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FⅠ代汕优63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丛广41A,保持系丛广41B,F1代广优青在小孢子败育时期的花药线粒体蛋白质,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类型的组合中,不育系同保持系,F1代的带型差异很大。,保持系的带型和F1代的带型差异较小。其中,汕优63比珍汕97B多1条分子量为31000的多肽带,广优青比丛广41B多1条分子量为43  相似文献   

2.
三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NA荧光探针结合显微荧光术,系统地研究了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过程,时期和特点。结果表明,珍汕97不育系不能完成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马协不育系小孢子可完成第一镒有丝分裂,但不能进入第二次有丝分裂;广丛41不育系部分小孢子可完成第二次有丝分裂,因此可看到许多三核花粉,但因核行为异常而败育。  相似文献   

3.
运用差异展示方法对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珍汕97B基因产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个核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品质间约有10%的基因表达有差异;选取一个差异表达明显的cDNA成员B132进行Northern杂交发现,该基因在保持系中正常表达同源,在不育系中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在杂种一代中又正常代表达,在恢复系中表达水平也很低,这是一种典型的核质互作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产后代表现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5.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择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系41A与其恢复系配制的F1,F2,BC1和BC2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纱丛广41A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97A不等位。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马协型杂交稻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从花粉母细胞至花粉发育过程各时期进行了细胞学的比较观察。醋酸洋红染色结果表明马协A和马协B都能顺利地通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采用改进的快速银染法对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马协A的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末至三核期初之间,先是营养核解体,生殖核后解体。说明马协A是一种新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快速银染法的优越性和马协A的败育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线粒体atp6基因为探针所作的Southern杂文结果显示,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珍汕97A,B)的atp6基因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不育系只有一个atp6基因拷贝,而相应的保持系却有两个拷贝.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Lamda EMBL3基因文库中筛选出了以上两个atp6基因克隆,并根据制作的物理图谱将它们分别定位在2.75kb的PstI/PvuⅡ和1.63kb的Sal/EcoR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1984年在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中发现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株,用协青早选杂和连续回效选育成马协型雄性不育系,对马协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开花习性,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特征,细胞质质量,线粒体DNA和线粒体COD同工酶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协雄性不育系是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利用马协不育系与明恢63配组马协63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特点,通过了湖北省和僵杂交稻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选育出的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有其相应保持系马协B为材料,分别取不育系和保持系处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4分体时期、单核期、2核期、3核期的花药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及酶活性测定分析。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比较发现,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酶谱带型丰富,酶活性较高;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酶电泳酶谱带型较小,酶活性较低。这现象是从单核期花药开始表现,并随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珍汕97水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幼小的单孢花粉到单核边位出现中央大液泡时期不育系花粉细胞RNA含量与保持系无显著差异,单核末期不育系开始败育,双核期RNA含量与保持系双核期花粉细胞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RNA含量下降是珍汕97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性生理特征,不育系花粉在单核末期以前发育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水稻珍汕97A不育系核DNA来源的具有自主复制功能的高度重复顺序片段ARS2(全长4720bp)进行了亚克隆构建和测序,获得了它的全顺序。  相似文献   

12.
以几种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型小麦为材料,对分蘖期小麦叶片中的依赖钙/钙调素的蛋白激酶(Ca∧2 /CaM-PK)的SDS-PAGE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蛋白激酶酶带之间存在差别,并且不育系之间也有差别,说明不育细胞质对核基因的表达也有影响,这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而且不育材料中存在潜在优势,可用于选育具有更强优势组合的核质杂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4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所配20个组合10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和不育系、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杨对效应值的比较,表明籼型新不育系红矮A在千粒重、单株粒重、穗长、结实率等性状上的配合力明显高于珍汕97A,其它性状与珍汕97A具有相似的配合力。绵灰2009穗着粒、穗实粒、单株粒重等性状的配合力明显高于明恢复63,结实率和全生育期与明恢63具有相似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我们提取纯化了红莲型水稻丛广41A和丛广41B的线粒体DNA,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比较了红莲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酶切图谱,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支持了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DNA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水稻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体外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简称马协B)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时进行线粒体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不育系能量代谢的释活能(E)、释活指数(n)明显比相应保持系高,从而可得出,不育系能量代谢水平低,形成原因可能是不育系线粒体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系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向SDS—PAGE和双向IEF—SDS电泳技术对两个品种的普通小麦(T.aestivum L.)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线粒体多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如下: 1、黄化苗期普通小麦线粒体多肽单向SDS—PAGE呈现40—50条多肽带纹,双向IEF—SDS电泳图谱上则可看到150—180个多肽斑点。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多肽在单向SDS—PAGE和双向IEF—SDS电泳行为上无明显差别。 2、孕穗期幼穗的线粒体多肽单向SDS—PAGE图谱上,两个不育系都缺少28KD带纹,因而不育系和保持系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双向IEF—SDS凝胶电泳证实28KD带纹实际上是分子量相同而等电点分别为5.58和5.65的两个多肽。 3、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是具有时空性质的。 4、线粒体与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可能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关系。本文还就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17.
微丝重组对PKⅡ和PKA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丝解聚药物──细胞松弛素B(CB)对G0期小鼠C3H(10)T1/2成纤维细胞进行预处理,就微丝重组对细胞进入S期,进行DNA合成及蛋白激酶Ⅱ(PKⅡ)和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CB处理可促进细胞进入S期,增强DNA合成。当细胞进入晚G1期时,PKⅡ活性显著上升,且核内PKⅡ活性上升速度更快,超过细胞质部分。细胞进入S期后,PKⅡ活性维持在晚G1期的高水平上,而PKA的活性变化趋势与PKⅡ相反,细胞进入S期后,其活性明显下降。CB预处理可刺激PKⅡ活性,抑制PKA活性,表明CB处理刺激细胞进入S期可能与PKⅡ和PKA在细胞周期进程中的活性变化有关,PKⅡ与PKA之间可能以相互颉抗方式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18.
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杂种F1二核期花粉总蛋白质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SDS-PAGE进行了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对其中15差异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或者LC-MS/MS分析.对已鉴定的蛋白质点进行亚细胞定位和功能分析,发现不育系相对于可育系有部分参与蛋白质缺失或表达量降低,可能与线粒体提供能量不足而导致的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稻MADS盒基因与形态发生的关系,采用一个MADs盒基因家族保守区域特异的引物,运用RT-PcR方法,从水稻珍汕97B的幼穗中分离和克隆了两个新的MADs盒cDNA,命名为nmadsl和nmads3.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mladsl和nmads3都含有植物MADS盒基因典型的MIK区结构,其中nmadsl属于MADS盒基因的GLO亚家族,nmads3属于AGL2亚家族.分子杂交实验发现,nmadsl和nmads3在水稻愈伤组织分化期和幼穗期活跃表达,在营养生长阶段的苗期表达受抑制,并发现处在同一发育阶段的水稻幼穗中,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珍汕97A比其保持系珍汕97B多出了一个特异表达的nmadsl的基因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小麦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经高温处理以后,提取其线粒体多肽和可溶性蛋白做SDS-PAGE分析,发现不育系与保持系在热激后其线粒体多肽的电泳图谱均有相互趋同的现象.育性不稳定的A型繁91小麦雄性不育系在热激后有明显的可育度提高现象.育性稳定的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CMS)品系及其保持系经短时间热激后没有明显育性变化.由未经热激处理的对照电泳分析可见,A型不育系、T型CMS品系花粉发育到单核期向双核期转变时,其线粒体多肽较其相应保持系明显减少,表明到此时期不育系细胞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明显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