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玛、启明、开思等一批本土ERP先驱者相继衰落:用友、金蝶等从财务转到ERP的本土厂商日渐新起;越来越本土化的国外巨头开始将眼光放到更广阔的地方。——这就是中国ERP市场发展的一个大概脉络。而表面的市场规律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逻辑关系需要我们去理顺?知本与资本间的博弈,知识价值与财富所得间的失衡,本土ERP的历史是这20年来中国知识产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 在中国经历多年风光后,Oracle中国区在2004年开始变得无序,陆纯初的离职将这个混乱推向高潮;SAP也开始遭遇质疑。而对于本土ERP厂商来说,2004年则是螺旋上升曲线的一个拐点。 未来中国ERP的格局将是本土和跨国厂商在同一平台下的合理竞争,双方的产品和市场策略都将出现多个交叉点。  相似文献   

3.
业内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上 ERP是等死,上了 ERP 则是找死。”大家部认识到 ERP 对企业意义重大,然而一旦实施ERP 之后,收获得更多的却是失败和无奈。ERP 登陆中国已近10年,而这一段时间,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一是中国市场成功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再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们不仅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更觊觎国内雄厚的人才资源。聘用本土员工高薪直接聘用中国本土的员工是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的最基本战略。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本地的优秀员工队伍及管理层更能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帮助企业将一流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初科学在中国建制化(民国初年)至今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余年以来 ,本土的中国人依然与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多少有点难堪的历史事实。尽管有华人在得奖时属中国国籍 ,但他们整个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却是在异国他乡作出的。尽管在中国本土据说也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 ,但那毕竟是对个人而言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对科学共同体而言则仅有偶然性而无必然性。探讨这种尴尬状况的缘由 ,不用说是一个耐人寻味、富有魅力的问题。有人说 ,该问题是“李约瑟问题”的现代版。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ERP与ERPⅡ的比较;ERPⅡ与电子商务;ERPⅡ与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方面进行阐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ERP与ERPⅡ作为信息管理工具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用友软件在2002 ̄2003年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排名第一,击败了SAP这样的国际性软件巨头为楔子,比较了作为中国管理软件龙头企业用友软件与作为世界ERP软件龙头的SAP在软件理念、模块功能、平台技术、可维护扩展性及服务经营模式等方面作了一个初浅的比较,尤其是对他们的软件的财务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外ERP软件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06,(7):94-95
“2006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高层论坛”近日于上海举行。在会上专家指出:国内企业追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市场的压力,在运营上将采取“精耕细作”的策略,企业间竞争形态逐步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ERP系统扩展供应链模块以提升供应链运作绩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中国ERP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7.7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比增长24.2%。中国本土ERP软件企业在新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呈现平台化、移动化和托管化的新动向,其竞争力大大加强并超越了国际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9.
ERP开始来到中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据说,当时是机械部的人去买IBM的机器,顺手带来了八部书,这八部书就成了后来的ERP圣经。其后,国企对ERP的探讨与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很想从中找出走出困境的出路。但结果有点惨烈:种种ERP的实践,可以说“无一成功”。 20年来,我国系统地应用ERP的企业达2600多家,约占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1.6%;从单项计算机应用开始到ERP系统实施完毕,平均应用周期为8-10年; 多数企业应用ERP后,其管理  相似文献   

10.
姚冰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38-39,44
中国制造业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为中国带来高额回报,没能成为打造中国本土品牌的有利环境,本土品牌的大问题是产业链缺失;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日趋兴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利用电子商务打造本土品牌成了本土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神话学是在引进西方学理与继承本土学统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根据“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假说 ,现代学者抛弃了今文家的“语境化”研究方法 ,延续了古文家的“文本间”研究方法。中国现代神话学关于“中国神话历史化”的理论命题和“文本间”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证明了西方理论的普遍有效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材料的同一性关系与文化间的不平等关系 ;而另一方面也使本土材料由此丧失了参与修葺普遍性理论的机会 ,并且以无语境“纯文体”的建构掩盖了其真正的当代学术语境。  相似文献   

