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兔子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免疫小鼠得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制备针对37.5KDa外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s)。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全细胞放射免疫沉淀试验(WCRIP),免疫印迹分析筛选所需MAbs。WC-RIP和免疫印迹试验表明,用完整多杀性巴氏杆菌吸附及洗脱的MAb1608,其识别的抗原暴露于细胞表面,抗体易于接近,其分子量为37.5KDa,蛋白酶K处理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MAb1608的活性完全消除,说明此MAb结合于某一蛋白抗原决定簇。在免疫印迹试验中MAbl6108与提纯的脂多糖(LPS)无反应。被动转移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鼻内接种MAb1608并同时鼻内攻毒的9只家兔其死亡率、肺炎严重程度、非呼吸道脏器和鼻腔中多杀性巴氏杆菌数量都明显要低。肺中多杀巴菌数量减少84.750倍。被动转移试验也表明MAb1608保护鼠免受具有该MAb识别抗原决定簇的同源或异源多杀巴菌株的攻击。但是,当用缺乏MAb1608识别抗原决定簇的多杀巴菌株攻击鼠时,MAb1608不提供保护作用。本研究表明37.5KDa外膜蛋白是保护性MAb的作用靶。  相似文献   

2.
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类的一种共惠性病原.可以在同种和不同种的动物间传染,可以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主要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成分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雏鸭鸭疫巴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都市郊某肉种鸭场爆发的雏鸭疾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1700多只病鸭用两菌高度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8%.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体外抑菌试验的试管法对复方敌菌净、喹乙醇单方和两药复方(禽病消)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测定.单方时复方敌菌净和喹乙醇的MIC分别为48μg/ml和6μg/ml,MBC分别为120μg/ml和15μg/ml,复方制剂(禽病消)中的复方敌菌净和喹乙醇的MIC分别为3.84μg/ml和0.84μg/ml,MBC分别为24μg/ml和3μg/ml,FIC指数为0.16,禽病消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复方敌菌净、喹乙醇两药单独应用时增强了12.5—32倍,结果说明:复方敌菌冷与喹乙醇联合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禽病消组方合理,是防治禽巴氏杆菌病的有效复方新制剂.  相似文献   

5.
多杀性巴氏杆菌幽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PhiX174噬菌体裂解基因E和温敏控制表达系统与质粒pPBA1100基因杂交,构建了重组子pPBA1100-E.将重组子转化到多杀性巴氏杆菌中,通过温度诱导使裂解基因表达.用限制性内切酶检验重组子.扫描电镜观察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菌幽灵和菌落形成单位评价遗传灭活率.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琼脂糖电泳呈现三条谱带,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一致.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重组子在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成功表达,获得了细菌幽灵.菌落形成单位检验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遗传灭活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6.
新疆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诊新疆某牦牛场的某疾病的发病病源,控制病情蔓延,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生化鉴定、PCR鉴定。结果表明:得到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这6株分离菌均对庆大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土霉素等药物敏感;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扩增了1条457bp的特异性条带,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提交的12条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7%~99%。  相似文献   

7.
参照文献报道的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了PM的PCR诊断技术,并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本实验建立的PM的PCR扩增片段大小为457 bp.以建立的PCR方法对临床送检的可疑病猪的肺部病料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试验及生化鉴定.结果表明PCR检测阳性结果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该PCR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为评价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地方血清型灭活疫苗对青海省牦牛群的免疫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地方血清型野生株P0910与疫苗株C45-2两种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对比试验.通过复苏疫苗株C45-2和地方血清型野生株P0910,用甲醛灭活后将菌液分别按5∶1的比例加入灭菌的Al(OH)3胶进行两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的制备,并对疫苗进...  相似文献   

10.
某海狸鼠原种场自1993年4月起陆续有海狸鼠发病,病鼠以幼鼠最多.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体温升高,死前鼻流脓性分泌物或口鼻出血.病理学检查见死鼠多呈败血症,部分死鼠具卡他一出血性肠炎病变.经微生物学检查,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诱发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注射含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胚尿囊液后3d发病,其发病率为95%,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出血样渗出物,剖检以喉头气管有黄白色假膜为特征,受侵害的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导致糜烂,以致鸡死亡,死亡率为25%。分别取病死鸡的气管、肺脏、心脏、肝脏、肾脏和脾脏,采用石蜡包埋,HE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质器官为渗出性炎症;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脱落和血液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2.
体外实验,对家兔全血或血浆用8%(0.72M)CaCl_2溶液9∶1做抗凝剂,用常规实验测定了8%CaCl_2抗凝血的可逆性,样本放置不同时间后,37℃,用生理盐水1∶1、1∶1.5、1∶2稀释,测血样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一期法)实验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在样本中的凝血活性;白陶土非特异粘附实验测接触因子或血小板生理活性。结果证明:8%CaCl_2溶液可逆性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对抗凝血系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发生的2月龄幼兔肺脏中分离到3种类型的细菌(记作:a,b,c),经对所做的纯培养3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检验,结果表明a菌(17株)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菌(8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c菌(6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为相应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数学对体育教学,训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模糊数学方法来综合评价体育教学、训练水平,并给出了评价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以寻求一种较为客观的、定量化的评价教学、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起球对兔羊毛针织物损伤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掉毛和掉球从兔羊毛针织物表面移去了大量纤维,造成织物损伤。用球的增长机理解释了起球大大超过初始绒毛量的现象,从而说明起球不只是影响兔羊毛针织物的美观,更是一种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6.
按Ames法的要求,采用常规点试法,与经和不经代谢活化渗入法以及改良的平板渗入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一组组氨酸缺陷型供试菌株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所用试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供试菌株均无诱发突变作用,从而推测细菌灭蝗剂对哺乳动物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使用超薄切片,冷冻断裂和剥离技术在分析电镜中以透射(TEM)、扫描透射(STEM)和扫描(SEM)成象模式研究了兔毛纤维的微观结构。兔毛纤维是一种带有间隔层的中空纤维,中心部分是蜂巢状结构。主要结构成份是角质、皮质和间隔层物质。没有多孔的髓质。从组织学结构考虑,皮质包含正、副和仲皮质成分。一般在兔毛纤维横截面上正副皮质不呈双边分布。基于所作的观察,提出了兔毛纤维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兔毛纤维、纱线及针织成品经醋酸蒸汽处理后的性能变化,并探讨了不同处理条件对变性效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控制适当的处理条件,可使纤维的鳞片形态和摩擦性质明显变化,纤维的加工工艺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而纤维的内在性能损伤甚小,且可望保持兔毛成品的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 ,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 ,与病斑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 ,遗传相关系数r =- 0 .82 5 ,并且与环境的关系也很密切 .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 ,至少有 4对多酚氧化酶基因被活化 ,基因效应属负向趋显性 .非固定遗传的显性及上位性成分在遗传型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 85.2 % ) .在选择中应于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标化管理是当代的最主要管理方法,本文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对目标的生成,目标分解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绝对目标分解系数与相对目标分解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