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硫脲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考察了钌( Ⅱ) - 联吡啶和硫脲在KMnO4 , Ce(SO4)2, KBrO3 , K2S2 O8 , I2 , KIO4 存在下的化学发光反应情况. 发现只有KMnO4 能氧化硫脲和钌( Ⅱ) - 联吡啶而发光. 考察了6 种表面活性剂对该体系的增敏效果( 吐温- 20 , 吐温- 40 , 吐温- 80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溴代十六烷吡啶,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发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敏效果最好. 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硫脲的浓度在0-18~18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0-18μmol/L.  相似文献   

2.
试验了几种表面活性地曙红和光泽精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面活怀剂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增敏作用与胶束的形成和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对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化学发光(CL)技术和基于鲁米诺-H2O2体系及敌敌畏的反应,直接对敌敌畏进行检测,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碱性条件下和以有机表面活性剂-CTMAB为增敏剂,得到最佳效果。为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提供方便、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水溶液中,25℃条件下,使用停流法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胶束对MBH与Q-(OH)2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有抑制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基本无影响。从表面活性剂单体(或胶束)对带电荷的反应物或电荷转移复合物中间体的静电相互作用角度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对联苯胺-H2O2-辣根过氧化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浓工范围内对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并且对还原电位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可通过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丙烯酰胺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锥板粘度计和旋滴界面表张力仪研究了丙烯酰胺(AM)-N-乙烯-2-吡咯烷酮(VP)-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AM-VP-AMPS)共聚物水溶液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8H29NaO3S)及中性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的相互作用以及该复配体系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18H29NaO3S)会引起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的下降,而中性表面活性剂(OP-10)对共聚物水溶液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对酶法转化生产丙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几种表面活性剂时L-天冬氨酸-β-脱羧酸活性的影响,发现活性剂H对酶活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对促进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邻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盐酸间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酶和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并对还原电位有一定影响,据此,可利用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第三组分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碱,盐和其他表面活性剂等第三组分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松木钠在液/固界面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用经验式或非均匀表面两阶段吸附等温方程式关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庚烷反胶束溶液和牛血红蛋白水溶液的相平衡,探讨了有机相助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水相PH值,水相离子种类和强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适宜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流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的相关性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和含2-羟丙烯基和聚氧乙烯基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指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用Amott/USBM法定量评价了国内常用油基完井液体系及其组分对水湿砂岩润湿性和油相有效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浆滤液损害储层的主要机理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所引起的油藏岩石润湿性反转。根据吸附量和界面电性的测量结果,分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油湿作用强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能够使润湿性改变程度明显增强的原因。还应用推广的杨氏-拉普拉斯方程和DLVO理论,对表面…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而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Ostwald模型)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n=23)月桂基醚(Brij-35)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水溶液体系,在气-液界面和胶团中的有关物化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并对复配体系相互作用增效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硫胺素(VB1)与钒(V)的荧光反应,选择了最佳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并对荧光物质的性质以及Triton X-100对反应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硫胺素(VB1)与钒(Ⅴ)的荧光反应,选择了最佳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并对荧光物质的性质以及TritonX-100对反应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铂环法测定聚醚F-68、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组成的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评价该单一和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表面活性,探讨全氟碳烷基丙烯基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聚醚F-68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全氟碳烷基丙烯基糖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且都能与聚醚F-68形成的复配体系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增效作用与其在复配体系中的含量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水溶性钌络合物催化剂AC—1催化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选择性加氢反应.以对—氯硝基苯为底物,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反应温度、氢压、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效果最好.当反应条件为90℃,氢压4.0MPa时,反应5h,对-氯硝基苯转化率可达100%,生成对—氯苯胺的选择性可达99.9%.该催化体系对其它卤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也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非离子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其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4、OP-7、AEO3),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油(环已烷、正庚烷、煤油)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形成微乳液的相行为,讨论了以上各种组份对形成W/O型微乳液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作为液膜使用的W/O型的微乳液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