传输效率是相同的,不随信号输入功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不同波形输入信号的能量传输效率是不同的,且方波、正弦波、三角波三种波形信号的无线能量传输效率比为2.622∶1.768∶1.  相似文献   

4.
煤浆燃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综述煤浆燃料的发展和技术特征,介绍了水煤浆、油煤浆、甲醇煤浆等处于能源改型中的代油煤基料浆,介绍了煤质、添加剂,煤粉粒度分布对形成稳定煤浆燃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熊楚安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3):237-240,251,202
煤浆质量分数是影响油煤浆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研究了煤浆质量分数对内蒙古胜利褐煤与液化起始溶剂和循环溶剂配制成的油煤浆的流变特性和表观黏度的影响。采用NXS-11A型旋转黏度计测量煤浆体系在30~70℃时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应力和表观黏度,绘制煤浆体系流变曲线和黏度曲线,分析了流变和黏度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胜利褐煤起始溶剂油煤浆和循环溶剂油煤浆都符合宾汉流体的特征;油煤浆体系的塑性黏度、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都随煤浆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煤浆的表观黏度与煤浆质量分数之间呈指数增长型关系,当煤浆质量分数超过一定数值范围后,煤浆体系的表观黏度会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难以处理的现状,利用蒸氨废水和煤泥制备水煤浆,并与自来水、不同处理阶段的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浆进行对比,分析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结果表明:蒸氨废水与煤泥制备的水煤浆的稳定性、流变性、发热量均优于自来水,且前者添加剂用量比后者减少0.4个百分点;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和氨氮对煤泥的成浆性有一定的分散稳定作用;添加剂用量一定时,厌氧池出口水样与煤泥制备的浆体的流变性最优。该研究为焦化废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CO_2管道运输系统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重要环节.将线性鲁棒优化方法应用于CO_2管道运输费用设计,建立其鲁棒优化模型,解决了管道运输系统不确定性优化问题,使优化结果更为合理.提出的方法合理配置了管道入口压力、管道内径、壁厚、中间泵站数量,降低了CO_2运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优化设计方法相比,运输系统鲁棒优化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管道安全运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双鸭山煤油煤浆的流变特性,采用旋转粘度计分析了在30~70 ℃煤颗粒的直径、煤浆质量分数、煤浆温度以及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双鸭山煤油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双鸭山煤油煤浆体系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定律模型;当煤粉颗粒直径增大时,煤浆的流变指数n值增加而稠度系数K值减小;随着煤浆质量分数的增大,煤浆的K增大,n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减小;随剪切速率的增大煤浆体系的表观粘度值减小,煤浆体系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管道运输是一种新的运输方法。它运输的物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精矿石和化工制品等。但是目前除石油和天然气外,运输其他物品还处于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一种新的烟气脱硫方法煤浆法,介绍了其脱硫原理,与传统脱石灰/石灰石法相比较具有的优点,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1.
煤水浆触变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水浆是一种具有触变性的固液两相悬浮体,鉴于过去对触变性仅能进行一般的定性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而且准确可靠的定量试验研究方法,分析了利用这种试验方法所得出的大量试验结果,并讨论了对煤水浆触变性有着明显影响的三种因素(剪切速率、煤水浆浓度和温度)及其具体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解决无线通信系统的能量消耗问题,以分布式天线系统单小区为模型,提出了一种将天线选择和功率分配技术相结合的最大能量效率优化算法(max-ANPO-EE算法):通过选取用户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天线后,利用拉格朗日函数和次梯度得到各个天线的最优发送功率,从而推导出相应的能量效率性能表达式,得到最优的能量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用户和天线随机分布的单蜂窝小区网络内,max-ANPO-EE算法能获得比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无小区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都是未来6G的使能技术。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SWIPT)技术在进行信息解码的同时收集能量,与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优势互补。文中基于SWIPT研究无小区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中的能量效率问题,通过联合优化功率分配系数和SWIPT的时隙切换(Time Switching, TS)系数,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为了最大化能量效率,采用布谷鸟算法设计功率分配系数。考虑一种特殊情况,将所有终端的TS系数设置相同,进而推导了最佳TS系数的封闭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几种已有方案,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利用有机废水制备煤浆的新方法来处理有机废水,这在环保、节约工业水资源、利用可燃废物质方面有着现实的经济意义,试验表明,外混式高压旋流雾化喷嘴用于废水煤浆的雾化是成功的,并且解决了煤浆喷口的磨损问题,应用液排渣施风燃烧室能快速冷风点火及稳定燃烧废水煤浆。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模拟了煤浆在船舱进行脱水的情况。试验证明对中等粒度煤浆在船舱里用重力脱水法是可以达到商业煤含水量标准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模拟了煤浆在船舱进行脱水的情况。试验证明对中等粒度煤浆用重力脱水法是可以达到商业煤含水量标准的。  相似文献   

17.
在氮气保护下,利用马弗炉加热改性和微波改性两种方法对成浆性较差的乌沙山电厂神华煤进行了改性制浆的研究.对改性前后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测定.利用VT550粘度计对改性前后煤样的成浆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处理,煤的成浆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热改性处理在450℃下处理0.5 h的成浆效果最佳,最大成浆浓度由未处理煤样的58.23%提高到61.21%.微波改性后,煤的成浆性能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以420 W下,处理时间60 s改性的效果最好,最大成浆浓度由原始煤样成浆浓度的58.23.01%上升到62.14%.  相似文献   

18.
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600 kt/a甲醇项目的煤气化装置选用美国德士古公司的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采用激冷流程;配置3台3 200 mm(燃烧室)/3 800 mm(激冷室)气化炉,正常运行2开1备,气化压力6.5 MPa(表压),操作温度1 350~1 400℃。煤气化装置主要工艺流程:煤浆制备系统制得的质量分数为58%~65%的水  相似文献   

19.
章以五种常用的发酵原料为研究对象,对其沼气发酵能量转换的理论效率,实际效率以及沼气发酵和沼气燃烧两次能量转换的总效率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直接燃烧和制取沼气两种不同利用方式中获得的有效热值进行比较,提出提高沼气发酵技术及其能量转换效率,综合利用生物物质再生资源,是推广和普及沼气发酵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综合作用假说,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煤体弹性能和瓦斯膨胀能做功。利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下煤样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出煤体的单位体积弹性能与体应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用自制的瓦斯膨胀能装置,测试了不同含水量、气体压力、密实度条件下煤体中的气体膨胀能,得出气体膨胀能与气体压力呈线性关系,且气体在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时,系统温度变化在1℃左右,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可以近似看作等温过程。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为能量判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