12.
陈启申,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部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会员,国内知名的ERP普及教育工作者。退休前长期从事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等工业工程项目。1987年接受APICS课程正式培训,开始从事制造业的MRPII/ERP项目的普及教育和实施咨询工作,著有《MRPII——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供需链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ERP)》、《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等管理信息化普及教材。陈老师谦虚而务实地把自己称为“ERP普及教育工作者”,是业内公认的中国ERP启蒙老师。目前,他以七十多岁高龄仍在为中国ERP事业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ERP与MES系统间集成存在数据库异构的问题,从提高集成效率、降低集成成本的角度出发,考虑ERP与MES的集成现状,应用XML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集成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实现ERP与MES数据集成的示例说明该方法可行有效。该方法将两系统需要交换的数据转化为消息,并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架构对消息进行映射,以此来完成数据在两系统间的传递,能够很好地屏蔽ERP与MES数据库中数据的异构性,减少ERP与MES两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4.
陈彦 《广东科技》2003,(5):46-47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这一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ner Group公司在90年代初期(20世纪)提出的,并就其功能标准给出了界定。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不到十年的短暂时间内,它很快就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并为许许多多的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如今ERP在中国也正红极一时;几乎所有的国际公司都挺进中国,国内软件开发上更是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所谓“ERP”产品;1998年以来,超过30家中国软件厂商推出自己的ERP软件;联想、康佳、长虹、海尔……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正  相似文献   

15.
张锐 《广东科技》2005,(7):9-11
虽然中国的ERP市场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成熟,但其勃发之势却格外引人注目。赛迪顾问统计,2002年中国ERP市场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5.38亿元,较2001年增长64.7%;在与国际ERP巨头同台竞技中,用友软件一举击败SAP跃上ERP龙头老大的位置。随着中国各行业信息化的提速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全面铺开,ERP市场将呈现出更加精彩纷呈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的艰苦奋斗精神,亦或载人航天的自强不息精神?人们在一个规范的领域讨论着,直到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触动了科学精神的"神经"。当下,屠呦呦获奖成为媒体、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百度搜索"屠呦呦",结果达1230000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前一次颁给药物研发领域要追溯到1988年,而且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更是值得庆贺。因此,当下更应着手的不是争论而在未来:中国实现诺贝尔科学奖的突破,应是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本土快餐行业到了一个快速生长快速灭亡的时期,目前没有几家品牌能够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达到稳定发展长盛不衰的境地,中国本土快餐这一块做不好的原因以及连锁这种经营方式为什么在中国不能得到很好利用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本文就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中在店址选择、物流配送、餐厅服务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相应的提出了促进中式快餐企业连锁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的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初科学在中国建制化(民国初年)至今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余年以来 ,本土的中国人依然与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多少有点难堪的历史事实。尽管有华人在得奖时属中国国籍 ,但他们整个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却是在异国他乡作出的。尽管在中国本土据说也有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 ,但那毕竟是对个人而言的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对科学共同体而言则仅有偶然性而无必然性。探讨这种尴尬状况的缘由 ,不用说是一个耐人寻味、富有魅力的问题。有人说 ,该问题是“李约瑟问题”的现代版。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实施E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花费数亿美元投资ERP系统,到2001年,有1000多家公司实施了ERP系统。几乎300家企业用了SAP’s R/3软件(Martinsons,2004)。到2003年为止,只有2.9%中国企业实施了ERP,但在这些企业中,仅仅30%的企业熟练地实施了ERP,只有10%从ERP中受益。从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困难并不能成功地实施ERP。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规模比较大,而非国有企业大多都是中小规模的。在中国,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把公司所有权形式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对实施ERP有着重要的影响。Martinsons(2004)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实行ERP的区别,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的结果,非国有企业实施ERP要比国有企业成功得多。  相似文献   

20.
陈玮 《科技智囊》2010,(2):46-55
<正>回顾中国饮料行业这三十年,你会发现,中国饮料市场是本土企业在两乐的阴影下艰难成长并逐渐壮大的发展史。从最初的弱小无力,到今天与两乐在本土市场平分秋色,期间的成败得失,每一步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希望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可以为业内带来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