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范冰 《科技信息》2012,(35):I0163-I0163,I0160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超越了一般的物质范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几千年来,西方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服饰礼仪体系。本文以欧美国家为例,解读现代西方服饰礼仪符码及其背后蕴藏的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秦代人权较之先秦人权又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执政试图以法律的形式维护人权;二是人士子述中有着较强烈的人权精神;三是民间人权意识的觉醒。秦代的人权显示出诸如人权认识的主体范围的拓展、更加关注人的“原生权”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诞生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人生礼仪的开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地处红山文化腹地的冀东丰润区老百姓力求保护新生儿生命的巫术行为和仪式是基于民众心意,民俗中对灵魂、灵物、福祉等象征物的信仰与崇拜。通过调查和解读冀东地区诞生礼仪的服饰民俗可以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博士官是秦代国家图书的主管者、政治事务的参议者,担当了后世文馆学士的某些职任,可视为秦代版本的文馆学士。以此为依托而建立的秦代博士制度是唐宋学士制度的远源之一。秦始皇令博士官以文学身份待诏宫廷,最早开始了文臣从驾奉诏作诗的尝试,说明秦代博士还兼充文学侍从、词臣角色。他们从驾期间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组游仙诗,时代要早于汉武帝立乐府好多年,在诗歌题材上具有开创性。总体上看博士官是秦代文学的建设者,他们丰富了秦代文学的作者谱系、创作方式、作品内容。  相似文献   

5.
许多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在先秦文学之后,无论称为“秦汉文学”,抑或称为“两汉文学”,无一例外把李斯的《谏逐客疏》算作秦代文学。但从秦发祥地及其拓展形势以及秦地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秦统一中国前12年,后15年无文学。  相似文献   

6.
《周礼》中对王后服饰的描述主要见于天官中的内司服、追师、屦人等职官的职文中。王后的服饰主要由首服、身服、足服三大部分组成,在祭祀、宾客、进御于王等不同的场合,王后所用首饰、衣服、舄屦各不相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服饰体系,对我国后世的服饰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秦初的学派之争及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指出焚书坑儒事件反映了秦王朝极端的思想专制政策,不仅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也加速了秦王朝本身的瓦解.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秦初的学派之争及焚书坑儒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指出焚书坑儒事件反映了秦王朝极端的思想专制政策,不仅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也加速了秦王朝本身的瓦解.  相似文献   

9.
秦国的禁书,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禁书;秦朝的"焚书坑儒",是我国历次禁书中最著名的一次禁书。这两次禁书,对秦代(含前秦国)书籍相关权利的影响很大。要搞好书籍相关权利的保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生活中,穿着打扮的得体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更成为人们彼此衡量的一个尺度。服饰礼仪就是希望每位同志能够以服饰恰到好处地美化自己,美化生活,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唐代独特的服饰文化风格的阐述及其成因的分析,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大唐那浸润着时代特性、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服饰艺术魅力,同时更让我们认识到服饰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必须植根于统一、开放、上升、自信社会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传世秦汉文献主要是:传世秦汉传注资料、西汉扬雄《方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章对散见于这些传世文献的秦系方言动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及方言材料作了详细的疏证。  相似文献   

13.
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自由开放的政策,妇女能自由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从而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生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由于秦朝广大妇女的努力,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提出的人格美学范畴,对环境美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环境艺术(建筑、园林)的基本趣味。如非礼弗履、阴阳和谐、有无相生、道法自然等等。从这些美学趣味中,可以看出中国环境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环境与人相通。从而为我们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把环境美与人格美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楚剧《穆桂英休夫》,是由何祚欢先生创作的一部“新编古装剧”。本文重点叙述了该剧服饰创新的设计思想及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6.
晋代“引礼入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刑罚实用上“准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保护士族、官司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其产生根源有:从文化根源看,是因为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从政治学方面看,司马氏所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所以任用儒家制订、解释法律;从经济方面看,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相似文献   

17.
清代门襟闭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物分析和统计为主,结合图像和文献,对清代服装门襟上的闭合件的结构形态和分布形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清代服装门襟闭合系统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五德说是从天道角度证明政权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战国末年的学者邹衍是此种理论学说的始作俑者,他以五行相胜为框架,创建了五德终始说,构造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帝德谱。秦始皇接受邹衍学说,把本朝的属德确定为水,使邹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循环。西汉高祖以汉为水德,并获得了张苍的论证。武帝太初改制,以汉为土德,使在文帝时代就已经酝酿的德制改革成为了事实。西汉末年,五德终始说为新五德终始说所取代。后者的创立者刘向以五行相生为框架,从木德包羲(伏羲)开始,推演出汉为火德。但其帝德谱未能证明作为"尧后"的汉与尧同德,这一缺陷后来为其子刘歆所弥补。刘歆通过所谓的《世经》,以在木德与火德之间安插"闰统"和让"少昊金天氏"继黄帝的办法,实现了尧汉同为火德。但其动机不是想维护刘汉的统治,而是想为新莽篡汉张本。在两汉之交,谶纬家们还通过"感生"安排,在五行相生的框架下创制了第三个帝德谱。这个帝德谱以"玄圣"孔子,取代了"闰水"秦朝。  相似文献   

19.
服装画在服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服装画的本体内涵、服装画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与分类比较方面论述了服装画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就如何正确认识与应用服装画提出了见解和分析,力求能为当今服装设计与教学相关领域带来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