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中世纪一般被作为愚昧和黑暗的代名词,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一种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是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为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留下了无尽的弊端,因此才有了文艺复兴和近代西方哲学对基督教的大加鞭挞。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作品否定了传统基督教关于上帝不可置疑的权威设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上一切的不平等都源自后天强加,是社会及其文化的有意营造,而不是先天存在。黑人女性作家的大自然主义观认为人们要从生活中寻找乐趣,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寻找精神力量,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圣经》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经典,而女性主义者发现《圣经》中存在着大量歧视女性的内容,认为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对女性歧视的根源。可以说,《圣经》是阻碍女性解放的首号隐形敌人。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一旦形成,就以一个开放的思想文化体系,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古代欧洲的代表性文化形态——古希腊文化的传播,使当时的欧洲、亚洲、北非发生了泛希腊文化影响的潮流。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化不但随十字军东征,使阿拉伯地区基督教化,而且在整个世界使基督教影响不断扩大,造成了世界文化基督教统治的事实。近代随着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对基督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持久不衰.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基督教文化与科学是对立的.本论文在肯定基督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确阻碍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从当今意义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出发,指出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科学关系重新审视的必要性.后经史实分析打破了把基督教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断言为一部冲突史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并存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近代自然哲学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起初将哲学混同于神学,力图以哲学确证基督教教义和信仰,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哲学问题。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逐步将理性从宗教信仰转向自然,促使哲学同神学分离。分离出来的哲学经基督教神学的重铸,获得了起初被融入神学时所缺乏的经验内容和方法,形成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母体。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情节异常生动丰富。他在刻画女性时,摆脱了封建教会和各种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创了描写女性的新天地。他强调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主张女性有追求财富和幸福的权力,反对天主教的禁欲思想,用博爱来反对封建压迫,用歌颂友谊爱情个人品德来反对中世纪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文化翻译实践,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通过对《圣经》的民族语翻译和宗教改革,革除了中世纪晚期基督教弊端,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对欧洲思想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对基督教新教的发展、欧洲社会思想领域的变革、民族国家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早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性别层面来看,以《圣经》为主的基督教的生育观植入了十分浓厚的父权制思想,其中的女性生育遭到了深重地压制。这种压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帝造人神话对女性生育能力的篡夺;以上帝的名义压制女性生育能力的再现;管控女性的生育活动。而西方的女性作家基于自己的身体体验,其创作与基督教中的生育观念形成一种互补,从而给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具有女性特色的生育想象。  相似文献   

9.
陶静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152-154
拜占廷帝国把罗马政治统治、古代希腊文化和基督教融为一体,形成独自的文化体系。拜占廷对西方文明的贡献在于它保存了西方中世纪散失的大量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在这一方面,拜占廷的图书馆功不可没,可以说,拜占廷的图书馆拯救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查理曼时代政教合作的特点,一是以武力和王权的力量为基督教的传播开避道路,树立基督教的精神权威;二是以强权和专制干预和支配教会事务,保证其始终为他的政治服务。政教合作的成因,是基督教神学理论为查理曼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教会的封建化及其经济实力的雄厚也迫使查理曼谨慎对待,而东西教会的分裂及意大利半岛局势的变化迫使教会寻求新兴封建统治阶级作它的保护伞,政教合作促使西欧半封建制度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也确立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基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西方中世纪早期法文化为背景,兼以中国历史上具有强烈法家文化色彩的<法经)、<秦法)为参照系,对<萨利克法典)的法文化价值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早期日耳曼法文化背景的余韵、传统罗马法文化与其现在、潜在的契合,以及基督教文化在精神领域对它的影响.揭示<萨利克法典)在西方法文化史上的承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期被英国文学史所忽略的中世纪女作家朱丽安和玛格丽.肯普的作品随着中世纪研究及宗教学中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引起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她们的代表作《上帝之爱的启示》和《肯普之书》描述了她们所感受到的异象景观,与耶稣基督对话成为她们介入社会、发出女性呼声的途径,她们以超验的手法寻回了自我的身份,并以此启发他人体验她们的纯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界和民间解读奥古斯丁以及中世纪的修道理想的困难在于,受到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各种世俗化思潮的冲击,浸润于我们自己通俗文化中对佛教修行的误解和非议,我们一直把注意力狭隘地放在独身这一修道生活的特殊层面上,认为这是违背自然的,甚至是虚伪的。西方学者对修道传统的解释更多地是追溯到古典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强调这一思想传统在灵魂与肉体之间所构建的张力对基督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以奥古斯丁涉及修道问题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方法和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督教修道传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修道代表着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绝非是禁欲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1812-1870),风靡英伦的出色小说家;安徒生(1805-1875),享誉北欧的童话之王。本文试图从潜意识的层面,用归类总结的方法对他们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整体创作情况看,他们笔下人物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性格单一化和确定化,而且显然的都是从道德角度描写人物。这些相似又透露出了他们二人内在的神似,即他们都是从基督徒的角度来塑造人物。基督教精神是欧洲文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欧洲人普遍接受了基督教的思想观念,所以欧洲人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政治原则等都是“基督教式”的,都是按照基督教所提供的思想来构造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的概念、女性身体的审美演绎与各阶段女性身体美的时代特征的阐述,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对女性身体审美的实质:男性,通过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构建了美的标准,女性顺从这种标准以满足男人的审美欲望,才能得到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认可.男权文化通过社会审美标准重重叠叠地控制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从而再现历史上两性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初期,基督教从犹太教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中世纪早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在蛮族的迁移和发展过程中,罗马帝国被逐渐的瓦解,基督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发展的过程中,基督教因世俗的影响走入低谷。在激进派的改革后,恢复生机。并在十字军东侵过程中,把基督教的地位与影响推到了历史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藏族女性作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时期藏族女性经历的种种政治、文化冲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展现本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表现藏族女性的情感与精神方面的痛苦与困惑,完成了对本民族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同时,藏族女性作家以深沉的宗教情怀关照藏族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展现情爱救赎之路的破灭,并以寓于文本中的宗教救赎之路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当代女性文学中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情爱小说占有很大比重,女作家们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被维吾尔传统婚姻观和道德伦理观裹挟,在爱情、婚姻、家庭中陷入悲惨境遇的各种女性形象,体现出维吾尔族女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民族发展的忧患意识。同时提出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维吾尔族女性走向何方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世俗音乐与教会音乐同是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基督教会的排斥、打压下之所以兴起和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宫廷。但是,宫廷在给中世纪世俗音乐打上自己印记的同时,也决定了它带有很大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必然要为一种新的音乐形态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