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肯链霉菌生长在0.5%甘氨酸的S培养基中,能较好地被溶菌酶破壁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能在RB培养基上再生,但不能在R_2培养基上再生,这和已报道过的其他链霉菌不同。78-11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5.7%,S-3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0.5%。PEG(聚乙二醇)1000对诱导融合的效果较好,重组频率最高可达10~(-2)。重组子和亲本在培养特性、孢子形态方面无特殊差异,但经C_O~(60)诱变后重组子的正变率超过亲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菌龄、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酶浓度等对产黄青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率与再生率的影响,确定了有利制备率与再生率提高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林莺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3):331-336
洁霉素产生菌不论生长在含有甘氨酸的S培养基或不含甘氨酸的S培养基的菌丝中,其细胞壁均可被溶菌酶溶解而释放出原生质体。甘氨酸浓度为1.0%破壁效果最好,溶菌酶的作用浓度以2.5mg/ml为最佳。原生质体在Hb培养基上能够很好地再生。用P培养基配制的40%(w/v)PEG1000溶液,能有效地诱导洁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重组频率达6.7%。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链霉菌702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较优组合条件,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中探索该菌的对数生长期为35 h~50 h,在菌丝体培养基中添加1.0%甘氨酸有利于该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正交试验分别以影响该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菌丝体培养时间、溶菌酶使用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试验表明:链霉菌702菌株原生质制备和再生较优组合为A2B2C3D1,即菌丝体培养时间为43 h,溶菌酶浓度为2.0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60 m in,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分别达到96.5%和27.8%。本试验为该菌进一步进行原生质体诱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因子正交实验确定了一株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对数前期细胞在1%蜗牛酶、0.1%巯基乙醇(ME)。0.1%EOTA,0.9mol.l~(-1)甘露醇和pH5.4,35℃条件下处理30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事分别为91.4%和9.31%,原生质体形成率×再生率值最大(8.51%)。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提高谷氨酸黄色短杆菌原生质体再生率的措施。按所研究的最适实验条件获得的再生率,比文献[1]报道的高150%,比文献[2]报道的高67%。 相似文献
7.
8.
进行了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 ,然后转移到含 0 .5 %Gly的菌丝体培养基收获的菌丝体对形成原生质体最有利 .分别采用 10mg mL、6 0min及 5mg mL、75min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制备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能达到较高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采用单亲灭活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的种间融合法 ,得到与亲株形态明显不同的杂合体菌落 ,并筛选到44株妥布霉素产率提高的菌株 ,幅度最高达到 39% .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金霉素链霉菌和龟裂链霉菌分别在含0.75%,甘氨酸1.50%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对数生长中后期的菌丝体易于制备原生质体,当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为40%,在50℃下保温5min,有效地诱导了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用表型标记和间接选择的方法检出融合子,种间融合率为3.05%。融合重组体与亲本在菌落形态,孢子形态,抗生素产量和抗噬菌体特性有显著的差异,不同重组体之间也表现了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稳渗剂及不同浓度的酶液对紫杉醇产生菌的原生质体产率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稳定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酶液浓度,0.5mol/L KC辚稳渗剂原生质体产率最佳,以0.8mol/L kcl为稳渗剂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佳。 相似文献
11.
用脱壁酶(含0.04%的蜗牛酶和0.5%的纤维素酶)以0.6M的(NH_4)_2SO_4作稳定剂,于pH6.5,35℃直接酶解不经任何预处理的培养22~25小时和33~36小时的斜卧青霉JN15、Jul的菌丝体,得到大量具再生能力的原生质体。用不同浓度的脱壁酶处理指数生长期的菌丝体,在本试验范围内,原生质体的形成量随酶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其再生频率随酶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获得大量具再生活性的原生质体的脱壁酶的浓度范围。同时,研究了温度,pH、渗透压稳定剂的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原生质体的释放过程、形态变化以及原生质体再生成正常茵丝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地衣芽孢杆菌JF—20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再生的最佳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JF-20菌为出发菌株,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结果发现:JF-20菌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及再生率分别达到以86.9%和38.4%,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有关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白菜型油菜为材料,从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原生质体,在DPD培养基中作浅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接种后48小时出现第一次分裂,6天后发生第二次分裂。此时,子叶原生质体停止发育,下胚轴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约一个月,形成大细胞团,转入固体培养基后可发育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15.
阿舒假囊酵母(Eremothecium ashbyii)在经0.4%巯基乙醇30℃预处理15分钟的菌丝体,其菌龄以对数期为宜。在蜗牛酶浓度8mg/ml、纤维素酶0.lmg/ml及果胶酶0.05mg/ml的作用下,pH为6.0~7.5,以0.7M甘露醇或0.gM蔗糖作稳定剂,有利于此种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相似文献
16.
17.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炳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5(3):74-77
本文采用溶壁酶(Lyuvllzyme)、蜗牛酶(Snailase)、纤维素酶(Cellulase)制备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原生质体.比较了酶的浓度、渗透压稳定剂、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1%蜗牛酶和1.5%溶壁酶酶解金针菇菌丝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无机盐(kcl,Nacl,Mgso_4)和甘露醇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有效稳定剂.35℃、酶解1小时、菌龄3~4天的菌丝是制备金针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不同的再生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形成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BYDV CP基因转化小麦原生质体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与PEG介导的直接转基因方法相结合,使高频率分裂的小麦济南177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与具有分化能力的小麦济南177胚性意伤组织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融合细胞;同时,利用PEG对原生质体的直接转基因作用,将带有抗病毒基因(BYDVCYgene)的质粒Ppp15与带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质粒严PBlActSN导入融合细胞中.经抗性筛选获得抗潮霉素(Hm)的阳性克隆并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作PCR检测表明,CP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9.
正常大鼠肝细胞中存有大量糖元.肝大部分切除12小时后,肝糖元下降至零或仅少量。手术后24小时,肝糖元开始上升,至2l天呈现正常水平. 再生肝的双核肝细胞减少,由正常的10.6%降至5.6%.大部分肝切除21天后,双核肝细胞的百分率回升到正常水平,同时再生作用也完成.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由藤黄节杆菌(Arthrobacter latevs)分泌的,以β—1.3葡聚糖酶为主的酵母细胞壁溶解酶(Zymolyase),对含有嗜杀质粒的核融合缺陷突变株5045(α,his4,karl—1[KIL—K_1]rho~+)进行破壁,得到该菌株破壁,再生的最佳条件。为嗜杀酵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