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线性周期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将该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等价地转化为称为μ—型系统的全变元的稳定性;建立了该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Floquet理论;给出了该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直接方法;同时,利用第一次近似的方法研究了非线性周期系统的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线性周期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将该系统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等价地转化为称为μ—型系统的全变元的稳定性;我们建立了该系统的关于部分变元的 Floquct 理论;同时给出了该系统关于部分变元运动稳定性的 Liapunov 直接方法,最后我们研究了第一次近似决定的非线性周期系统的关于部分变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主要研究了一维耦合线性系统在波部分的边界的零能控性问题,证明了当时间T足够大时该系统是零能控的.该证明主要包括了波部分的逐点能量估计和热部分的Carle-man估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板微型计算机的格雷码色标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于对规格化的书帖毛本的出错检测获得成功。文中对该系统的脉冲红外光电探测部分和单板微机的智能检测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曹原  尉乔南 《科技信息》2009,(28):88-88
本文根据程控交换技术,设计了一个程控交换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普通的芯片来仿真实现程控交换机的主要功能。该系统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电路采用单片机为核心来构成控制系统,还包含了接口电路和交换网络等各个部分,实现了仿真程控交换机各部分功能的目的。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之上,设计了程控交换仿真系统的软件部分,实现了自动局内的呼叫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弯管一次合成设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用于弯管一次合成的设备,该设备由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控制部分和监视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电动机,减速箱,安装盘和机架,控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仪,调速器和计算机,监视部分包括电视和摄像头,使用该设备可实现弯管一次合成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并合成出Φ325mm的陶瓷复合弯管。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在紫坪铺水利枢纽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部分边坡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性差,针对此种地质条件,工程采用了预应力锚索用于部分边坡的加固。本文介绍了该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安装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通过该工程边坡应用表明,该预应力锚索设计合理,较好的解决了工程边坡稳定性差的问题,达到了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群 《山西科技》2007,(3):116-116,118
材料与方法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科技论文材料与方法部分撰写常见的错误做了一些归纳,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撰写论文该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瑞鹏 《科技信息》2009,(33):137-138
本文以国内80年代引进的KDF2滤棒成型机组(国产型号ZL22)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设备增塑剂补偿部分维修量较大、增塑剂补偿部分的皮碗易损坏,以及因该部分工作不正常而导致开机初始段滤棒增塑剂添加不足强制报废带来的原辅材料浪费较为严重的实际情况,利用液压的传递特性以及常态下空气与液体的弱亲水性的物理特性,设计了用空气作为抽吸阀的活塞,以推动增塑剂的流动,即通过软管中的流动的空气来替代原增塑剂补偿部分的皮碗改进方案,不仅解决了增塑剂补偿部分设计存在缺陷问题,而且该装置原先存在的渗漏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由非线性静态部分串联线性部分组成的Hammerstein模型进行连续发酵过程的建模研究。在连续发酵过程的最优控制区域内建立了该过程的Hammerstein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软件质量度量的量化管理模型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提高软件质量始终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软件质量度量的量化管理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从量化管理的角度分析了软件质量和软件度量之间的紧密关系,探讨了软件质量度量的作用,并给出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的一个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软件测试技术的软件质量保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测试是提高软件可靠性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本文首先描述了软件质量的概念,从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性出发,简要介绍了软件测试的概念和目的.分析了当前应用软件在开发、管理和测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重视软件测试、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是比较成熟的软件复用技术,但它不适合中小型软件企业采用,敏捷开发过程可以应对需求的变化和不明确的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赢得竞争,但它不是面向复用的,缺乏明确的面向复用的策略,而两者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把两者结合起来适合于中小型软件企业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软件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建立软件工程化标准及每个阶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软件文档,才能克服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并举软件文档写作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谭水木 《河南科学》2007,25(1):129-132
基于软构件粒度的软件重用技术是软件工程的最新技术进展,从结构化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出发,结合软构件的属性、分类、开发原则、应用条件和构件效能,详细讨论了软构件的度量、可理解性与可重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软构件技术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软构件粒度的分类及粒度大小对软构件的影响.对以软构件粒度为基础的软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要阐述在软件实现过程中的新方法,将基因理论引入到软件实现过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软件的开发、测试以及维护。基于基因理论的软件实现方法主要思想是根据软件需求去培养软件,而不是去构造软件,这种培养包含了软件的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过程。软件培养的起点是一个具有软件各种可能的表现的基因集合单元,在培养过程中,软件的具体表现由软件外部诱因引起,这个诱因就是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导致了软件的构造、测试以及维护行为,而这种行为不是由开发、测试和维护人员来进行,而是由软件自身在诱因的指导下自发完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阶段掌纹识别相关软件开发中的问题,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结合掌纹识别各类算法的特点,集成实现了软件平台,并分析了平台中各类相关构件的获取、分类和组装方法。本软件平台采用可复用软构件技术,实用价值高,而且该平台有效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并降低了软件维护难度。  相似文献   

18.
在广泛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今天,由于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及软件安全等原因,软件的生产还远远满足不了用户急剧增长的需求。软件危机还在进一步加剧。目前计算机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首先要归功于硬件的几次更新换代和现代化生产。还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日趋完善成熟的技术等环境支持,使计算机的生产从一开始就注重并实现社会化、规范化,因而能形成计算机产业,并在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知识产品形态出现的软件,从一开始就只作为计算机“硬件”的附属品而存在,并且一直沿用手工编程和调试的方式生产软件产品。以现代产业标准衡量目前的软件生产,可以认为真正的软件产业尚未形成。从六十年代起,人们迫切需要有效的软件开发途径,并且作了积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根据硬件工业化生产的启示,提出了“软件工厂”的设想。软件工厂是软件生产实现社会化,标准化的一种组织形式,是能按需要形成批量生产软件产品的场所。这对解决目前的软件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这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软件工厂应具有软件新产品开发、生产、检测(质量检测)和软件维护与扩展的职能。在软件的生产目的、手段等方面,它与传统的软件研究所、软件开发中心有区别。它着眼于批量生产,强调通过生产的社会化、标准化,逐步实现生产的半自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软件工厂必须生产出满足各种用户需求差别各异的软件产品,因而它还应强调生产产品的灵活多样的特点。软件工厂使软件产品生产减少资源(包括脑力资源)浪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方便用户。软件工厂的提出虽然已有廿多年的历史了,也在一些国家中进行了软件工厂化生产的尝试,由于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尚未达到足以产生可供推广应用的成果,因此,软件工厂的发展是缓慢的。然而软件工厂化生产势头仍不容忽视,我们应予以密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软件重用技术是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快速构建系统的有益方法,利用此技术可以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便于软件的后期维护,特别是在特定领域内的软件重用效果更加明显。本文论述软件重用技术并介绍其在特定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的若干热点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中间件、分布式计算、标准化、智能化以及软件可靠性工程等当前与软件工程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热点技术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Internet、网格技术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对软件工程和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软件工程的发展目标是从根本上克服软件危机,逐步实现软件开发的构件化、标准化、智能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