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行将“入世”。加入WTO,将激活我国的就业市场,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受益最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大幅上升;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行业将更加快速发展,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我国原有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行业受到挑战.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下降。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对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应该主动从型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鲍文  卿凤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6):56-57,66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承担一定的碳减排义务,最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不可避免,也是治本之策。政府超前制定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战略,即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与时俱进用好能源税收、价格杠杆,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是未雨绸缪之举。  相似文献   

3.
田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216-216
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对能源需求量巨大,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结构单一。从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总体比较,能源过度依赖煤炭资源;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减速,煤炭行业全行业产能过剩;生存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雾霾天气逐渐演化为社会问题,调整能源结构已成为发展方向,煤炭发展应适应我国能源整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基础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现有能源供应量与各行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改善能源结构、开辟新能源增长点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运用STATA11.0软件具体分析1978-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GDP变化的影响作用,得到"原油、水电、风电、核电"等能源对我国GDP增长贡献大于"原煤"等能源,并提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与氢能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开始注意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但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75%,这种现象近期内很难改变。我国的核能、风能、太阳能、水电、地热等,近期内很难占到很大比例,主要因为各类新能源研究、开发投入较大,而太阳能、风能等又不能不间断地大量供应(有昼夜、晴天、阴雨等原因)。因此煤炭工业仍将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生效。这是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碳达峰和水资源短缺形势下中国西北五省能源供给侧的合理配置进行全面把控,以便推进西北五省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发展,以2017年为基期,以2018—2030年为预测期,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对西北五省的终端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从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西北五省2018—2030年在碳强度约束和水资源约束下的能源结构变革、能源供给规划、能源调度规划和产能建设规划。结果表明,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西北五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攻方向,一次能源结构中原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6∶3∶1变为2030年的3∶3∶4,终端能源结构中煤炭、油气和电力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5∶3∶2变为2030年的1∶5∶4;能源生产方面表明煤炭产量仍呈上升态势,石油产量保持低速上升的趋势,天然气的增产潜力大;电气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力供应能力将持续增强,西北五省水资源的短缺将进一步遏制火电的发展。该研究可望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上为西北五省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政策,分析了发展替代能源的客观必然性.探讨了山西省发展替代能源的模式,指出只有调整能源开发使用结构,增加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能源的使用比重,才能在经济增长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加快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进步,解决能源供给和使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交通运输与能源的关系为出发点,论述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和能源结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铁路能以煤和其它能源为动力,具有综合利用能源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我国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供需矛盾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新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造成的,表现为三类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薄弱环节,第三产业总体水平过低。其原因是我国供给结构和投资技术能力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成立于1948a,位于地中海地区,三分之二的国土为沙漠化地带,自然资源十分贫乏,上帝所赐的资源只有阳光,海水和沙漠。加之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能源的进口不得不舍近求远。为摆脱能源的困境,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长期以来视为其基本国策。50年来,以色列在太阳能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章详细报道了以色列过去50年在太阳能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2.
 能源供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稳健快速发展需要油气能源的供给保障。中东地区国家油气能源充足,中国与其进行能源合作将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持,但中东地区政局动荡对中国的投资有一定风险。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查阅文献整理出各项评价指标,针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中国对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项目提供参考,最终得出在伊朗进行油气资源投资综合风险最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石油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祖林 《科技信息》2008,(8):172-172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地下埋的,都和石油息息相关,中国已经踏上石油经济之路,而这条路不如以前平坦,甚至已经布满荆棘与陷阱。本文着重对我国石油能源供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石油是全球消费比例最高的能源.石油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战略价值,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油短缺逐渐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合作,有效合理地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角逐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新天  王焕森  王月 《科技信息》2012,(19):66+319-66,319
简要介绍了建筑节能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建筑节能环保立法发展现状及启发,节能环保型建筑的设计、应用以及装饰装修工程对节能环保所起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建筑节能环保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节能环保建筑在我国有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茂森  张新生 《河南科学》2012,30(8):1157-1162
能源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个"富煤、少油、短气"的国家,这就导致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最主要的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油气短缺极大地抬高了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可再生能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体制、技术和成本等障碍重重.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首先要立足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现实,确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既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更要以不断降低终端能源消费中直接消费煤炭的比重为主要目标,通过运用洁净煤技术及煤变油等,使煤成为清洁能源;其次要大力发展油气产业,减轻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再次要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改革体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广泛运用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俄、乌天然气争端,有其深刻政治因素,俄以经济手段为幌子,以能源为王牌,试图实现控制乌融入西方、脱离独联体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独联体国家的整合,恢复其政治大国地位,反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的遏制。从对俄乌天然气争端的政治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能源问题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能源不要过分依赖一国,必须探讨能源进口多元化之路;建立能源储备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能源产出及替代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劳动和资本之外的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基于岭回归进行了分析,估计了各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以及相对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总体规模报酬递增;电力和石油的经济产出率高于煤炭,并可以有效替代煤炭;技术进步速度依次为煤炭、石油、电力和天然气,符合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但努力提高石油比重的特征;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能源的特性没有体现可能与其比重较低以及更多用于生活部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国油气资源利用现状,根据中国能源禀赋与供需矛盾提出节约合理利用的油气资源利用思路,根据中国油气消费结构提出"节约用油,合理用气"的油气资源利用方向和"交通节油、工业节油"的节油重点方向,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节油用气的方法。统计分析表明,中国能源效率相对低下,但节油潜力巨大,应尽快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推广节能技术,加强政策综合调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油气利用效率,促进形成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