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使用了多角度叙事、碎片叙事模式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通过分析小说中多角度叙事、碎片叙事模式、"重现回忆"(re-memory),控诉奴隶制对美国黑人身心所造成的伤害和扭曲,揭示美国黑人昔日的悲惨境遇,呼唤黑人共同关注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表意性"和"音乐性"是黑人小说的鲜明族裔特色,是黑人文学重要的文化基质,而比喻性语言是黑人文学的表意策略。拉尔夫.艾立森的短篇小说《在异乡》中积极修辞的广泛使用成为小说的主要表意手段,而音乐背景在小说主人公感情的跌宕起伏中推波助澜,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小说标题的多维阐释空间与文本语言的"表意性"和"音乐性"有机结合,成为水乳交融的整体,使小说主题思想得以升华,表现了主人公在"情感的故乡"和"心灵的异乡"之间求索的心路历程,彰显了黑人小说独特的美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电影《追求幸福》通过讲述一位黑人的奋斗经历,生动地诠释出片名中的"Happyness"所蕴涵的"美国梦"。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梦"的思想实质——"人人机会均等"始终没有改变,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造成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破灭。  相似文献   

5.
冯丽妍  郑侠 《科技信息》2010,(28):I0040-I0040,I0043
"姐妹情谊"是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组成,在黑人女性文学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本文试通过对左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艾丽斯·沃克等不同时期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地探讨、分析,证明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一直贯穿于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历程,是黑人女性寻求自我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魏霞 《科技信息》2010,(18):157-157
《熟路》是南方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短篇小说。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简单的场景刻画出美国文学史上"最令人敬佩的黑人老妇人"形象。本文将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菲尼克斯·杰克逊的形象,揭示韦尔蒂小说中充满爱和人性光辉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储殷 《世界知识》2014,(19):62-63
<正>近来,美国黑人迈克尔·布朗被警察射杀一案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由于涉及美国政治中最敏感的黑人问题,无论是总统奥巴马的强烈关注,还是底层黑人群众的激烈抗议,都并不令人意外。与此同时,有一个现象颇为引人关注,那就是美国、欧洲两地黑人在抗争性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相比于美国,欧洲黑人显得格外的"安静"。这种"愤怒"与"安静"的差异背后,折射出美欧两地黑人族群在历史、组织与政治上的三点大不同。美欧黑人发展历史大不同美国黑人历史开端于黑人奴隶的血泪史。17世纪初期,美国大陆最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发端,它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呈现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宗教构建着一个民族的独特身份。"林中空地"是一处独特的空间,以其特殊的宗教仪式构建着一个黑人族群的宗教身份。白人集团——"空间表征"的构想者和书写者——以基督大爱的名义,介入黑人的空间,规训社会空间的秩序。于是,基督大爱完成了《宠儿》中黑人们的宗教身份的解构。  相似文献   

10.
一1526年,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现在的美国。1776年美国独立前夕,那里的三百五十万人口中,就有五十万是黑人,其中十分之九是奴隶,十分之一是半奴隶的所谓“自由黑人”。他们就是今天占美国总人口11%的一千九百万黑人的祖先。四个世纪以来,勤劳、淳朴的黑人在美国的土地上受着种植园主和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遭到白人种族主义者野蛮的迫害和歧视,处于奴隶和半奴隶的可悲境地。在美国内战以前,美国  相似文献   

1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她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性别等多种压迫下审美价值观的扭曲和变态,以及他们对自我黑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混乱。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为视角来解读《最蓝的眼睛》,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社会独特的观察,以及她对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唤醒和黑人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所罗门之歌》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不断进行渗透和颠覆,以使美国黑人逐渐忘记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坚持不懈地修复着黑人文化。她认为,黑人同胞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奶人”的自我追寻,认为黑人的自由与发展要依靠像“奶人”这样的年轻人,“奶人”的成长经历代表着作者与黑人同胞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3.
黄波  任月芳  张文凭 《科技信息》2011,(21):I0206-I0206,I0248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坛中一位杰出的黑人作家,也是第一位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奠定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使她成为一个有名的黑人作家。本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书中黑人女性的黑人身份迷失。它展示了黑人女性的身份迷失的一系列症状及其对她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黑人女性身份迷失的原因并探索其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们能更好的理解莫里森的作品,明白追求自身黑人女性身份,保存黑人本土文化和黑人的民族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的高薪二等公民70年代以后,随着黑人运动高潮的回落,黑人又回到了在银幕上原来的位置,只是扮演些微不足道的角色。尽管今天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对黑人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善,黑人形象在好莱坞影片中逐渐增多,也逐渐好转,但种族歧视在电影界仍然存在。今年3月,就在奥斯卡奖揭晓前几天,美国《人物》周刊用大量篇幅刊登了一篇题为《阴暗的好莱坞》的文章,猛烈抨击美国电影业对黑人的歧视现象。在这次奥斯卡评奖过程中,登泽尔·华盛顿和安吉拉·巴塞特等几位优秀黑人演员均未获得提名。而据《人物》周刊统计,在美国只有2.3%的电影导演和不足2.6%的电影编剧是黑人。这种现象反映了文化领域内的种族隔离。  相似文献   

15.
陈丹  韩松 《科技信息》2011,(22):I0162-I0162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宠儿》是一部主要以种族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被认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本文尝试分析作品中体现出的莫里森对寻求黑人在现代美国解放之路这一问题的想法,即黑人要正视奴隶制那段历史;与白人团结合作;黑人社区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首先由法国女学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文学文本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后,巴特、热内特和里法泰尔等对"互文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将其界定为在不同文本互动间的意义建构。本文通过对爱丽丝·沃克的《日常用品》和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的互文性阅读,透视摆脱奴隶制的非裔美国年轻一代,在对立与错位的多元文化和伤痛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精神危机,解读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的模糊性、矛盾性和混沌状态,探寻黑人身份认同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17.
黑人教堂遭灾与种族仇恨之火6月初以来,美国南方的几个州连续发生焚烧黑人教堂事件。继6月3日亚拉巴马州一座黑人教堂被焚后,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9日和10日在得克萨斯州、13日在俄克拉何马州、17日在密西西比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一座座黑人教堂在熊熊烈焰中化为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哈克贝里对黑人杰姆的种族统治意识,并进一步指出了文中所体现的哈克贝里如何处理与黑人杰姆关系的矛盾心态,象征了美国工业文明初期、奴隶制末期白人统治阶级对黑人种族身份认定上的困境,马克.吐温小说的这种表现形式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美国白人种族对黑人阶级的殖民主义统治。  相似文献   

19.
林肯大学是美国一所著名的黑人高等学府,它是由一些参加过国内战争的黑人退伍老兵出资于1866年兴建的,只收黑人学生,不收白人学生。他们希望黑肤色的年轻一代在这里受到高等教育,成为国家栋梁。然而由于近年来黑人入学人数急剧下降,学校8个宿舍区空了5个。在财政的压力下,林肯大学为了不关门,只好打破“清一色”的规矩,招收白人学生。现在,林肯大学校园中的白人学生正在渐渐多于黑人学生,有些人士担心这“黑人王国”面临消亡的危机。据美国教育委员会统计,不仅林肯大学如此,在全国104所传统黑人院校中,白人的入学人数连年呈上升趋势。在肯塔基、西弗吉尼亚等州的45所黑人公立院校中,白人学生已占了1/3。与此同时,由于财政压力和缺少黑人学生,一些私立黑人学校已经关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黑人女性作家们具有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她们把传播黑人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在她们的作品中黑人民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对她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指出独特的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这些作家重构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解构美国社会中的白人文化霸权的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